立秋后做到4點 讓身體跟著節氣走
立秋之后,一邊是已經到來的初秋,一邊是潮濕悶熱的伏尾,此時晝夜溫差大,氣溫忽高忽低,極易引發一些疾病。如何在夏秋交替之際,讓身體跟著節氣走呢?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從衣、食、住、行為您總結整理夏秋交替的養生方法。
衣:早晚填衣
夏末初秋,晝夜溫差加大,體質較弱者極易患感冒和腹瀉癥。預防秋季腹瀉主要是防止著涼,尤其是要防止疲勞后著涼,因為疲勞使身體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虛而入。除了及時增減衣服,做好保暖之外,還應當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預防秋季感冒,夜晚入睡時,一定要蓋上被單、毛巾被之類的被褥抵御夜涼侵襲。
女性可以多穿一些顏色比較明快的服飾,這樣通過我們的眼睛給我們身體傳遞興奮、喜悅的信號,這樣對恢復臟腑功能是有好處的。
食:滋潤防燥
“出伏”之后,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度,氣侯逐漸干燥,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與此同時,秋老虎還在發威,“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潤”一點。要注意平衡飲食,注意蔬菜和肉類的合理搭配;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膩的食物。例如梨、百合、玉竹、沙參、石斛、荸薺、枸杞等,可以潤心肺、養胃陰。而帶有膠質或是質地黏稠的食物也有“潤”的效用,例如銀耳、海帶、山藥、蓮藕、秋葵、菇類、海參、海蜇皮等。
。核咴黾右恍r
早睡早起,最好睡午覺,晚間的睡眠時間要比平日增加一個小時,晚間10點開始入睡是最好的,午睡的時間15分鐘到20分鐘為宜;我們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凍”之意,我們只是在早晚增添衣服就可以了。
“春困秋乏夏打盹”,立秋后不僅僅是困,還讓人覺得渾身乏力提不起勁。蘇娟萍提醒,入秋之后不少人午休少了,加之工作生活壓力大,易熬夜,睡眠時間也就隨之減少。人困乏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睡眠,大家應避免秋乏的現象出現,保持充足的睡眠。
行:多做戶外運動
值此夏秋交替時期,多進行戶外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因為適當鍛煉可增強適應多變氣候的能力,但運動量必須適度,還需注意增減衣服和補充水分。應根據各自的體質、興趣和愛好,積極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如做操、打拳、慢跑、散步、爬山等。運動時,衣服可酌情穿單薄些,以免出大汗,也有利于提高耐寒能力。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