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適!成都夜“味”央 實地探訪成都人的“深夜食堂”
白天繁忙的工作拖住了人們出行的腳步,卻在無形中催生夜間消費的熱潮。最新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游、休閑等緊密結合,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提高夜間消費便利度和活躍度。
本期“夜間經濟 璀璨成都”欄目,記者將繼續帶您走進成都迷人的夜色,走進成都的“深夜食堂”,感受日落之后這座城市的魅力與風情。新城市廣場散落的霓虹,香香巷擺攤的小販,夜燈下小吃的招牌,共同勾勒出一個個最難將息的夜晚。在成都,唯美食與良夜不可辜負。
點位:新城市廣場“夜貓子”夜市
夜食、夜秀、夜市 斑斕夜色令人沉醉
在成都,“夜間經濟”已成為拉動城市消費的新增長點。各區縣通過積極打造夜間消費示范街區,引導商貿服務類企業調整經營結構和營業時間,增加適合夜間消費的經營項目,加快培育夜消費商圈,引入現代新興消費業態,打造夜消費地標。
記者專門走訪了位于青羊區新城市廣場的“夜貓子”夜市。每天下午4點到晚上10點,這里是屬于成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在這個3000多平方米的樓宇中庭,蛋烘糕、鐘水餃、葉兒粑、凍粑、韭菜盒子、涼面、涼粉、小龍蝦、兔頭、冒串串、冰粉、涼糕……一道道獨特的民間小吃,在夜市集中找到了“歸宿”和“舞臺”。
“自從夜市開張后,每晚我那咕嚕叫的肚子得到了極大滿足。”在成都西大街新城市廣場上班的李云說,常年晚上加班的他在這里找到了自己的“深夜食堂”。記者注意到,小小的廣場上云集了100多家攤位,近千個夜宵品種。
每當夜幕降臨,這里光彩琉璃、人頭攢動。“日均客流最高達2萬人次,年營業額近2000萬元。其背后,是夜間經濟商業形態的厚積薄發。”工作人員表示,前不久央視《消費主張》欄目推出的2019中國夜市全攻略中,就特別聚焦了“夜貓子”夜市,帶領全國觀眾一起感受了一把成都的夜生活。
“將成都人記憶中日漸消失的夜市場景化,融入成都特色‘鬼飲食’文化,以流動商家夜市擺攤為特色,重拾成都人的情感記憶。”青羊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輕便可移動的攤位,便于商場管理調配,可拆分成組團至客流少的區域帶動客流。以季度為簽約周期,提供了極大的商品豐富度,充分滿足消費者喜新厭舊的心理。
美食之外,“夜貓子”還主打夜秀和夜市,各種文藝表演和文創項目讓這里的夜色格外斑斕。據悉,開業至今,“夜貓子”夜市已接納各種民間小吃、茶飲、手工、飾品、文創、花木等街頭攤販及民間手工藝人500余戶,其中不乏承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業者。
點位:成華區望平街香香巷
在川西風格的建筑里 品嘗成都的“煙火氣息”
晚上8點過,府南河邊望平街上一條頗具川西建筑風格的窄巷里熱鬧非凡:火鍋、啞巴兔、重慶耗兒魚、雞蛋仔、泰國菜……各種好吃的從巷頭延伸到巷尾,氤氳的香氣從四面八方將食客包圍,在各色燈光的映襯下,一派繁榮的夜市景象。
長不過百余米,窄的地方擺上桌子后只能容下2個人經過,這樣一條藏匿于現代都市中的小巷子,憑什么火?在市民張成的口中,你可能會找到答案,“文藝的火鍋店、地道的重慶滋味,泰國的、日本的、韓國的美食都在這里匯聚……對于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來說,還有什么是比享用一頓美食,體驗老成都的慢生活和人情味,更有情調、更令人感到舒適的呢?”
在香香巷里,一家名為“早安曼谷”的泰國菜餐館吸引著無數市民游客爭相“打卡”,而這家泰國菜的老板李思思也見證了香香巷的“走紅”全過程。招呼好顧客,確認好點單,李思思笑著告訴記者,8年前“早安曼谷”就在香香巷安了家,隨著近年來成都夜間經濟的興起,店內客流量明顯增加,這樣的場景在夏季尤為常見,“如今香香巷的外觀也得到了提升改造,相信越來越多的文娛業態將會在這里萌生。”
除了夜市美食,這里的夜景也是一大看點。當天色漸暗,一盞盞紅燈籠依次亮起來,旖旎的燈光溫柔地散落在食客肩上;翹起的仿古式屋檐下,風格迥異的店鋪招牌相得益彰,形成扎堆聚集后的獨特風景,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駐足拍照。
除了香香巷,猛追灣市民休閑區還將打造香香二巷、香香三巷、祥和里以及339天府熊貓塔等眾多飲食消費場景。成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夜間經濟之勢,成華區不但會引進成都最具特色的美食,還將發展體驗型、主題型、休閑型、智能型、時尚型等消費新模式,打造“美食之都在成都,要吃必到猛追灣”的潮流生活方式。
市民感受
美食是夜間經濟的靈魂
“無論工作多累,或者遇到什么悲傷的事情,與朋友一起吃頓好的,馬上就會有精神了。”在成都電信上班的黃奕涵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成都這種煙火氣息,小時候走街串巷的豆花、擔擔面,現在是霓虹璀璨、時尚優雅的城市綜合體,不變的則是美景與美食。深夜加班之后,跟二三好友一起吃頓燒烤,感覺整個人充了電一樣,瞬間元氣滿滿。“美食是夜間經濟的靈魂。”小黃說,“夜貓子”很像小時候成都夜市的那種感覺,相信來到這里的人,都會立刻喜歡上這里,三大炮、涼粉涼面、小龍蝦……所有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對于上班族來說,我們大多數休閑時間都在夜間。打造好夜市,讓美食、美酒、美景與城市文化深度融合,既能展現城市特色,又能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差異化、多元化的夜間享受,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更高層次需求,促進成都夜間經濟健康蓬勃發展。”
記者手記
成都“夜”色可餐
NASA地球夜間燈光圖,以太空視角展示了地球入夜后城市燈火分布情況,成都是中國西部夜晚最亮的星;智聯與美團共同發布的《2019年中國白領夜間消費調研報告》,成都夜間餐飲訂單占比名列全國第五,僅次于北上深廣四大一線城市,領跑新一線城市;《阿里巴巴“夜經濟”報告》,19時~21時觀演高峰中最活躍的城市成都位列全國第四……成都的味道,從舌尖開始延伸,調和出活色生香的萬千滋味。市商務局公布的35個夜間經濟示范點位, 3個“夜成都”消費商圈、17個“夜成都”特色商業街、15個“夜成都”社區消費場景齊齊登場,從環境營造、商圈培育、新消費業態引入、夜消費地標打造等,進一步挖掘夜間消費新動能,夜食之外,還有夜市、夜秀、夜節、夜展……不止于深夜食堂,藝術、文創等新興消費業態也正不斷延伸,日落之后、燈光之下,成都的夜,正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璀璨。
任思移 本報記者 李自強 祝簫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