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區“看得見雪山”愿望基本實現
隨著成都空氣質量的改善,人們常常可以遠眺雪山。袁浩 攝(視覺四川資料圖片)
我省不斷做綠色的加法,做污染的減法,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主題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助推建設美麗四川
發布人
李岳東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
顧紅松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
蔣 俊 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
邱 建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
張強言 省水利廳副廳長
包建華 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
“相信各位記者朋友也有同感,近年來成都霧霾少了、藍天多了,戴口罩出門的人少了、出去曬太陽的人多了,老百姓‘看得見雪山’的愿望基本實現。”9月9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發布會上,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岳東的一席話引發現場強烈共鳴。
在他看來,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生態環境保護政策不斷完善,從建立預防為主、誰污染誰治理、強化環境管理“三項政策”,到完善環境影響評價、排污收費、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等“八項制度”,我省建立健全了一系列體制機制,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本報記者 殷鵬
藍天保衛戰 初戰告捷
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達84.8%,成都摘得聯合國全球綠色低碳領域先鋒城市藍天獎
“如今在成都看到雪山的次數越來越多,這兩天我又拍到雪山了。”9月9日,成都觀山愛好者邱劍高興地告訴記者。
成都空氣質量的可喜變化,正是我省“藍天保衛戰”的成果。2017年起,我省把成都平原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列為全省環保“一號工程”,通過兩年的集中攻堅,探索出一套有效、管用的方法。新聞發布會通報數據顯示,2018年全省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43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1.5%;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達84.8%,比2015年提高4.3個百分點。
“特別是2018年成都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0.9%,優良天數比2015年增加了40天,摘得了聯合國2018年度全球綠色低碳領域先鋒城市藍天獎。”李岳東說,今年我省在“治氣”上還有新舉措——把川南地區的大氣質量改善與成都平原地區一并納入全省環保“一號工程”,效果已逐步顯現,在生態環境部通報的2019年上半年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改善幅度排名中,自貢市改善幅度位居全國第7名,內江市空氣質量也大幅改善。
今年1月,省政府印發四川省打贏藍天保衛戰等9個實施方案,首次對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進行劃分,涉及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遂寧等15個市。按要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將實行更嚴格的產業準入、環保標準、環境監管制度,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全力減少污染排放。
碧水保衛戰明顯突破
10個出川斷面全部達到國家考核標準,沱江流域水質創近十年最好水平
“曾經是全省污染最嚴重的沱江流域,優良水質斷面比例已從‘十三五’初的6.25%,大幅上升至2019年6月的81.2%,創近十年最好水平。”李岳東表示,我省“碧水保衛戰”已取得明顯突破,2018年全省87個國考斷面地表水水質優良率為88.5%,同比上年上升14.9個百分點,10個出川斷面全部達到國家考核標準。水清岸綠的美景正加快實現。
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水污染防治攸關全局。特別是以僅占全省3.5%的水資源,卻支撐著全省30.8%的GDP和26.2%人口的沱江,是水污染防治的難點。那么,沱江流域污染防治為何取得巨大突破?
據介紹,目前我省已建立沱江流域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為河長的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省政府還與流域各市簽訂了沱江水環境質量目標責任書。此外,我省在實施工業源達標計劃、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狠抓農村面源控污等六個重點領域上發力,采取重點突破和全面推進、岸上外源治理和河道內源整治、污染治理與生態補水相結合的方式,打出一套治水“組合拳”,著力保障飲用水安全,全面解決水污染突出問題。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省幾乎沒有污水處理等設施。改革開放后,我省生活污水處理經歷了從無到有、從隨意排放到達標排放的變遷。2018年,我省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830萬噸/日,較1991年增長了97.8倍,103個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已整治竣工84個。“老百姓身邊的臭水溝逐漸變清,魚翔淺底已不再是奢望。”李岳東說。
生態環保督察全面推進
有針對性地建立“整改臺賬”,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級環保督察和“回頭看”全覆蓋
動真碰硬,整改不走過場,是四川生態環保督察工作的標簽。
目前,我省已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級環保督察和“回頭看”全覆蓋。通過環保督察,切實解決了一批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突出環境問題,辦成了一批長期想辦而沒有辦成的環保大事、難事,贏得了老百姓的信任與點贊。
“敢于動真格,不怕得罪人。”李岳東表示,在環保督察過程中,我省始終保持“釘釘子”精神,不解決問題絕不松手。同時有針對性地建立“整改臺賬”,確保問題整改對號入座、不留死角。截至9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梳理的89項整改任務已整改完成47項;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移交信訪件的各類環境問題,整改完成率97.8%;省級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整改完成率96.7%;130個自然保護區內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完成率94.1%。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我省已啟動2019年省級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將于9月底前完成對達州、南充、宜賓、綿陽、資陽等5個市的專項督察,11月底前完成對瀘州、內江、巴中、德陽、涼山等5個市州的專項督察,明年將對其余11個市州開展專項督察,實現對21個市州的專項督察全覆蓋。
“要不斷做綠色的加法,做污染的減法。”李岳東說,四川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肩負著維護我國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使命,我省將以生態環保督察為契機,在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中補齊環境短板,堅決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美麗四川。
氣
空氣質量好轉
●2018年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84.8%,比2015年提高4.3個百分點
●2018年全省空氣質量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43微克每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1.5%
●2018年成都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0.9%,優良天數比2015年增加了40天
水
水質明顯提升
●2018年全省87個國考斷面地表水水質優良率為88.5%,同比上升14.9個百分點
●2018年10個出川斷面全部達到國家考核標準
●沱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從“十三五”初的6.25%上升到2019年6月的81.2%,創近十年最好水平
土
土壤質量穩定
●投入資金20億元,將完成土壤修復治理4.4萬余畝
●完成全省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的樣品采集、測試和數據上報,共計28143個點位、34986個樣品、報送有效數據70余萬個
●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已完成4514個地塊的基礎信息采集工作
林
森林面積增加
●全省森林覆蓋率由1997年的 24.23% 提 高 到 2018 年 的38.83%
●全省森林蓄積、森林面積分別居全國第3位和第4位
●全省開展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累計完成投資462.43億元
本報制圖/龔武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