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創新 科技列車奔馳向前
“列車下面會發出白氣,‘嗖’的一聲就開動了,特別快。”9月9日,成都市天涯石小學一年級的張同學忙著給同學們分享他在第七屆科博會上看到的西南交通大學展示的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模擬系統。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在科博會上也展示了“復興號”標準動車組模型。銀灰色列車能以350公里的時速“劈開”空氣,離不開在該中心的計算研究和試驗。
炫目的科技產品展覽、腦力激蕩的思想碰撞、近千億元的項目合作之外,9月8日閉幕的第七屆科博會也是一場文明發展的“舞臺劇”——開幕式大屏幕上徐徐開來一列老式火車,一路歷經“兩彈一星”、大型計算機、載人航天等科技創新突破,繼而“升級”為動車組繼續前行,未來它會升級為磁懸浮還是別的形態?
答案尚未出現,但這列科技動車仍在不斷提速,在創新中奔向未來。
新科技新理念洞見未來
從寥寥無幾到鋪天蓋地,科博會見證了無人機創新發展的歷程。本屆科博會俄羅斯展區內,一架可載人的無人機吸引眼球——流線型的黑色“水滴”宛如大號甲蟲,足以裝進兩三名成年人。生產企業VI-MANA的CEO鮑里索夫介紹,用了4年才研發出該技術,“能載人,也可用于貨運,也許會開啟一個新行業——空中出租車。”
本屆科博會上,38個國家和地區的687家高新技術企業及機構參展,展出項目3535項,科技展品1萬余件,展品實物比例達97.5%。這意味著,幾乎隨手拿起一件科技展品,都可感、可觸、可觀。
火星探測器、高溫超導磁浮車、5G+遠程醫療……眾多行業前沿的科技產品在科博會上“爭奇斗艷”,吸引著關注創新發展趨勢的人們,截至9月7日,本屆科博會觀展人數達11.9萬人次,其中專業觀眾2.2萬人次。
智慧城市也是科博會上的熱門話題。“智慧城市試點雖多,但大同小異。”平安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岳梅櫻提出,真正的智慧城市應該把握數字中國與城市群戰略疊加的重要機遇,雙輪共同驅動,實現從區域發展一體化擴展到都市圈、城市群甚至經濟帶的變化。這一觀點得到廣元、綿陽等城市相關負責人的認同,攜手啟動綿陽智慧城市建設生態圈。
產業化讓創新火花閃耀
科技創新的意義,在于消弭一個個“不可能”,揭示更多想象空間。
在2013年第一屆科博會上,“4G體驗館”驚艷亮相。今天,“吸睛”熱點已變為5G產業。在5G+智慧醫療、5G+垃圾分類等創新應用場景前,觀眾感受到的不僅是5G帶來的便利,更是中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高效。
許多創新科技在科博會上走向產業合作,加速變為現實。這也是吸引鮑里索夫等海外參展商的關鍵。
像A4紙一樣薄,輕輕一吹就可漂浮,可隨意折疊卷曲……作為顯示屏市場“新寵”,京東方可折疊柔性顯示屏的展臺前,常常擠滿熱情的觀眾。從創新科技到量產產品,完善的創新產業鏈條,讓一件件“黑科技”變為現實。
一場以塑料垃圾回收技術為主題的演講結束后,該項技術隨即簽約落戶綿陽,將投資2億元建設產業化示范項目。“以環保和經濟的方式,將塑料垃圾還原為柴油、天然氣等,未來可能做大產業鏈。”四川省新能源產業促進會會長劉錦超說。
截至9月7日,本屆科博會簽約105個項目,投資金額923.75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39個。
開放合作的“連接器”
在高速飛馳的動車組上,連接器扮演著關鍵“角色”。科博會上,四川永貴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用于“復興號”動車組的軌道連接器。
其實,科博會本身就是“科技”動車上最重要的連接器,一端連著中國科技創新,一端連著全球尖端創意。
9月5日,主賓國奧地利活動日上,奧地利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馬丁率領19家奧地利科技企業代表,就環境技術、智慧城市等熱點話題與中國企業家展開熱烈討論。茶歇時間,不少奧地利企業家主動遞上名片。“這屆科博會將是四川與奧地利在科技領域展開合作的起點。”馬丁說,一家奧地利企業正與天府新區洽談智慧城市項目,“今后我們的合作會越來越多。”
俄羅斯派出前所未有的高規格團隊:由俄羅斯聯邦總統經濟顧問謝爾蓋·格拉濟耶夫帶隊,35家科技企業、70多人前來參會,其中包括多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去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其中科技領域占了15%。”謝爾蓋·格拉濟耶夫說,中國的機會更是世界的機會。
捷克、以色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松下、微軟等20家世界500強企業,119家境外企業……世界各地各企業的創新成果展示成為本屆科博會上一抹亮眼的色彩。借力科博會,四川正成為匯集全球創新活力的洼地。(記者 祖明遠 程文雯)
原標題:逐夢創新 科技列車奔馳向前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