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快提升 四川“朋友圈”越來越大
從成都開行的中歐班列達到3800多列,運輸貨值、綜合重載率增速居全國第一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開通國際(地區)航線121條
內陸腹地四川如何變為對外開放前沿?取得了哪些歷史性成就?昨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在成都舉行,本場新聞發布會以“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 內陸盆地變為開放前沿”為主題,來自省商務廳、省委外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合作局的主要負責人進行了詳細解讀。
四川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也是連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紐帶。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四川“朋友圈”越來越大,已與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在川設領國家增至17個,居內地第3位;建立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288對,居中西部第一;全省約1/3的對外貿易、4/5的對外承包工程、2/5的對外投資布局沿線國家,80多個項目納入國家重大項目儲備庫……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四川堅定實施全面開放合作戰略,搶抓“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戰略機遇,推動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全省開放布局不斷優化、開放領域日益拓展、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快提升、對外交流“朋友圈”越來越大。
“一帶一路”建設縱深推進
川企境外投資項目取得積極進展
四川制定《四川省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施方案》,實施“251行動計劃”,開展“萬企出國門”“千企行絲路”活動,“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由點及面、全面突破。
全省約1/3的對外貿易、4/5的對外承包工程、2/5的對外投資布局沿線國家,80多個項目納入國家重大項目儲備庫,以新希望為代表的四川企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簽約,國際鐵路聯運“一單制”規則試點納入論壇重要成果。推進國際產能合作“111”工程,搭建全國首個“一省對一國”對接平臺,天齊鋰業、科倫藥業、開元集團等境外投資項目取得積極進展,東方電氣、中國成達等對外工程承包總額超過100億美元,四川路橋公司承建的北極圈里最大跨徑懸索橋項目,是我國承建的首個歐洲發達國家大跨徑橋梁項目,水電五局等企業承擔項目入選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成果案例。
川菜、川酒、川茶享譽“一帶一路”,彩燈“百城百展”、新華文軒版權貿易等引領川蜀文化“走出去”。“中國—歐洲中心”吸引40多家機構和企業入駐,成為對歐高端合作的前沿窗口。
開放型經濟跨越發展
2018年貨物進出口總額達900億美元
全省調結構轉方式,著力發展對外貿易。1978年全省貨物進出口總額僅0.4億美元,1991年邁上十億美元臺階,2006年躍上百億美元臺階,2018年總額達到900億美元,加上服務進出口,已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外貿企業超過5000家,出口產品5600余種。創建8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獲批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試點、跨境電商綜試區、二手車出口試點和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服務進出口由2004年的5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181億美元,服務外包、數字服務、保稅服務等新興服務貿易占比超過六成。
全省以開放促開發,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累計審批外商投資企業1.27萬余家,實際到位外資從1985年的267萬美元躍升至2018年的90.2億美元。來川落戶世界500強企業達到352家,其中境外世界500強247家,均居中西部第一。占全省企業總數1%的外商投資企業貢獻了約14%的稅收、68%的進出口額。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引進到位國內省外資金由1998年不足百億元,到2018年躍上萬億元臺階,英特爾、戴爾、一汽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在川投資,紫光IC國際城、京東方6代線等一批超百億項目落地。
擴大對外投資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從1981年不足1000萬美元發展到2018年的61.1億美元、居全國前5位,累計新批境外投資企業超過1000家,對外投資總額超過100億美元。今年1—8月,全省貨物進出口增長16%、比全國高12.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20.7%,規模躍居全國第8位,創歷史最高水平。
開放合作載體能級提升
四川自貿區實現“三步走”跨越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兩年多來,深入實施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戰略,實現了從奠基性高位開局到引領性強勢布局再到集成性攻堅格局的“三步走”跨越。中央賦予的159項改革任務實施率達95.8%,形成500余個制度創新成果,“鐵路+”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入選中組部主題教育案例,中歐班列集拼集運模式、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等6條經驗案例在全國復制推廣。
推動宜賓、德陽等8個協同改革先行區建設,在全省形成強大的學習效應、開放效應、競爭效應。自貿試驗區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積,貢獻了全省1/3的新設外資企業、1/10的貨物進出口和1/20的新增市場主體。8個國家級經開區加快轉型,其中4個位列全國前60名,成都經開區連續兩年躋身全國20強。
134家省級及以上開發區納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積極搭建境內外多元合作平臺,中法、中德、中意、中韓、新川等國際合作園區綜合功能日趨完善,設立9個境外商務代表(處)、5個境外投資促進代表處、4個海外營銷平臺。
開放大通道建設強力推進
中歐班列運輸貨值、綜合重載率增速居全國第一
著力打造陸海互濟、東西暢達、南北貫通“四向八廊”綜合交通走廊和對外經濟走廊。建成進出川大通道31條,從成都開行的中歐班列達到3800多列,運輸貨值、綜合重載率增速居全國第一。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開通國際(地區)航線121條,基本形成銜接歐美、東亞及南亞的航空物流網絡,去年出入境旅客吞吐量近600萬人次。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額排名全國第一,成都空港、成都國際鐵路港、瀘州港等5個保稅物流中心順利運營,肉類、糧食、整車等進口特殊商品指定口岸達9個,成都公路港打造以集裝箱公水聯運方式為主的“內陸無水港”。
大力發展多式聯運,以“一單制”為切口推動無縫對接,實現陸海空對外開放戰略通道的高效閉環。突出南向開放,積極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今年1—8月四川對東盟出口占全省27.9%,成為我省第一大出口市場。
對外交流合作更加廣泛
建立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288對
四川“朋友圈”越來越大,已與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在川設領國家增至17個,居內地第3位,建立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288對,居中西部第一。與歐美等發達國家高層互訪不斷加強,四川成為對德合作先行省,川美地方合作成為中美省州合作范例。
成功舉辦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財富》全球論壇、世界華商大會、西博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科博會等重大活動,彰顯開放四川、創新四川良好形象。“文化中國·錦繡四川”“外媒看四川”等活動品牌效應不斷擴大。
當前四川對外開放正迎來優勢集成、政策疊加、格局重塑的新機遇,流動型開放正處于總量擴大、整體跨越、提質升位的新階段,制度性開放正站在立柱架梁、積厚成勢、縱深突破的新起點。四川必將朝著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走在西部全面開發開放前列的目標篤定前行:一是以“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為統領,構建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二是以自貿試驗區為牽引,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形成制度型開放的風向標;三是以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為導向,推動流動型開放深化升級;四是以“開放生態”建設為載體,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催生高水平開放的磅礴偉力。
新聞多一點
四川服務貿易規模
14年增長36.2倍
隨著世界經濟向服務經濟轉變,服務貿易成為對外貿易結構優化,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的重要體現。改革開放以來,“四川服務”影響力和國際競爭新優勢不斷增強,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服務業對外開放和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四川省商務廳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就70年來四川服務貿易發展情況作出詳細報告。
規模不斷擴大。四川服務貿易已覆蓋了服務貿易全部12個大類。2004年至2018年,服務貿易額由5億美元增長至181億美元,規模增長36.2倍,年均增速達30.5%,累計進出口超千億美元,領跑中西部,持續居全國第10位,中西部第1位。
機制逐步完善。省政府建立了四川省服務貿易聯席會議機制,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文化貿易、服務外包、服務貿易的實施意見,省委將深化成都服務貿易創新試點納入省委全面創新改革的重點項目。今年,省政府將服務貿易納入“開放型經濟發展”指標對市(州)政府的目標考核體系中。
政策支持加強。形成了以中央和省級外經貿資金、中央文產資金、服務出口退免稅和技術先進型企業所得稅優惠制度、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基金等為一體的財稅金融多元化支持體系。
結構漸趨優化。以計算機信息服務、其他商業服務為主的新興服務出口占比達53.4%。今年上半年,知識產權使用費增長4.3倍,維護和維修服務同比增長1.2倍,電子信息服務出口同比增長20.2%。發展“保稅+”、服務貿易新業態,已建成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保稅維修一期工程,技術進出口登記備案金額增長l倍以上。
國際市場優化。新興市場開拓取得進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四川服務出口最主要的市場,出口份額占比超三分之一,對歐服務貿易蓬勃發展,同比增長32.5%,占服務貿易比重達22%。
主體隊伍壯大。2018年,服務貿易實績單位超過6000個,同比增長28.8%。與2010年相比,服務貿易主體隊伍增長l倍以上。公共服務平臺的功能和服務對象不斷拓展,培育了天府軟件園、航空維修基地、青白江鐵路港片區、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等新興服務貿易功能區。
服務貿易亮點紛呈。2009年,成都市入選首批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2016年,獲批首批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成為國務院對四川激勵政策的加分項,3條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2018年,成都獲批成為國家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著力擴大金融、涉外法律、醫療、電信、知識產權等服務業重點領域開放,利用新技術、新業態創新發展模式,數字出口、保稅租賃、跨境電商服務實現新突破。自貢市入選首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自1990年自貢燈會第一次走出國門,目前已走遍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藝術與展演結合,中外風情相映成趣的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典范,占據90%的國際燈展市場份額。(記者 孟浩 攝影 張青青 本報制圖 申娟子)
原標題: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快提升 四川“朋友圈”越來越大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