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原因 促成四川再領“國家試驗”
6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雄安新區
浙江
福建
廣東
重慶
四川
為什么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發布關于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通知,四川被確定為六個試驗區之一。
這是繼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貿試驗區之后,四川再次成為國家試驗區。是哪些原因促成四川再領“國家試驗”?
□本報記者梁現瑞
優勢足
具有戰略、產業、人才和環境等四大優勢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認為,此次成功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主要得益于以下四大優勢。
一是戰略優勢。省委省政府明確了戰略目標,把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作為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事關四川長遠發展的重大任務。
二是產業優勢。四川是全國四大區域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軟件、信息安全、計算機及芯片等信息產業基礎雄厚,初步形成了以“芯、屏、端、軟、智、網”為支撐的電子信息產業體系,今年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規模。與此同時,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等傳統產業,以及特色農業、現代服務業和獨特的文化旅游優勢,為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是人才優勢。四川是科教大省和人口大省,擁有電子科大、四川大學等高等院校129所,人才儲備豐富,創新潛力巨大,其中軟件從業人員30余萬。
四是環境優勢。四川是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幾年來,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積極探索對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構建了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政策環境和良好生態。
行動快
一年來,快馬加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
去年6月,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要搶占數字經濟發展制高點。一年多來,四川以行動作答。去年10月,省政府印發《四川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確了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今年8月,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力爭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總量超2萬億元,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總指數超90。
此外,還出臺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今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四川代表團以全團名義提出了《關于支持四川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建議》,明確提出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這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四川省13個全團建議中,唯一涉及“試驗區”的建議。
此后,我省多次向國家有關部門匯報爭取,最終讓這一試驗區成功花落四川。
怎么試
試驗區怎么試?行業翹楚爭獻計
□本報記者梁現瑞
我省被確定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之后,在位于成都市錦江邊上的四川發展改革委3樓大會議室內,一場重量級的研討會開始了。來自省內政、商、學界的40多名人士,圍繞如何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展開了熱烈討論。
如何突出特色
找痛點找優勢
全國6個試驗區,四川如何試出特色?這是與會者普遍關注的問題。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周濤認為,建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方向很重要。他認為,必須堅持市場導向,就是要明確市場要你做什么?你能夠做什么?
市場需要什么?先要進行調研,明確全世界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目前還存在哪些核心技術瓶頸,基于此形成一個技術路線圖,然后以此確定四川能做什么。
能做什么?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院長劉耕認為,要做出四川特色,關鍵是要找準四川優勢。在他看來,四川的電子信息、網絡安全和文旅三大產業優勢突出,在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和這三大領域的結合。
對于這一觀點,接下來發言的華為川藏區域數字政府業務部副總經理郝銳高度認可。根據他們的研究,四川在高清顯示和自主安全可控領域優勢突出,未來,要把這兩大領域作為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重點推進。
如何試出實效
推進“場景革命”
如何讓試驗區成為推動四川數字經濟、同時為全國示范的載體和推手,是研討會上大家關心的問題。
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陳旭認為,關鍵在于做好加法,重要的是三個方向:產業鏈條的縱向延伸;產業發展的橫向共享;三是生態環境的重塑。
騰訊成都公司高級業務架構師喬文濤與陳旭觀點不謀而合。在他看來,數字經濟不是孤立的,其效力必須通過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出來。在四川,關鍵是抓住構建5+1現代工業體系,推進5個萬億級的支柱產業率先推進數字化改造。
“核心是推進場景革命。”周濤認為,試出實效,關鍵是要看得到摸得著,要重視傳統產業的場景打造和開發,比如長虹、五糧液、東方電氣,通過與數字經濟融合,打造一個個應用場景。
“新希望就有現實案例。”周濤話音剛落,新希望集團數字科技部部長高莉接過話頭。她透露,通過和數字經濟結合,旗下智慧養豬平臺“慧養豬”,能夠面向規模豬場對生豬進行數字化管理,做到全程可追溯;生豬線上交易平臺“聚寶豬”,能夠用一分鐘時間讓用戶知道全國生豬市場即時行情。
從哪里切入
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阿里巴巴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監黃開琪認為,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要堅持基礎設施先行。這個基礎設施不是傳統的“鐵公基”,而是“云網端”以及移動辦公等,此外,還有對數字經濟的評價維度。
“數字經濟的基礎是數據。”周濤同樣認為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非常重要,內涵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高可用數據流通與共享體系,主要指的是社保、稅收、水電、環保等;二是利用我們的水電優勢,建高效存儲計算體系;最后是高速異構泛在信息通訊網絡。
“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大數據產業園區水電價格優勢明顯,發展條件進一步改善。”雅安市常務副市長宋開慧回應,當地已經規劃了超過5平方公里的數字產業園區,虛位以待更多相關企業。
瀘州市常務副市長封安認為,建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關鍵要規劃先行,做好規劃,然后一張藍圖繪到底。對此,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范波回應,四川已經編制了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實施方案,下一步將抓緊完善,并報省委省政府以及國家相關部委批準后實施。
“成都正著手將所有路燈桿改造為5G基站,年底有望實現5G信號主城區全覆蓋,這將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成都市常務副市長謝瑞武帶來了全新進展。
重點難點何在
體制機制改革事關成敗
“試驗區建設,體制機制改革要先行。”省大數據中心總工程師周學立說,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首先是要改革體制機制,讓數據得到共享、聚集、應用。
成都大學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苗放認為,創新數字經濟的管理體制至關重要。數字經濟有其特殊的規律,必須重新思考,重新架構,其中包括數據的儲存、共享、交易等環節。
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周濤格外關注兩個層面:第一是知識產權的問題。現有體制下,科技成果轉化難是普遍現象,能否得到解決,直接影響數字經濟的發展。他的想法是,在試驗區這一特定的范圍,能否先行先試新的機制;其次,是金融體制的問題,數字經濟不同于物質經濟,而當前的金融體制還不能適應數字經濟的發展,必須加大改革力度。
破解資金難題,劉耕建議,可以考慮設立一個數字經濟發展基金,專門支持相關領域的企業發展。
郝銳關注的是數據安全問題。在他看來,試驗區建設,當務之急是要規范法律法規,確保數據被規范使用,而不被濫用。
怎么看
數字經濟帶來哪些深刻改變
□本報記者梁現瑞
四川再度成為國家級的試驗區,對于四川數字經濟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將帶來什么?
加速新經濟
試驗區的優勢在哪里?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舒紅平認為,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先行先試,這對于四川突破長期制約數字經濟發展的一些體制機制障礙,具有明顯的加速作用。
最近幾年,四川電子信息、5G規模化組網試點、大數據應用等數字產業發展迅猛。2018年,全省的數字經濟總量超過了1.2萬億元,數字經濟指數、數字消費力、大數據應用水平等指標更是排名全國前列。
在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范波看來,搶到先行先試的位置,無疑將為四川數字經濟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不僅如此,通過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也必將加快。
2018年,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將構建“5+1”現代工業體系,其中的“1”就是數字經濟。積極發展數字經濟,就是要發揮這個“1”的撬動作用,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不是簡單的嫁接、物理反應,而是要產生化學反應。”騰訊成都公司高級業務架構師喬文濤認為,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之間的融合,并不是簡單的相加關系,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深度融合,能夠催生出一大批新場景、新業態。
從歷史來看,滴滴打車、美團外賣這些都是基于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催生出來的新業態。未來,伴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還將不斷涌現更多超乎想象的新業態。
重塑新格局
華為川藏區域數字政府業務部副總經理郝銳認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其效果不僅僅體現在產業、經濟領域,而是會深度推動政府、城市、鄉村的改變與重塑,形成數字產業、數字政府、數字城市和數字鄉村“四輪驅動”的格局。
喬文濤也認為,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將深刻改變政府創新治理模式,提升公共服務體系,從而改善營商環境,惠及每一個普通百姓,提升大家的獲得感。
以廣東為例,2017年騰訊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合資成立的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打造出便民小程序“粵省事”。截至今年10月,“粵省事”小程序上實名注冊用戶數已經突破1900萬,上線700多項服務,654項服務實現了“零跑動”,91項服務“最多跑一次”。在這個項目的帶動下,過去3年時間,廣東省信息化能力從全國第九躍升到了全國第一。
原標題:兩大原因 促成四川再領“國家試驗”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