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興機場體驗報告看天府機場未來:鳳凰展翅 神鳥待飛
鳳凰展翅,逐夢藍天。10月27日,在民航換季首日,多家國內國外航空公司轉場或入場至北京大興機場運營。一座國際一流的平安、綠色、智慧、人文機場,以世界級航空樞紐形象,向全球展示了中國開放、包容、和平、合作的博大胸懷。
神鳥待飛,追夢揚帆。相距北京千里之外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如火如荼,這座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等級最高的航空港,將于2020年建成并盡快投入使用,屆時將以獨有自信高昂的姿態面向世界騰飛。
天府國際機場建成后,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后,中國內地第三個擁有雙樞紐機場的城市。再過一年多,我們就將邁入“雙機場”時代,將帶來怎樣的出行體驗?同為 “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的四型機場建設理念,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有太多相似之處。10月27日,本報記者對大興機場進行了體驗,透過這份體驗報告,可以提前感受天府機場的魅力。
智慧出行
僅需一張身份證就能走遍全世界
一份北京大興機場的體驗報告
無縫銜接“零換乘”
北京大興機場,位于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禮賢鎮和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按直線距離計算,距離天安門廣場46公里,距離現在的首都國際機場67公里。此次體驗始于北京豐臺區的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草橋站。
10月27日12∶30,記者來到了地鐵大興機場線草橋站,這里距離大興機場41公里,中途只?看笈d新城站,然后就直抵大興機場航站樓。從草橋站到大興機場的單程票價為35元。進站過了地鐵安檢,然后只需打開手機掃一掃購票時發送的二維碼,幾秒鐘就實現了自助進站。草橋站把地鐵站功能和機場值機功能結合了起來,旅客可以在地鐵站內值機,辦理行李安檢和托運手續,實現城市交通同機場交通的無縫銜接。
12∶40,記者踏上了開往大興機場的地鐵。地鐵車廂兼顧了動車舒適、快速、安全的特點。
12∶47,車輛啟動出發,然后逐漸提速,最高時速達160公里,這相當于平時我們乘坐城際列車的速度,只見車窗外的建筑物光影般閃過。
12∶54,慢慢減速的車輛?吭诖笈d新城站,這是開往大興機場途中唯一停靠的站點。上下完客人后,車輛又再次啟動、加速、減速,坐在座位上感覺十分平穩。
13∶07,車輛到達北京大興機場站。從始發站到終點站,一共只用了20分鐘時間。然后,出站乘坐電梯就直接到達大興機場的航站樓。
通往北京大興機場配套建設有“五縱兩橫”的綜合交通體系——4條高速公路、3條軌道,形成一體化的綜合交通樞紐。除了地鐵,其他軌道交通線、城際鐵路也在大興機場航站樓正下方縱貫穿越并設立站點,實現綜合交通的“零換乘”、無縫銜接。
全程無紙化 可刷臉認證
走進航站樓,最大的感受就是整個航站樓通透明亮。在這里,眾多的“黑科技”,讓旅客出行成為最為炫酷的乘機體驗,因為大興機場支持100%“無紙化”乘機、支持100%面像登機(即刷臉登機)、國內國際自助全覆蓋、全程無須出示登機牌。先進的科技與人性化服務相互交織、融合,這正是一座“智慧”機場的炫酷體現。
根據規劃,北京大興機場規劃建設7條跑道,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需求。其中,一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建設4條跑道,70萬平方米航站樓及相應的貨運、空管、航油、市政配套、綜合交通樞紐等設施。
北京大興機場航站樓,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單體航站樓。共建有四層航站樓,出發和到達分別有兩層:一層是國際到達;二層是國內到達;三層是國內自助,快速通關;四層是國際出發和國內托運行李。
航站樓三層安檢口,記者準備乘坐南航北京大興飛南充的CZ6946航班,這是南航在北京大興機場運營后首個飛往四川的航班。與在其他機場過安檢時不同,工作人員僅提醒旅客出示身份證,沒有提示登機牌。原來旅客根本不用登機牌,也不需出示二維碼電子登機牌。
在安檢口閘機前,記者掏出身份證在閘機上一刷,然后抬頭看有攝像頭的電子顯示屏,上面就顯示認證通過,閘機迅速打開,整個過程僅3-5秒時間,然后就進入行李檢查區。通過行李檢查和身體檢查后,就可以通往登機口候機了。
從安檢口到最遠登機口,最長步行時間只需要8分鐘。這是因為大興機場的集中式多指廊構型,讓旅客從航站樓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的步行距離不超過600米。大興機場有79個近機位,可以讓更多航班直接靠橋上下客。
在中轉流程上,大興機場的設計者獨具匠心。航站樓采用國內旅客進出港混流的設計,無論是出發還是到達,無論是候機還是抵達,旅客都能同步享受到豐富的商業資源和公共服務設施資源。國際出發和國際到達采用分流模式,在二層設立中轉手續集中辦理區。作為國際轉國內、國際轉國際、國內轉國際3個中轉流程的匯集地,邊檢、海關等在同一個現場辦公,從而提升中轉效率,使中轉銜接時間大大縮短。
一步有一景 候機逛園林
CZ6946航班登機口在“B24”。根據指示牌指引,記者拉著行李從安檢口前往登機口,步行了大約5分鐘就抵達了登機口。
在前往登機口途中,記者注意到指示牌中醒目標注“庭院”二字。“庭院”是什么?這在其他機場候機區是少見的。沿著其指引,記者來到航站樓指廊盡頭,發現所謂“庭院”就是露天花園,一片蔥綠植物加上其他裝飾,顯得格外漂亮。
人文特色,正是大興機場這座宏偉建筑的一大特點。大興機場以人為本,文化引領,打造空間環境、景觀設施、互動體驗、文化產品,多維度構建有體驗感、參與感的機場文化場景。在航站樓5個指廊的盡頭,分別打造有絲園、茶園、瓷園、田園和中國園5個主題園林,為旅客提供具有東方神韻的休憩觀賞地,同時航站樓內部同樣強化綠植景觀設計,為旅客帶來“一步一景、人在景中、景隨人動”的觀景新體驗。
15∶25,飛往南充的CZ6946航班開始登機了。登機口設有人工服務和自助登機兩個通道,在人工登機通道只需拿出身份證遞給工作人員在檢票設備上一刷就完成了,走自助登機通道的旅客,跟過安檢口一樣,先刷身份證然后看屏幕認證,就快速完成登機的驗票流程,整個過程僅3秒左右。
15∶40, CZ6946航班準時從北京大興機場起飛,16∶14降落至南充高坪機場,較原計劃時間提前了6分鐘到達。值得一提的是,伴隨大興機場投入運營,從成都往返北京的航班將節省20多分鐘時間,細心的旅客在購票時分別比較成都飛往北京首都、北京大興的航班就可以發現,成都飛北京大興的航班,比飛北京首都的航班空中飛行時間要少大約30分鐘。這是因為在先進理念、合理布局下,北京大興機場的航班空中飛行時間和地面滑行時間都會大幅度縮短,加上航路優化,旅客乘機時間明顯減少。
炫酷出行
最快后年上半年 體驗炫酷空中行
從體驗報告感受天府機場魅力
航站樓設計 首創“手拉手”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為四川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的單體項目,建成投運后將成為成都對外開放、互聯互通的重要門戶,集聚優質資源的重要通道,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源和重要支撐。將于2020年建成并盡快投入使用。最快在2021年上半年,咱們就可率先體驗。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率先建成投運,將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運起到很好的示范。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為國家“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其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等級最高的航空港,致力于打造成“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平安、綠色、智慧、人文機場。成都是繼北京、上海之后,中國內地第三座擁有雙樞紐機場的城市。
按照規劃,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工程按照滿足2025年機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0萬噸、飛機起降量3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新建“兩縱一橫”3條跑道,和60萬平方米航站樓,飛行區等級為目前最高的4F,能夠起降空客A330、波音787等大型飛機。航站樓大小跟北京大興機場首期工程航站樓差不多。
與北京大興機場航站樓的“鳳凰”造型遙相呼應,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設計取意具有成都文化特色的金沙“太陽神鳥”,總體規劃的4座單元式航站樓猶如馱日飛翔的神鳥,寓意著古蜀文明在成都這片神奇土地上歷經3000余年的延續、傳承和生長。
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設計建設,緊密結合四川元素、成都文化特色,將底蘊深厚的巴蜀文化和海納百川的迎客宗旨融入航站樓建設,旨在營造便捷、愉悅、舒心的機場人文體驗。航站樓設計堅持以人為本、便捷高效的理念,在國內首次創新地采用“手拉手”的方式進行連接,較好地結合了單元式航站樓和集中式航站樓的優點。
如此構型,帶給旅客的出行體驗將呈現兩大優越性:一是這種設計能保證航站樓有較長的空側岸線長度,可以設置更多的近機位,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工程共設置90余個近機位,高于國內所有已建成的機場,這意味著今后旅客在成都新機場將更多地通過廊橋登機,減少乘坐擺渡車的麻煩;二是采用“單元式”航站樓,能夠縮短乘客從公共交通系統到登機的步行時間,同時航站樓內還設置了大量自動步道,登機過程便利、高效。
半小時抵機場 黑科技更智慧
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體系,讓旅客對北京大興機場的感受頗為深刻。而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也是集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共同構建起一體化無縫交通網。
天府國際機場距離市中心大約50公里,與北京大興機場距離市中心的距離大致相同。在配套建設的現代化立體交通體系下,從成都市區前往天府國際機場也會十分便捷。
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將建成集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建設的航站區交通中心(GTC)位于T1、T2航站樓之間,涵蓋高鐵、城鐵、地鐵、出租車、私家車、長途大巴等多種交通方式,并通過智能小車系統(PRT)接駁遠距離停車場;場外綜合交通,將在一期建設地鐵18號線、遠期建設地鐵19號線與成都主城區相連,引入區域鐵路蓉昆高鐵,并建設“一高三快”干線公路路網,與已有路網實現互聯,共同組成一體化無縫交通網。從市中心出發,旅客無論選擇哪一種交通工具,理論上只需大約30分鐘就可以到達機場。
在距離航站樓不遠處,建有一個遠距離停車場,即PRT智慧小車服務地。目前,全球僅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運用了智慧小車,天府國際機場是全球第二家、亞洲首家采用該設備的機場。旅客把車停在停車場后,由無人駕駛的PRT智慧小車負責送旅客至航站樓,只需大約5分鐘。
不僅如此,天府國際機場還將廣泛應用即時航班動態通知、個人定位系統、RFID行李追蹤、自助登機、自助行李托運、生物技術識別等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在眾多“黑科技”引領下,將極大提高機場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為旅客提供一體化的高效、時尚、便捷的智慧化服務。例如,在天府國際機場乘坐飛機,將幾乎感覺不到周圍有設備和人員的存在,因為天府國際機場將采用毫米波檢測門,實現無干預安檢。
公園坐落機場旁 高鐵穿越航站樓
在距離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不遠處,還有一座在全球同等級機場中可謂獨一無二的生態主題公園。這里原來是一個蓮花水庫,經過反復論證,被規劃設計建造成面積達500畝的蓮花湖生態主題公園。屆時,旅客在天府國際機場候機時,還可以近距離欣賞到與機場渾然一體的湖光山色。
同樣在全球獨一無二的,還有頗為全球關注的時速350公里高鐵在航站樓下方穿越而過。正因為這在全球也沒有先例,成為該項目工程的最大亮點,也是建設過程中的最大難點,對我國乃至全球的高速鐵路網建設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2017年5月,蓉昆高鐵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段與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同步開工建設。蓉昆高鐵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段新建正線7.45公里,為目前全世界唯一斜穿機場航站樓、滑行區、跑道的高鐵,設計最高時速達350公里。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運后將成為中國內地第二大機場。在“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理念引領下,在成都呼之欲出的將是一座“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屆時,咱們體驗到的將是一座充滿國際范、成都味、時尚感和科技感的國際樞紐機場。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依托成都區位優勢,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用后,從成都出發前往歐洲、非洲和中東,將比從“北上廣”出發節省2-3小時空中飛行時間,成都國際空中走廊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記者 楊富)
原標題:鳳凰展翅 神鳥待飛 ——從大興機場體驗報告看天府機場未來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