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法美商定近期解決數字稅爭端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道法新社1月7日報道稱,法國和美國約定15天的期限,希望能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內就數字稅達成一致。這有可能會緩和兩國的關系,但前提是美國不對進口法國產品實施關稅制裁。
報道稱,法國財長勒梅爾與美國財長姆努欽1月7日進行了“長時間”電話交談。勒梅爾在財政部的記者會上說:“我們商定一起加倍努力,爭取在經合組織框架內就數字稅達成一致。”同其一起出席記者會的還有負責貿易的歐盟委員霍根。
勒梅爾表示:“我們很確切地定下了15天的期限,直到我們下次交談。”他指的是21日至24日瑞士達沃斯論壇期間兩人將會晤。“我告訴美國朋友:把槍放在一邊,讓我們回到談判桌邊吧。”他指的是特朗普因法國征收數字稅而對法國產品實施關稅報復。
報道介紹,有關美國報復問題,勒梅爾希望“在此輪磋商期間法國能夠不受美國制裁”,這也是為了能夠在經合組織框架內達成一個全球數字稅協議。“如果真有制裁……我們將會提交至世界貿易組織,我們準備好了回應。”
霍根重申了歐盟對法國的支持。他將于14日至16日訪問華盛頓,其主要日程就是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進行會談。然而,要讓歐盟對美國采取報復措施,法國還要得到歐盟成員國中的有效大多數支持,尤其是要得到德國的幫助。德國汽車也面臨著美國的關稅制裁。法國自2019年10月起已遭受了美國的懲罰性關稅制裁,理由是空客公司獲得了公共補貼。
報道稱,一年前美國曾在經合組織框架內重啟有關數字稅的磋商,而之前幾年美國一直避而不談此事。然而2019年12月美國提出的條件遭到了法國的拒絕,令人懷疑全球數字稅協議能否在2020年底之前達成。一個月前,特朗普政府威脅要加征關稅“直至100%”,針對的是價值24億美元(1美元約合6.95元人民幣)的法國產品,包括香檳酒、奶制品、皮制手包等等。法國的數字稅政策是,對數字巨頭的營業收入征稅3%。

法國財長勒梅爾(前)與負責貿易的歐盟委員霍根7日在巴黎一同出席財政部的記者會。路透社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