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怎樣面對性早熟
當前來說對于青少年性教育十分必要。現在,因為性早熟的現象十分普遍,未成年就發生性行為的情況相當普遍。針對性早熟現象,德國是如何應對性早熟危機呢?
學校如何進行性啟蒙
盡管德國是西方性開放國家之一,但青少年性犯罪現象卻處于全球下游。這其中,中小學扎實的性教育課程幫助學生遠離了很多誘惑。記者專 門到一所中學了解學校如何對中小學生進行性教育。這是一所柏林重點私立中學,生物課教室講臺上分別擺放著男女人體半剖模型,體內各個器官 一目了然。講臺上還單獨擺放著男性生殖器模型和幾種避孕套。本身也是生物課老師的校長科文介紹,
德國學生從5-6年級(即10-11歲)起開始接 受性知識的啟蒙教育。從7-8年級(即12-13歲)起,學生每周要上兩節課來學習生物教科書上關于男女特征、男女發育的內容。老師要讓學生們知 道什么叫友誼、什么叫愛情,講授男女間為什么會發生性行為,并借助人體模型和幻燈片使授課更為生動。從學生9-10年級(即14-15歲)開始,老 師會從生理解剖知識講起,講授精子卵子、胚胎形成,解釋男女之間的特征差異,當然包括嬰兒的出生是由于父母之間“親密”關系所致這一“敏感”話 題。
一段9年級教材中對于男女性關系的描述是這樣的:“人類繁衍后代是靠男、女兩性共同完成的。媽媽有乳房和下面的縫,這個縫人們稱為陰道 ,爸爸有個小尾巴,被稱為陰莖。媽媽和爸爸相親相愛,彼此親吻,然后爸爸的小尾巴就變大變硬了。爸爸的小尾巴進入媽媽的小縫里,就會產生 愛的結晶。”科文老師認為,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對于自己未知和好奇的事物都會提出疑問。如果此時家長或老師遮遮掩掩,用很神秘的態度隱瞞孩 子,反而會加強孩子的好奇,迫使孩子自己通過網絡或其他渠道尋找答案。而如果老師和家長能夠用科學嚴謹的態度給出回答,孩子自然就會接受 ,認為性交及性器官其實是一種很自然的東西。
學生在高年級階段,性教育內容主要集中在什么是同學間的伙伴關系,什么是戀愛。重點教授避孕常識,并利用模型指導學生如何使用避孕套 ,而且每個學生要親自動手。性教育課程還包括講授性暴力、意外懷孕、墮胎、性傳染疾病和同性戀等問題。為了避免尷尬,老師會針對一些敏感 題目,將男女學生分開授課,還組織女同學去醫院的婦產科,由婦科醫生實地講解如何使用衛生巾、如何服用避孕藥、在男女關系中如何保護自己 等必備的常識。
“正視社會現實,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性關系、科學地進行性教育是學校的社會責任,也是教學大綱中必不可缺的教學內容。如果現在不把正值 青春期的學生的所有疑問都解釋清楚,可能就會有學生因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而造成遺憾。”科文解釋說。
除了學校進行性啟蒙教育外,德國的家庭教育也很關鍵。實際上,孩子的性心理是否成熟,與父母對孩子的性啟蒙有很大關系。比如,當孩子 問及“我從哪里來”之類的問題時,做父母的應該耐心地將男女性別的生理差異形象地告訴他們,使孩子明白自己的性別角色。德國有不少家庭在孩子 很小的時候帶著他們一起洗澡,這樣他們對大人的身體器官就有了很自然的認識。
性早熟帶來的社會問題
盡管德國對性教育十分重視,但由于德國青少年的平均性成熟期越來越早,未成年的男女生發生性行為的現象比較普遍。據統計,1860年,德國少女第一次月經來潮的平均年齡為16.6歲,到2010年則已降至平均11歲,男孩子的性成熟期同樣在提前,首次射精年齡平均降至12.6歲。女孩的 第一次性交平均年齡在15歲,男孩平均為16歲。如漢堡地區兩年前有147個14-17歲的女孩懷孕墮胎,有106個未成年少女生下孩子。在德國已出現最年輕的12歲的母親。
專家分析,民眾接受的營養越來越好和健康狀況不斷改善都導致孩子提前增加體重,提前達到最后的身高,性成熟期也相繼提前。快餐業的興 起也使越來越多的孩子超重,尤其對女孩來說,體內脂肪越多,月經就會來得越早。加上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互聯網的發展,都促使年輕人性早熟。科文校長認為,性早熟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當校方發現某些男女同學有超出尋常的曖昧關系時,一般不會粗暴阻止,更不會向家長告狀。學校的責任是讓學生了解身體發育的客觀規律,懂得愛情和性交的區別,單純強調禁欲是不可取的,關鍵是幫助學生遵循社會道德準則,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懷孕和不健康性行為以及性疾病傳播。
兩性提示:很多孩子的青春期發育是在十幾歲,因此,在這個時候進行性教育,是非常重要并且也是十分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