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如何預防早熟
在當今現代的社會中,青少年性早熟的情況已經是普遍存在的情況了。性早熟主要原因是性教育過度引起的。因此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還要掌握一定的度,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青少年過早發生性行為。
研究人員將性教育大致分為兩類:較全面的性教育——既包含如何推遲性行為,也包含如何正確進行避孕;禁欲型的性教育——其重點則僅僅在于,必須讓性行為在婚后發生。然而,一些禁欲型性教育也介紹了避孕的方法,不過這是為了強調各種避孕方法的失敗率。同時,研究者也無法確定教育的質量和內容,因此,這里所說的“禁欲型”和“包含避孕內容”的性教育分類只是嘗試性的。
然而,結果顯示,約有2/3的女性和55%的男性在避孕以及在首次性經歷前要審慎等方面接受過一些指導。約20%的被試表示只接受過如何推遲性行為的教育。約16%的女性和24%的男性沒有接受過任何性教育。
在有風險的性行為方面,沒有接受過任何性教育那一組的情況是最糟糕的。接受過任何一種性教育的學生,在20歲之前發生性行為的比例約為女生77%、 男生78%,而沒有接受過任何性教育的青少年中,女生和男生的這一比例則分別高達86%和88%。
此外,和沒有接受性教育的同齡人相比,接受過性教育的學生更可能在首次性接觸中使用避孕手段;后者也有著“更健康的伴侶關系”,首次發生性行為的對象和自己的年齡差距在3歲以上的可能性更小。
研究者發現,在避孕手段上,接受“禁欲型”性教育的被試和接受過避孕指導的被試之間差異很小,雖然接受過避孕指導的女性被試更可能在首次性交中通過使用安全套來保護自己。
還有研究發現,較之“禁欲型”性教育,較全面的性教育能更好地推遲陰道性交發生的年齡,并且減少青少年懷孕率。不過,2010年發表于《兒科及青少年醫學檔案》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也發現,“禁欲型”性教育也能推遲青少年發生性行為的年齡。
性教育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還取決于學生的所在地。《兒科及青少年醫學檔案》上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相對更保守的地區,性教育在降低青少年懷孕率方面效果也較差——這可能因為這些地區的性教育質量也不高。研究還發現,對于流產的態度可能也影響青少年懷孕率——在相對更保守的地區,青少年進行流產的意愿或可能性更低,因此,他們更傾向于發展長遠的關系。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區發展不平衡,在一些偏遠山村和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對于性教育的重視還是很低的,因此加強性教育的宣傳是很有必要的,這不僅關系的孩子們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對于他們的心理會有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