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瑤乳業謀A股上市 專家稱其“在夾縫中生存”
文 | 財聯社 方墨涵
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乳業”)正在謀求A股IPO。
證監會日前預披露的均瑤乳業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均瑤乳業擬于上交所申請上市,計劃發行A股股數不超過7000萬股,不超過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16.28%。
事實上,均瑤在20余年前即涉足乳業市場,創立時間早于蒙牛,但目前其發展卻遠落后于“乳業雙雄”伊利和蒙牛。甚至“后來者”科迪乳業也先于均瑤在2015年實現上市。
“均瑤乳業整體規模較小,屬區域型乳品企業,目前伊利、蒙牛占整個乳品市場55%左右的份額,區域型乳品市場受國內龍頭企業和外資企業雙重擠壓,經營情況并不理想。”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行業競爭激烈,均瑤乳業“夾縫求生”
均瑤乳業招股書顯示,其2017年營收11.46億元,凈利潤為2.31億元;2018年營收12.87億元,凈利潤為2.81億元。
而2018年,伊利營收為789.76億元,蒙牛營收為689.77億元。顯然,均瑤乳業的營收規模與上述兩家公司相比,相距甚遠。
“均瑤乳業行業地位不高,對均瑤集團來說,航空、物流是主要業務,真正投入大資源的業務不是乳業,導致其在行業存在感不強。”上海博蓋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劍鋒說,均瑤乳業即使上市也很難成為行業排名靠前的品牌。
高劍鋒進一步分析稱,“均瑤先把乳業上市,后續可能會將相關商業業務裝進去。”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亦認為,均瑤乳業在行業“處不重要的位置”,國內乳業目前已經形成民資、國資及外資三大主要競爭群體,其中國資與民資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外資在中高端市場更有優勢。
“均瑤乳業選擇上市,是希望融資后再次崛起、擴大市場份額,形成跨區域發展。”宋亮表示。
從銷售地區看,均瑤乳業2018年在華東地區營收6.14億元,占比47.75%。華中、西南營收過億,而東北、華南、華北、西北四大區營收均未過億,其中西北地區以營收1980.75萬元墊底。
宋亮指出,乳品行業競爭激烈,均瑤乳業在“在夾縫中生存”,須建立以品牌為導向、以優勢產品為核心、以專業渠道為基礎的發展架構,同時須實現短平快的逆轉,最重要的是單品“要保證規模化效應后降低成本”,先實現區域型企業有效競爭力后才有機會進一步發展。
股東罕見“失聯”,招股書披露多項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均瑤乳業在申請A股上市這一關鍵節點,卻曝出“持股比例為0.1875%的股東王瀅瀅存在不行使股東權利、亦不履行股東義務”的消息。招股書中指出,如果王瀅瀅“提出超出本次發行事宜的其他訴求請求”,存在可能影響本次審核進程的風險。
王瀅瀅為已故均瑤創始人王均瑤之女,亦系發行人、實控人王均金及發行人股東王鈞豪的侄女,其所持發行人股份系因繼承而來。據了解,持67.50萬股的王瀅瀅屬均瑤乳業自然人股東,并不在公司任職。
多位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企業申請上市之際股東“失聯”較為罕見。
宋亮指出,“王瀅瀅可能對公司有意見,故在行使(股東)權利時出現排斥,其與其他股東或存在分歧以及利益博弈。”
此外,均瑤乳業招股書以數千字提示投資者關注公司面臨的多項風險。
首先是行業整體風險,包括食品質量安全風險、市場競爭風險、市場秩序規范風險、消費需求和消費習慣改變的風險;其次是企業經營與管理風險,期內存在產品系列相對單一的風險;此外,公司還面臨募資投資項目風險,以及發行后公司即期收益和凈資產收益率存在下降的風險。
在招股書披露的“其他風險”中,專門提示了王瀅瀅不行使股東權利、不履行股東義務的風險。
原標題:均瑤乳業謀A股上市 專家稱其“在夾縫中生存”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