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線城市房價趨平穩 三四線城市面臨調整
端午小長假期間,為刺激市場需求,部分城市樓盤的售樓中心打出購房優惠招牌,推出特價房、折扣房,甚至發放看房紅包,但不少地區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房地產區域市場分化將愈加明顯,一二線城市房價更趨平穩,部分三四線城市將面臨調整壓力。
房價總體趨穩
端午小長假期間,記者來到山東省某四線城市開發區的一家樓盤,雖該樓盤推出了部分特價房,但僅有3組顧客前來看房。該樓盤去年底開盤的700套住宅目前還剩數十套待售,銷量可觀,但遠不及前兩年開盤不久便售罄的場面。售樓處人員向記者介紹,為吸引購房者,小區內設立了當地某知名小學分校。
市民孫女士去年迎來家中第二個小孩,她計劃更換一套住房。“父母得過來帶孩子,想換套140平的。”不過,該樓盤售價12000元/平方米,略高于心理預期,她仍在觀望。
業內人士透露,去年10月以來,當地房價已到階段高位,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消費者的購房行為日趨理性,多數處于觀望狀態。
告別年初短暫“小陽春”后,5月以來,一二線樓市表現平穩。中指研究院報告顯示,5月,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26864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08%,漲幅較上月收窄0.03個百分點。
后市分化明顯
分析人士指出,在供需和政策調控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房地產區域分化愈加明顯。
易居研究院預期,一線城市將繼續企穩,東部二線城市后續將持續降溫,其他地區的二線城市以及三四線城市的成交量或面臨下跌風險。
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指出,雖然目前一線城市依然是全國調控最為嚴格的區域,但出于剛需考慮,一線城市樓市未來的穩定性要好于全國水平。而人才政策等因素將拉升部分二線城市的競爭力。三四線城市未來最大的掣肘在于人口因素,但環一線和環熱點二線城市的三四線城市將承接人口的外溢需求,重點城市群涵蓋的三四線城市,包括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發展會帶動區域內城市吸引力共同提升。
記者在某京津冀一體化四線城市的高鐵沿線樓盤處了解到,該樓盤4月開盤的600多套住宅于開盤當天售罄,本月底即將開盤的新一期項目同樣備受關注,端午假期來樓盤處咨詢的顧客絡繹不絕。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