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嚴的手段保障食品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中華民族未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明確提出了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堅持黨政同責,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產”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爱a”和“管”領域的任何疏漏都有可能對人們的“舌尖”造成致命威脅。從已經曝光的各類食品安全案件就可以看出,威脅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不法企業的生產、不法商家的銷售、監管的不力等,要實現“產”“管”并舉,以強硬的手段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
建立最嚴謹的標準!白顕乐數臉藴省笔潜U鲜称钒踩那疤。在新修訂定的《食品安全法》也有明確的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執行的標準。除食品安全標準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強制性標準!庇辛藝栏竦氖称钒踩珮藴,按照標準生產,食品的質量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實施最嚴格的監管。食品產業鏈條長,風險點源多,任何一個“點上”的問題都有可能給“面上”的食品安全埋下隱患,需要源頭嚴管、過程嚴控。在實現最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實行最嚴厲的處罰。食品安全需要依法監管、重典治亂!白顕绤柕奶幜P”是食品安全監管重要手段。食品安全是“治”出來的,抓食品安全要用重典。在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中加重了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刑事、行政法律責任。違法必罰,罰者必痛。
堅持最嚴肅的問責。針對事權不清、責任不明、對食品安全重視不夠等問題,要結合實際,依法依規制定食品安全監管事權清單。加強評議考核,將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作為干部獎懲和使用、調整的重要參考。嚴格責任追究,依照監管事權清單,盡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問責。
在抵制網絡上的食品謠言方面,也是每一個網民、每一個公民需要留意的,要提高自身的辨別能力。更是需要每一位公民盡到自己的責任,對食品謠言加以分辨,不一哄而上,以訛傳訛,將食品謠言對社會的影響力降到最低。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毙滦抻喌摹妒称钒踩ā敷w現了黨和政府捍衛人們“舌尖上的安全”的信心與決心,更加有效地解決目前食品安全領域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更加期待善政與法令的有機結合,讓《食品安全法》成為食品安全問題的終結者,讓廣大消費者放心享受“舌尖上的安全美食”。
(中國西藏新聞網所登載該網評文章僅為分享交流經驗目的,屬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本網觀點。)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