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有你》三次調檔 能否打破"歌改影"雙魔咒
由同名歌曲改編的電影《一生有你》原定于11月1日上映,可該片卻再次調檔,并將上映日期延至11月底。有分析稱,《一生有你》此次延期是為了避免與《終結者:黑暗命運》等票房號召力較強的電影“撞車”。盡管如此,11月底上映的《葉問4》、全新的劇本、熱度的退卻……“歌改影們”所面臨的難題與挑戰(zhàn)依然接踵而至。
避免“撞車”
《一生有你》的上映歷程可謂一波三折。公開資料顯示,電影《一生有你》早在2017年12月便已殺青,最初該片將上映日期定為2018年畢業(yè)季期間,卻在2018年6月宣布影片改檔于當年9月的中秋節(jié)檔。隨著上映日期臨近,《一生有你》卻未能依照第一次調檔日期如時與觀眾見面,并選擇撤檔。
直至今年8月,間隔近一年空白期的《一生有你》才迎來第三次定檔,即11月1日。但沒想到的是,這也不是該片最后一次調檔,就在上映前一周,該片又宣布影片延期至11月29日上映。
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嘗試聯(lián)系《一生有你》片方,但截至發(fā)稿時尚未得到回應。而業(yè)內人士猜測,《一生有你》從11月1日改檔至11月29日上映,背后或許存在《終結者:黑暗命運》、《天氣之子》等也定檔在11月1日上映,避免因遭遇多部市場號召力相對較強的影片而影響到自身的票房反饋。
然而,從《一生有你》現(xiàn)階段的市場反饋來看,即使上映日期延期一個月,該片也仍面臨著競爭與挑戰(zhàn)。據(jù)貓眼專業(yè)版顯示,現(xiàn)階段《一生有你》貓眼想看人數(shù)為5.7萬,在同檔上映影片中排第三位,且會與《葉問4》、《南方車站的聚會》等影片同檔競爭。
檔期頻繁地調整,既讓《一生有你》顯得前景未卜,也令人們回憶起近年來多部歌改影作品難言樂觀的上映情況。
口碑票房雙魔咒
據(jù)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2014年至今,包括《同桌的你》、《愛之初體驗》、《后來》、《為你寫詩》在內的多首知名歌曲均被改編為電影,同時國內至少有7部歌改影作品相繼登上大銀幕。但歌曲的熱度卻未能全部延續(xù)到電影上,據(jù)貓眼專業(yè)版顯示,除了電影《后來的我們》、《同桌的你》、《梔子花開》分別實現(xiàn)13.61億元、4.55億元和3.79億元票房外,其余4部影片的票房多則剛剛實現(xiàn)破億元,少則只有百萬元規(guī)模,如電影《愛之初體驗》,累計票房便僅有321.7萬元。
不只是票房不及預期,歌改影作品的口碑表現(xiàn)也顯示著其并未達到觀眾的預期。在豆瓣電影上,以上7部電影的評分均未達到及格線,最高分只有5.9分,最低分則是去年10月上映的《為你寫詩》,僅有3.8分。多部作品的口碑折戟,成為聚攏在歌改影頭上的黑影,也使得該類影片一度陷入過度消費IP的質疑。
實際上,已上映的歌改影作品中,不乏高流量或實力派演員的參與,包括舒淇、任賢齊、吳克群、陳曉、秦嵐在內,均曾出演過歌改影作品。與此同時,出品方也不乏曾在圈內叱咤一時的“大佬”,如樂視影業(yè)、小馬奔騰、寰亞電影等,但均未能拯救影片上映后的市場表現(xiàn)。
前仆后繼
影視傳媒行業(yè)分析師曾榮表示,與由小說、漫畫IP改編為電影不同,歌改影作品表面上是由歌曲改編,但實質上更多是借用歌曲的名字以及基于音樂所營造的情緒重新書寫一個原創(chuàng)的新故事,沒有此前小說文字或漫畫圖像的內容基礎,這就對劇本提出較高的要求,也相當于創(chuàng)作一部全新的電影,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簡單。再加上現(xiàn)階段每個月均有數(shù)十部新片上映,對觀眾而言是擁有更為多元化的觀影選擇,但對于電影而言,則是競爭的加劇。
盡管歌改影作品受到的質疑仍未消散,可仍有更多知名歌曲已行走在改編的路上。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包括《心太軟》、《蒲公英的約定》在內的熱度較高的歌曲也有改編為影視作品的計劃。除此以外,國外此前也掀起了歌改影的風潮,《小小戀歌》、《雪之華》等歌曲也均被改編為電影。
影評人劉賀認為,“電影的創(chuàng)作是開放的,雖然部分歌曲改編為電影得到的市場反饋不如預期,但不能對該種創(chuàng)作方式進行否定,同時也曾出現(xiàn)過票房破10億元的案例。在當下的電影市場,觀眾對于電影題材以及制作形式已有越來越高的接受度,而征服觀眾的方式只有讓內容過硬,同時融合恰當?shù)臓I銷方式使得影片形成更大的影響力”。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