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孩子都在干什么?這個男孩格外特別,但金錢教育父母要重視
01、孩子虧掉7萬塊,卻說“對錢沒概念”
9歲的孩子一般都在干什么?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上學、寫作業、玩耍,是啊,除了這些,他們還能干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
可是近日,湖北襄陽的一個9歲男孩卻格外地不一樣,他不僅做著普通孩子都做的事,還干了一件讓他一下子上了微博熱搜的事情。
原來他的母親投資10萬多元,讓他嘗試炒股,結果在一年的時間里,卻虧掉了7萬多塊錢。
而讓網友們震驚的還在后面,母親面對孩子虧掉的7萬塊錢,這樣說道:想讓兒子對財經知識多點了解,培養課本以外的興趣點,而且通過炒股兒子跟她的共同話題變多了,雖然心疼但不后悔。
7萬多,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呀,可能是很多人一年的收入啊,而這位母親卻覺得這錢花得值。真的是不知道應該說他們太有錢了,還是說他們的教育理念太過另類。
就算虧了那么多錢,孩子很堅定地表示對炒股還很有信心,真的不知道這孩子說這話的勇氣哪里來的。
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這個男孩在視頻里講的那幾句話:我反正看不懂,隨便買的,我對錢沒啥概念。
也許正因為孩子對錢沒概念,不知道虧掉7萬塊錢意味著什么,才導致了孩子如此盲目地“熱愛”炒股。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如果父母不正確地對孩子進行引導,就算從小接觸錢,就算知道怎樣能夠使錢生錢,但是孩子錯誤的金錢觀有可能就會害了孩子的一生。
想想這個虧掉父母7萬塊錢的男孩,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就算虧掉10萬、20萬都覺得是小事?
02、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特別重要
有孩子的家庭有沒有注意到這樣的一個場景:
網上給孩子買了新衣服,當鄰居問“這是媽媽買的呀”時,孩子把頭搖得像一個撥浪鼓死地說:“不是的,是媽媽領的。”
甚至有的稍微大點的孩子會吵著要某樣東西,就會吵著叫媽媽去領回來。
之前看過一條這樣的新聞:
重慶的宋大姐突然發現自己2萬塊錢的積蓄只剩下幾毛錢了,后來才知道是11歲的兒子拿去給游戲充值了。
2萬塊錢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是宋大姐辛辛苦苦做著小工攢下來的。而當說起兒子,宋大姐說孩子一直都很懂事,也很心疼媽媽的辛勞,經常幫媽媽做家務減輕媽媽的負擔。
可是當被問知道媽媽那么辛苦才賺到這些錢,為什么還要隨便地花掉時,男孩很迷惑地說:“我不知花掉的錢是這么一大筆錢,更不知道這是媽媽所有的存款。“
聽了孩子的話,我們真的不忍心責怪他。這么懂事的孩子,他根本不知道2萬塊錢跟20塊錢有什么不一樣,代表的意義又是什么!
《富爸爸窮爸爸》中寫道:“從小就沒有金錢意識的孩子長大后悔碰到四個問題:沒有節制消費意識、需求排序意識、投資意識和危險意識。”
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對孩子的人生尤為重要,甚至關乎著孩子一生的幸福。
03、我們可以這樣給孩子做金錢教育
我們很多家庭都缺少這樣的金錢教育,很多父母只是給孩子使用錢的機會,卻沒有教會孩子使用錢的方式,以至于很多孩子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合理地、理性地使用金錢,更不知道錢財是可以為我們服務,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的一個工具。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可以這樣來給孩子做金錢教育:
1、讓孩子對金錢有一定的概念
隨著信息時代的崛起,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了,逛街買定西不再像以前一樣,帶著錢包才敢出門,現在帶個手機就夠了。
連三四歲的孩子都知道吃飯買衣服只要刷個微信就行了,這也導致了很多孩子從小就沒怎么見過錢,更不知道刷微信刷出去的是爸媽的血汗錢。
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錢不是想刷就刷的,更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我們在出門購物時,當著孩子的面要多使用現金,特別是買一些比較貴重孩子又想要的情況下,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的錢是不夠買的,要等上班一個月發了工資才有錢買。
而且買之前可以吧錢換成1塊1塊,或10塊10塊的零錢,讓孩子知道這個東西竟然要花那么多錢,也能夠讓孩子直觀地感受錢的數量。
還要告訴孩子,微信或卡都只是幫爸爸媽媽存錢的一個工具而已,并不能直接產生錢,爸爸媽媽努力上班才能賺來錢。
2、讓孩子學會花錢時重在引導
也許我們經常看到,或許這也經常發生在我們身上:孩子想要某個玩具,可能太貴,可能最近買得太頻繁,也可能父母只是想讓孩子知道賺錢的不易,就會“苦口婆心”地在那里講道理,“這個玩具太貴,不值得買”“媽媽賺錢很辛苦的,不要總是想著買這些玩具”“錢要存起來,才能變得越來越多……
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還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花錢的罪惡感。我們可以從小引導孩子去認識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必須品什么是滿足欲望的物品。
比如可以在逛超市時跟孩子一起討論:我們需要吃飯才能生存下去,因此米飯是必需品;而糖果不吃也不會讓我們挨餓,是可以不吃的。
只有在平時的點滴中灌輸這樣的觀念,孩子才能夠理解金錢應當用在什么地方。
3、讓孩子體驗賺錢的辛苦
現在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的,從小沒吃過苦,也不用為金錢發愁,更不知賺錢的不容易。如果孩子不知道賺錢的艱辛,就很容易浪費金錢,揮霍無度,變成金錢的奴隸。
泰國有個5歲的男孩因為不想上學,他媽媽就讓他“如愿以償”,但是條件是要工作賺錢。可是孩子還不能找一份工作,只能去撿垃圾賣錢。
天真的男孩開始興沖沖地去撿垃圾,可是沒多久他就喊累了。
看到冰淇淋店就想吃冰淇淋,可是他撿垃圾只換得2泰銖,還差3泰銖。經過餐廳門口想進去吃飯,可是一餐要15泰銖。就連坐公車回家的錢都不夠,他只能選擇步行回家。
我想通過這次經歷,這個男孩肯定會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也會知道賺錢有多辛苦,錢來得有多不容易。
對于孩子金錢觀的教育,你還有什么好的建議呢?歡迎再評論區留言交流。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