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都愛看:鄉村露水故事(三)
后來,老于也不種地了,又閑的慌,二兒媳婦在鎮上給買了個水產店,說了不是為了掙錢,就為了打發時間。
小于每天換不同的車帶一群狐朋狗友出去玩。他學了王胖子一手,把車編號,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換個車,鎮上的老頭老太太來聞小于車房的屁還吃那個灰,不過他們也知道了,四個燒餅手拉手的車,是名牌,還有五角星少兩角的,也可貴了,能買個樓了都。星期六和星期天,聽李菊的,李菊特喜歡保時捷。不過,年輕點的村民都說,李菊就是愛開著好車帶小于出去互相顯擺唄。據說有一次去市里的量販卡拉OK.小于當場拿出30萬告訴所有人,今天晚上他請客。
李菊還拿出錢來給大于娶了媳婦,李傕覺得住一起不得勁,又給大于在鎮上新開發的樓盤里定了三套,說是給大于兩口子一套,將來的孩子留一套,剩下一套留給大于和媳婦打仗的時候落個腳。(怪不得大房身的房價也一路飆升,有屯的啊)
大房身鎮的小學叫中心校,是附近十里八村孩子們上學的地方,“一個孩子”的國策,導致學校多數倒閉,最后孩子們只好集中到鎮中心。這樣也好,教師水平提高了,水平太差的都給分了地,由園丁轉型到田園。
李菊最近沒地花錢,決定買個名譽校長當當,她直接去找了中心校的校長,校長雖然在學校里開了個小賣店,并硬性規定孩子們不能出校,學校實行封閉性管理,但是他也沒有見過這么財大氣粗的,李菊開門見山的說,我求名,不重利,還特喜歡孩子,我們家小于也喜歡。我想當名譽校長,你看怎么操作下?錢,不是問題。
校長立刻說,這個要堵下老百姓的嘴。這樣,校長稍微想了下,你給學生每人整套校服得了,過一陣,再每人發歌書包,300多人,能行不?學生家長都一樣,看見有白拿的,一般就不會較真了。
據小學生們后來透露的可靠消息,在校服贈與儀式上,有個孩子叫李菊李阿姨,李阿姨立刻更正說,請叫我李姐姐。孩子們永遠都和皇帝的新裝里那個小孩一樣愛說實話,他們說,你看著比我媽還老啊。校長滿頭黑線。
小于的生活越來越奢靡,吃穿用住,都是最貴的,真正做到了只選貴的不選對的。他周圍也永遠都高朋滿座,大家簇擁著他。現在的小于,掉個汗毛都比窮人大腿粗啊。但是,他,幸福嗎?
李菊幾次提出想去城里住,說生活方便,小于都拒絕了,他的理由很簡單,城里能顯出他現在的身份地位嗎?城里有錢人多了,對吧。聽說他近來也想要個孩子,尤其是看到大于家剛出生的小寶,肉嘟嘟粉嘟嘟的,要是自己的,更好了就。但是,李菊,還能生嗎?即使能,她還愿意生嗎?一切的疑問,都只有本人才能解答了。
小于和李菊的露水是真正修成了正果,李菊的幸福是小于,小于的幸福是人民幣。但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幸福和金錢,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我們每個人,都再追著幸福走,幸福表示鴨梨很大。幸福說了,請為生活里的小驚喜歡呼吧。對啊,中了鹵蛋,離中500萬就不遠了吧?
總結一句,小驚喜成就大幸福。
傳奇人物蘇二琴
蘇二琴,其實不姓蘇,她嫁給小房身老蘇家后,告訴大家她叫二琴。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她就被叫做蘇二琴了。冠以夫姓,倒也是行的通的,老輩人不都這么被冠上的嗎?
蘇二琴不是小房身人,她出嫁前住在絲瓜村。蘇二琴說絲瓜有她表姨。你要是問她她到底是哪疙瘩的,她是說不清的。不過大家都覺得她說話跟煙臺來的媳婦有點像,都管一塊五教一塊板嘛。
蘇二琴嫁的是老蘇家老大蘇國。
蘇國,小伙子,不缺胳膊不缺腿,個不高也不矮,172左右,不肥也不瘦,135上下。頭發眉毛都挺濃密,鼻子也沒長歪,總之,就是人海里一滴水,可是大家不都是一滴水嗎?能折射太陽光輝的,還不就那么幾滴,還是被船槳啥的激蕩起來的幾滴而已。
但是,小房身村就沒有姑娘愿意嫁給他,周圍十里八村的,也沒有。
這是為什么呢?(請參考小沈陽版)
第13節
蘇國等三個孩兒的爹——老蘇頭——其實是小房身最高學歷擁有者,越知識越反動,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打擊反動鎮壓反動,誰有知識就打誰,誰有文化就鎮壓誰。小房身的人找啊找啊,恨不得把有文化點的嗝兒屁的都掀棺揭蓋鞭尸一百遍啊。何況老蘇頭一直都文才外露,誰家紅白喜事,他都去給記賬數錢啥的,場場不落場場到。不革他的命革誰的啊。于是大家一哄而上,社員同志們分了10組,每組挑精壯的心狠手辣的那樣的。每天派出15個,一天輪流打年輕時的老蘇頭幾遍。剃過陰陽頭,被貼了自己寫的大字報,老蘇頭終于瘋了。小房身村管這種瘋不叫瘋,叫鬧精神給打壞了。
腦神經給打壞了的老蘇頭把家里所有帶字都燒了,包括錢,都扔火里了。燒著燒著就把房子給燎著了。本來老蘇家就沒有啥家底,這一把好火啊,把個值萬貫的破家給燒得一光二凈。小房身村老一輩的,永遠都記得,坐在火堆里的老蘇頭,一直笑一直笑,于是大家就更肯定老蘇頭腦神經徹底壞了。文化大革命給小房身村人留下的就是這個腦神經壞了的老蘇頭。徹底神經的老蘇頭的幾個本家兄弟在一片瘡痍的土地上,給老蘇頭蓋了三間土坯婁。后來聽說絲瓜村有個大姑娘腦精神也不好,說是天生地命里帶傻。這不就是所謂的天作之合嗎?小房身村人最講究門當戶對,還有比這倆人更門當戶對半斤八兩的嗎?沒有啊。于是老蘇頭和老蘇太太湊成了一對。
倆腦神經壞了的沒啥事干,估計就天天造人玩。老蘇家別的不稱(四聲cheng),就稱三牤子,(小房身外地媳婦管男孩也叫牤子,這個詞很快在小房身得到普及。)據說造出來8個,幸存的就這三個大傻小子了。蘇國下面還有倆弟弟,一個叫蘇二孩兒,另外一個順便了,叫蘇三孩兒。蘇國不叫蘇大駭兒。所以能當老大一定要當老大,最起碼可以不用被叫得太沒特色。這么折騰下來,老蘇家就毫無意外的成為全村第一窮。三間土坯婁倒是蓋的挺結實的。三個大小子一鋪炕,老兩口一鋪炕,草房外面有個倉子。倉子旁邊是狗窩,狗窩旁邊是鵝的宿舍,不過很久沒養鵝了。老蘇太太,上了歲數后,得了靜脈炎,腿肚子爛了個大洞。別說養鵝了,自己下地伺候自己大小便都成問題。另外一條稍微好點的腿天天浮腫,腫得都冒亮。
這么個家,正常的姑娘誰睜著眼往過坑里跳啊,人生苦短,使勁享受都還來不及,沒事跟自己較勁非要扶貧的姑娘,包括小房身在內周邊500里之內,事實證明,一名也無。
明知山有虎還要虎山行的,就這個蘇二琴。推理下來,蘇二琴也不是個正常的也就是了。而且,這丫頭來歷不明的很。是被人拐了還是自己走失的,更說不清楚。不過,只要她是個女的,能生孩子,如果還能燒火做飯,蘇果想,那還有啥挑的。所以蘇果有時看蘇二琴,就像看天下第一美張曼玉一樣了。
小房身村的年輕人出去打工的不是很多,那是人家有房有地。蘇國啥也沒有,娶了蘇二琴,二孩兒三孩兒就得跟老爹老媽擠一鋪炕,那倆也不小了,臉上憋得都是疙瘩,星羅棋布的,總要再蓋個房子,哪怕是個土坯婁呢。就這樣,蘇國新婚燕爾的,就告別了蘇二琴,到遠方堂哥的木匠廠子學手藝去了。
蘇二琴賦閑在家,她能燒火,但是飯經常煮夾生了,菜更是,能給糊得一塌糊涂。所以老蘇頭全家很快就恢復了二琴沒來的日子。于是二琴,就整天在街上搖搖晃晃。
這一晃蕩,出事了。
蘇國4個月沒著家,二琴懷孕仨月。怎么知道的呢?她害喜啊。一聞飯味就吐,整的二孩兒三孩兒都跟著惡心。二孩兒畢竟有心眼了,就去跟鄰居三嬸說了,三嬸以為是蘇國有后了,樂顛顛的就帶二琴去了鎮上醫院。鎮上醫院現在有B超了也。差也差了,超也超了,大夫說,恩,大概是懷了三個月了。
這下炸鍋了。這孩子是誰的不知道,肯定不是蘇國的啊。這不要命了嗎?
三嬸慌里慌張的帶二琴回去。路上還一門的問,二琴,你知不知道誰碰你來地?
二琴一臉無辜,睡覺來的。
跟誰睡覺啊?三嬸又問。
他說讓我和他睡覺來的。在稻草里睡地。二琴幸福的說。他還給我買糖塊了。
三嬸一看,問不出結果,只好幫二琴把衣服往上拉了拉,一拉衣服才發現,二琴褲子的褲門拉簧早沒了,露出看不出本色的褲衩子。三嬸嘆了口氣,幫她把褲子也給提上掖了掖。
蘇國聽到信回來了一次,把個二琴打得死去活來。女人,都有當媽的本能,蘇國那么打她,二琴就死命護著肚子,一邊哭喊,別打我呀別打我呀,媽呀,媽呀!有人打我啊,媽呀,媽媽呀!三嬸聽著也淚落如雨下。如果不是她非要護著肚子,估計蘇國也不至于打那么狠,她也不會給打得半個月起不來身。
打完了,算出了口氣,接下來,咋整?
老蘇頭雖然腦神經了,但是畢竟是受過封建思想熏陶的,而且這老頭,都撿封建余孽吸收的。老蘇頭說了,老大,你要是你爹下的種,你就不能當這個王八,頂著王八蓋子過一輩子。你要是你爹下的種,你就得對得起你胯襠里當啷著的那二兩肉。老蘇頭這么多年沒說這么多有條理的話,說完自己都嚇一跳,使勁往地中間吐了口痰,用手擤了擤鼻涕,然后擦鞋底上。
第14節
蘇國還真是個純爺們,秉持這好男不要破鞋的原則,當時就跟他爹表態:你要是能再給我找個,我立馬就趕這娘們走,媽的給老子滾得遠遠的。老蘇頭一聽這話,立刻縮了縮脖,嘿兒嘿兒諂笑:大主意當然是我兒子自己拿,你自己拿主意哈。
其實事情就是明擺著的,這世界上就算再有一個蘇二琴,誰能保證另外一個不和這個同樣命運呢?畢竟,糖,甜啊。為了糖而獻身,蘇二琴絕對不是第一個,更不會是最后一個。蘇國的腦袋沒被打過,這個理他雖然想不到,但是他絕對知道,趕走蘇二琴簡單,再娶一個什么琴就沒這么容易了。
于是,蘇二琴就在老蘇家繼續呆了下來,頂著一個與日俱長的皮球般的大肚子。
三嬸是善良的小喇叭,一個農村老娘們,你也不能指望她有多高的道德標準,而且估計她是想幫蘇國把那個背后用槍的給激出來。她往哪一站,那就是小喇叭開始廣播啦,歡迎任何人來收聽。通常三嬸都這么開頭:不知道小房身咋出畜生了,連傻子都整,就不怕雷劈死你個王八羔子,人在做天瞅著呢,早晚報應你。然后一點點的,大家都知道,蘇國的媳婦被播種了,那個種不是蘇國的。大家再遇見蘇二琴的時候就更愛逗她:過來,給你糖,說說,誰和你睡覺來地?說了給你買糖塊。
傻子也有一個奸心眼,懷孕后的二琴似乎心又開了一竅似的。人家怎么逗她也不開口。她每天都晃蕩在小房身村的大街上,逢二五八趕集時,她還會去偷幾個酸李子撿幾個爛杏啥的。人們對一個懷孕的傻子是寬容的,沒人會去計較這幾個李子,更有好心的會再塞給她幾個甜瓜啦桃啊啥地。只有蘇二孩兒,帶領著蘇三孩兒,形成了對傻子蘇二琴的統一戰線,他們有時會故意不給二琴留飯,二琴餓的急了,就去別人家菜地里偷土豆,偷毛豆。后來肚子大得不像樣,天氣也越來越冷,二琴就窩在老蘇頭家東邊的草垛里,有日頭的時候篩日影,抓衣服上的虱子;下雨陰天,她就把草垛鉆一個洞,聽雨水滴答看一片陰云中別人家的炊煙裊裊。若不是三嬸等若干婦女近來對基督非常虔誠,而且吧,小房身村婦女都有一副菩薩心腸。都挺古道熱腸慈悲為懷的,恐怕小房身大隊就要上報民政部問,又恐怕這世間要多一則傻女一尸兩命,新時代餓死孕婦的新聞了。
將要臨盆的蘇二琴被老蘇頭的老婆子領會了家。在一個初冬雨夾雪的日子里,蘇二琴臨盆。老蘇頭家土坯婁的稻草房蓋差點都要被二琴的喊聲給掀了,真正的鬼哭狼嚎啊。折騰了半天,蘇二琴的孩子勇敢的來到了這個吃了他們的媽媽也不準備世界,是他們而不是他或者她哦。因為強大的蘇二琴,生的是雙胞胎,倆茶壺,帶把的那種。不是普通的強大啊,整個小房身都被蘇二琴給鎮了,這傻子,這傻子,大家說了這傻子之后,都不知道接著該說點啥。表揚也不好,羨慕更不對,小房身村陷入尷尬。
蘇國被迫當了倆孩子的爹,不管怎么樣,孩子生在老蘇家炕頭上,他就要賜予這倆孩子蘇姓,小房身村人認定這個道理,蘇國無可奈何卻又隱隱覺得理所當然。簡簡單單的,一個叫蘇南一個叫蘇北,得了,整出來個江蘇省。蘇南蘇北的種子究竟是誰的,老百姓已經不關心,既然姓了蘇,那就是你蘇國的。一下子多出兩張吃飯的嘴,蘇國未老先衰中。
真是傻媽養孩子全靠天照著,倆孩子雖然也被壓得沒氣過,被捂得全身痱子潰爛過,被開水燙得腳面子起泡過,被凍得高燒四十度已上過,一切能想象得到的意外幾乎都發審過的情況下,倆孩子終于傷痕累累的長到了六歲了。小點還好糊弄,鍋里多添一舀子水,就夠倆小兔崽子喝半天的了。大了就不行了,吃起飯來六親不認,看見肉就跟蒼蠅見了血一樣錒。
蘇國那點木匠工資眼看不夠用,二孩三孩的老婆本遙遙無期啊。沒辦法,蘇國又死皮賴臉的求堂哥把倆弟弟也收留了。
小房身村往南七十里,是個勞改農場。勞改農場,顧名思義,就是給犯人勞動改造的地方。勞改犯,簡稱勞改。就在這片農場負責種水稻收稻子。從水稻到大米,還有一層皮,這層皮叫糠,是喂鴨子的好材料,勞改農場不知道那個英明的中隊長就買了一群鴨子苗,誰來喂鴨子呢,這可是個問題了。用勞改犯,這個活自由度大,萬一走失個把個勞改,誰也擔補了這個責啊,萬般無奈,只好民間招聘。工資又低活又累,只有傻子才干。一提傻子,還真有人一拍大腿,這活太適合蘇南蘇北的媽——蘇二琴簡直是天生干這個活的人啊。
就這么著,蘇二琴去了勞改農場。干起來養鴨的活。蘇南蘇北也經常跑去看鴨子,順便偷幾個鴨蛋回家。
又是一年春來到。春到就要種田忙。種田忙來水閘開,水閘一開就大河有水小河滿了。蘇南蘇北每次去看蘇二琴,二琴都讓他們去河邊拔蒲筍玩。這次也不例外,例外的是,哥哥蘇南,腳一滑,掉河里去了。蘇北一開始還以為他哥在蒲筍里藏著,后來他喊了半天一看沒動靜,就回家了,
過了幾天,老蘇頭覺得有點不對勁,就去農場看看孩子是不是在二琴那住下了,結果,就有人說在水庫那有個小孩給淹死了,都好幾天了,沒人認領,農場就出錢給燒了燒吧。
蘇南,六歲亡。沒有墓更沒有碑。后來,想把他的衣服燒幾件,衣服也沒有幾件。只有很小很小的時候的小褲衩,小小的。老蘇頭都給燒了,蘇南,就像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界一樣,靜悄悄的,一個人走了。也許天堂里沒有滿溢的河水川流不息罷?
雙胞胎中的一個沒了,會不會把另外一個的一部分東西也帶走呢?這個估計是科學也沒涉及到的領域了,科學都不知道的事,那就無解了。但是,也不知道咋回事,蘇北自從六歲后就沒怎么長過個兒,漸漸的,喉結啦胡子啦,都開始冒頭,身高還那樣。老頭老太太們都說25還能鼓一鼓,不過就算25到了,他真的鼓了,也還是不超過八歲的身高吧?也許或者還有遺傳基因的關系?總之,蘇南長成了小房身絕無僅有的一個侏儒。不知道是他主動離開蘇家還是被趕了出來,總之他成了個流浪啊流浪的一個小矬子。后來據說小房身趙石頭的弟弟開了個收雞蛋的廠子,把一箱箱的雞蛋扛上大卡車,矬子扛起來比個高的有效率,終于,蘇南就業了。
自古都說紅顏是禍水,卻原來,傻子紅顏是禍水中的極品。傻子養鴨子養的好,因為她就一個心眼,那才叫真正的一心撲在崗位上。鴨子養得好,中隊長很高興,于是中隊長就給蘇二琴的小窩棚搬來一個黑白電視機,據說是中隊長的老丈母娘家的一個下崗親戚家淘汰的。本來想賣給收破爛的,結果收破爛的說五塊錢,還不上樓給搬,中隊長就想起蘇二琴來,于是收破爛的很失望。
第15節
有了電視,蘇二琴的窩棚漸漸的就有了人氣,二勞改們都愛往她這跑。所謂二勞改,就是一些頭腦一熱就殺了人放了火的一些本性尚好的勞改犯,在長期的勞動改造過程中,已經魔性滅盡人性復蘇,但是刑期太長,滿了刑期家里人認識他們的基本也告別人世不認識他們的他們也不認識人家,大家互相都當彼此沒有了。勞改農場就一直養著這些二勞改,那么多犯人,養這么幾張嘴還是小菜一碟的。這些人行動相對自由,和周圍農民基本上差不多了,小房身的集最歡迎這些人,這些人花錢絕不磨磨唧唧的。
二勞改里有兩個,對蘇二琴動了淫蕩之心。其實不止兩個,但是就他倆睡了一次兩次三四次,五次六次七八次之后,還想要百次千次上萬次。長期霸占蘇二琴,成為這倆老頭的人生目標。倆人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角逐啊。傻女廢漢啊。倆老頭在物質上比賽滿足蘇二琴,今兒他買魚明兒那個就買肉,有一個買糖另外一個就滴落(拿)點水果。蘇二琴是來者不拒地,她不會厚此薄彼地。反正就是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蘇二琴還挺喜歡這樣,熱熱鬧鬧的。但是倆老頭不喜歡啊,是不是,三角是穩定,但是大家都是殺過人放過火的,占有欲肯定比一般人強啊。指望蘇二琴自己選丈夫那是指望不上了,倆老頭一對眼,得了,哥們,咱單挑吧。為女人決斗,從古自今一直都是佳話啊。倆頭就你一拳我一腳往來開來。誰也沒占著誰的便宜,據后來謠傳說,有個老頭吃虧了,老二讓人給揣得厲害,好像是不怎么舉了。本來這老頭到這就該認命了,但是,畢竟都是殺人放火不眨眼的惡犯,回頭就去小房身趕集,到日化用品攤上,跟攤主說,挑最快的水果刀來把。攤主也沒多想,誰照顧買賣還有空想別的啊,就算想了誰知道蹲了大牢那么多年的還那么血性,拿了刀,到蘇二琴那,把正在和蘇二琴燕好的老頭從后捅到前,刀把都捅不露頭了。
事情就大發了。
后來老頭的下場可想而知。
蘇二琴也失了業。
繼而失了蹤。
小房身的三嬸也老得不像樣了,蘇二琴在她嘴里漸漸就成了小房身村的姐——一個傳說。
三嬸信了基督,但是主管小房身人的靈魂和語言的又是佛。所以三嬸經常說,老天有眼,觀音發發慈悲,讓蘇二琴別餓死就好了,感謝主,阿門。
世間,輪回。慈悲不死,佛祖長生。幸好是這樣,希望是這樣吧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小房身和老蘇家齊名的還有一戶,姓李的。齊名的原因有仨,其一,一樣窮得鍋都掉底;其二,都稱仨牤子;最后一條,老李頭和老蘇頭都屬于文化人,不過老李頭文化層次單一,專攻一本書——三國演義。攻著攻著,就走火入魔了,說自己多智而近于妖的諸葛亮轉世,又兼吸收了管輅、左慈、于吉等人的魂魄,老李頭說了,他是集大成者。事亂才能顯英才,他說還沒到他顯山露水的時候。小房身有的閑人就愛逗他,就說你這么大能耐,怎么也沒人來求你幫忙啊。老李頭一臉的不屑,閉著眼睛,搖著頭,“我額無主骨,眼無守睛;鼻無梁
柱,腳無天根;背無三甲,腹無三壬:只可泰山治鬼,不能治生人也。”抬杠的使勁聽了聽,沒怎么聽明白,大致就是不能出頭吧?不過老李頭這么玄天撂地的一說,大家又覺得吧,老李頭似乎好像大概真的有那么點神怪也說不定啊。
老李頭不像老蘇頭,使勁表現自己,結果人家就明哲保身了。順順當當的生了三小子,每個兒子娶了大名,還有字,還有號。老李頭自己的號叫天撒道人。估計是取自天女撒花?
就這么個不著調的老頭,你說攤家能富?富了才真叫奇跡,奇跡是有的,但是,奇跡說了,它不是很愿意光臨老李家。
但是老李頭家沒有拖油瓶的老伴,雖說老太太也懶,但還不至于懶得大小便屋里解決。這就比老蘇頭占了很大優勢。而且老李頭家族大,他上頭有三個哥哥,這仨哥哥可了不得,老大家的兒子是開裝修公司的,二哥家的幾個孩子一起開了個廠子,專門做電腦桌子和辦公桌椅,三哥更了不得,是鎮上最大的診所擁有者,據說感冒時節,診所的地上都坐滿了打滴流的。
仨哥哥都挺照顧這個老小的。所以老李頭喝得起酒也不抽旱煙,他一色(shai,三聲)抽哈德門。
他家的仨小子,也都有安身立命之所。
老大在堂哥家的裝修公司負責做門,老二在二大爺家的兄弟那打工,診所要求太專業,于是三大爺介紹老三區了一個患者的服裝廠,做案板工。
老李頭雖然也沒給仨兒子掙下啥產業,但是,月月有工資,三人又都長得挺好,濃眉大眼,五官端正,身高也夠用,所以媳婦還是娶到手了。
老大最慘,娶了西該劉啞巴家的大閨女,這閨女倒不啞,就是離異了一次,但無孩。老李頭本來很反感娶個離婚的,但是,他沒有發言權,李大東說了,你要是能給我蓋三間房,不要樓座,瓦房就行,我就娶個大姑娘給你看看。老李頭立刻左慈上身,閉上一只眼,搖著身子以示瘸了一條腿,嘴里喃喃自語,不知道嘟囔些什么高深莫測的。
劉鳳為什么離婚,因為她是出去打工然后認識的一個外地的,她自己沒怎么說為么離婚,大家也就原因不詳了。根據劉鳳后來過日子的表現,大家都說,這丫頭,不像個正經過日子的。
具體點說呢,她就從來沒洗過衣服,據說,衣服穿一次就扔,然后買新的。從來就不吃剩的菜,而且頓頓飯要有肉,有點啥好嚼貨(好吃的)從來都不待過夜的。家務活一樣不干,飯碗都攢著,后來發現攢著也得刷,就發明了非常有借鑒意義的一招——全家人用一個大盆,把菜和飯和到一起,然后一人一個羹兒匙,挖著吃吧。這樣一頓飯下來他們家就一個容器。相當給力。李大東那三千塊的工資,本來在小房身,過個幾年,是很可以蓋個瓦房的了,可惜,娶了老婆趕了個月光的潮流,一直租住在小房身他大爺家的空房子里。
所謂租,其實也就是一年到頭給修修門窗,就這兒,劉鳳還很不樂意的。她說了,我要是不住,他那房子也得空著,誰給他修門窗,美得他鼻涕泡都出來了。
二東是三個東里邊長的最人模狗樣的,而且挺能白活,用普通話說就是能忽悠。就靠著一張臉一張嘴,你還別說,真給他白活來個媳婦。媳婦家是40里地外的,也是農村的,家里姐妹三,她老二。這丫頭最的特點就是胖,你看到她第一眼就忽視了她其他方面,因為胖會把你所有注意力吸引過去。但是她的胖,很十成,那個肉,筋斗斗的,而且一般旁人都顯得邋遢,她不,戴個大太陽鏡,頭伏據說也是假的,挺新潮。反正小房身人都說,李二東行啊,找個了大城市的,你看人那媳婦那派頭。可見李二東的媳婦,屬于站在風口浪尖上的時尚教主型。
第16節
而且,這個女人不一——呀般。性格特別好,不笑不說話,一說話就笑,一笑眼睛就擠巴沒地了,就剩個縫,臉蛋總是粉嘟嘟的,粉里透紅,診所三大娘一看,就稀罕這個媳婦,看著喜慶啊。氣色多好,赤腳醫生的老婆,據說相當于半個護士,看人就是不一樣。不過也有年輕的大姑娘小媳婦說現在流行打腮紅,純屬嫉妒吧。不管怎樣,二東的媳婦,獲得了小房身權威人士的認可。有一部人說一看就比老大媳婦強百折(就是強百套的意思),還有一部人說,劉鳳看著也把自己收拾的流光水滑的,人可不能貌相。農村人從來不表示中立,小房身愛出騎墻派,但是也是東風強向東風,西風厲害倒向西。兩派分開,卻都拭目以待。都憋足了勁等著,看老李頭這個半仙第二個媳婦胡波能不能讓李家重整江山待從頭,用小房身人的話說就是能不能立門風。
胡波媳婦,責任重大啊。
二東新婚三天,就被媳婦攆走了,可不是倆人干架,胡波說了,你還不碼流的上班去還在家磨嘰啥啊。不掙錢,吃啥花啥。喝西北風能飽你就在家呆著,能飽不能飽不?得補充下,這胡波說話像崩豆似的,連珠炮,放語文學角度,善用排比修辭,有加強語氣抒發感情之功效,果然是時尚界教主,真有教主氣勢啊。
雖說二東和胡波在結婚前倆人就互相辦彼此了,但是,名正言順的睡自己的老婆也不過才三天晚上而已,正常點的,誰愿意這個時候單人上全是爺們的班去啊。但是,這個男的一旦光明正大的睡了女人,就好像被女人采陽補陰大法給辦了一樣,一般情況下,對老婆的話那就一個言言順耳字字貼心,總之就是言聽計從了。二東本來還想為自己再爭取兩天或者四天或者六天的福利,胡波同志大義凜然,肥嘟嘟的小手點著二東的腦門,你個熊樣,你看你個熊樣,憋兩天能憋死你啊能憋死你?憋死你個驢操的玩意……
倆妯娌就搬一起住了。互相有個伴,還不用伺候老頭老太太。上哪找這美事啊,倆人都樂壞了。
住在一起才知道,真是他媽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倆人也太臭味相投了。懶,而且讒。話說懶人是不是都讒呢?小房身人形容這倆人就是登懶糇讒。本來劉鳳一人還沒怎么想起來吃零食,在胡波的帶領下,嘴像灶坑一樣,不停的往里塞東西。小超市老板娘都驚呆了,進貨速度必須加快,要不有被此兩妯娌吃斷流的危險啊。
還有個傳說,據說有一天倆人都覺得嘴里太淡了,用李逵的話說就是都淡出個鳥來了,淡了您就吃鹽啊,你要是這么建議就外行了。這個嘴淡,得吃肉。這倆果然不是一般人兒,兩人去了趙石頭店里,一下買了足有四分之一扇(豬肉用量詞,相當于一扇就是一頭豬被劈成兩半)豬肉。回去好一頓吃,果然是吃不完的,就全倒臭水溝里了。
還有一次,別人從臭水溝里發現了大量鐮刀魚。
還有,雞翅膀
還有……
這倆人吃的可全面了,上至熟食下至小吃,從零食到飲料,從下酒的菜到敗火得茶,據說超市老板娘學城里人新進了一批老婆餅,小房身村民剛聞到味,人倆已經給包圓了。此倆饕餮,后來成為小房身敗家史上杰出代表。
還有個傳說,據說有一天倆人都覺得嘴里太淡了,用李逵的話說就是都淡出個鳥來了,淡了您就吃鹽啊,你要是這么建議就外行了。這個嘴淡,得吃肉。這倆果然不是一般人兒,兩人去了趙石頭店里,一下買了足有四分之一扇(豬肉用量詞,一扇就是相當于一頭豬被劈成兩半)豬肉。回去好一頓吃,果然是吃不完的,就全倒臭水溝里了。
還有一次,別人從臭水溝里發現了大量鐮刀魚。
還有,雞翅膀
還有……
倆人還特愛進城,大房身每半個小時有一趟小客去市里。這個小客擺明了就是拉人進城消費的,終點站在市中心最熱鬧的地上商場門口,旁邊是本市最大超市——大潤發,原名叫大福源來著。
后來劉鳳和胡波混的連超市保安都能在川流不息的顧客群里一眼認出劉鳳和胡波,尤其是胡波。所以后來聽說這保安成為她們的熟客,能享受VIP權利,9.5折優惠。如果不想要這個優惠,可以享受雙飛待遇。
買完吃的買穿的,買用的,買戴的。總之是武裝到每個腳趾甲。衣服就更別不用說了,什么流行穿什么,什么流行買什么,穿完就扔,全國人民都按這樣的話,何愁內需拉不動,何愁我們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黎大東和李二東的錢,像手里的沙子,越使勁想握住流的越快。都說夫妻是掙錢的耙兒和裝錢的匣兒,大東和二東的匣兒——底都沒了。
第17節
就這倆人的消費能力,放小房身老李家是在是屈才了,她倆挺適合去另外一個李家。就是那個把黃圣依的子宮給租了的然后又退租的那個李家。金山銀山禁不住天天挖啊,很快倆人把大東二東弄出一身債務,老提前支工錢,親戚后來都急眼了,不帶這樣的啊。你提前支取一個月的,行,兩個月,也行,三個月,好吧,你都支9個月快一年的了,誰還讓你支啊。老話怎么說來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花慣了吃慣了,這就好比上了癮,這個癮和毒癮不相上下,大東和二東想要從經濟上制裁這倆婆娘的時候,倆人已經毒在骨髓,進入神經。沒錢,怎么辦?她們倆是不會去掙費勁的錢的,“懶得都生大叮了”以前看好胡波的那些權威,包括三大娘,都咬牙切齒的說。
世界上最輕松最享受的還能無本萬利的活就是躺下,然后分開雙腿。女人一躺下,男人就掏錢。而且這倆,一個是經歷倆男人的天生小媚娘,一個是滿身肉的小肉滾兒。個有風情各有特色,最重要的是,滿足你一切要求,有理無理的,只要你肯出錢。胡波說了,賣就要賣徹底點,當婊子還想有底線,“這不是有病嗎,這絕對有病。”
當然,小房身都是熟人,而且小房身的男的,兜里錢有限,買點煙再買點酒,估計也沒啥富裕了。這倆人從一開始就沒把小房身的男的當顧客。讓城里人睡和農村人睡,這是兩個檔次的問題。掉價不掉價,讓小房身人當地種,掉價不掉價?
她們倆一開始只是進城去電影院附近轉悠,看見有單身的男的,轉啊轉,就轉到男的一伸手范圍內,“陪看陪看,有需要嗎?”生意還真挺好,據說在電影放映的音響效果里,做那個事特別有激情,而且主要動用手和嘴,這是別種滋味在其中了。一天下來,錢也是相當可觀的。
可是,男人吧,還就特愛分享一個女人,當然前提是這個女的不是屬于自己名下產業。還特愛交流心得體會,有時還把自己用的產品推薦給哥們,然后讓哥們拿去試驗,然后再報告使用后的感想。在這么個情況下,小房身隸屬的這個地級市,其實又是很小很小的,雖不至于低頭不見抬頭見,但是接的客多了就容易遇見誰誰誰,而這個誰誰誰又可能介紹別的誰誰誰,然后誰誰誰又介紹另外的某某某,形成了一個關系網,網里總有幾條魚,是李大東和李二東認識的,正所謂夜路走多還是能遇見鬼,老劫道的李逵不都遇見李鬼了嗎?
事情真正大白于天下,李大東和李二東居然還不愿意離婚。這真是魔障了。老李頭一氣之下,腦溢血,幸虧搶救及時,把腦袋開了,然后把淤血拿出來,老頭不至于半身不遂,但是,卻再也不說自己是三國演義里的半仙之人轉世了。
李大東把劉鳳鎖家里打了幾次,終于給打服了,而且劉鳳畢竟是本村人,她倒是想一直在城里掙錢,他爹也得讓才行。
后來據說劉鳳懷孕了,生了個大胖小子,再后來,就徹底改好了。小房身人都特厚道,從良的雞也是好鳥,都這么說。
李二東就沒他哥這兩下子了,胡波到底只是小房身的過客。據說倆人離婚了。
但是讓人不解的是,胡波在離開老李家一年后,還派了輛車來,趁大東二東三東都沒在家,老李頭去地里下螃蟹的時候,拉走了老李家的全部稻子,說是她的口糧,因為她的戶口還在老李家。老李太太讓幾個人給看住了也沒敢吱聲。那輛裝滿了老李家一家口糧的大車,飛快的,飛快的,駛出小房身行政界,消失在灰土狼煙里。
二東有時還去市里一些風月場所,大家都勸他別搭那個工夫和錢,他卻是不肯的。不知道他在執著于什么,或者,他對胡波,其實是有愛的?愛情,這個東西,在小房身從來都沒有被提及也沒有人實踐過,小房身的小青年處對象的時候,要是雙方都滿意,比較含蓄的就通過媒人談彩禮啥的,不含蓄的也不過就說據“我成稀罕她了。”
如果愛情是這樣的,讓一個東北爺們沒了血性,沒了尿性,那么,愛情就不是什么好東西,小房身的閑人們總結說,怪不得電視里老有人讓愛情給禍害了,還有個電視劇,把個大姑娘給禍害傻了,樣愛情,小房身閑人又補充說。
老李家還有個三東,后來去給外地一個人家當了上門女婿。
三東的故事,不涉及露水,此處略。
笑貧不笑娼
小房身老宋家,出了宋大麗的爹小宋哥一枝,還有好幾個分叉。
其中有個叫宋成兒的,他爹媽就相當有故事,他媽有一天突然就死了,說是喝敵敵畏了,喝完還讓藥燒得滿大街跑了幾圈,最后口吐白沫,去了、死得挺嚇人的。
他爹就成了孤老頭了。
宋福有一個妹子,叫丫蛋。這丫頭有心眼,不像別的傻姑娘,給個糖就當金磚了,給塊烤地瓜就能在雪地里等你半天,幾句好話就能給哄得脫褲子。丫蛋一直堅持要找個家底厚點的,但是,小房身人有自己的原則,橫死的不吉利,所以一般人家是不敢娶丫蛋的。
丫蛋后來救看上了海套子里的一個人,他的名字叫趙振華。人人都把他說,人人都拿他當笑話,你要問究竟是為了啥,因為他大字不識,目不識丁,連自己的名都不會寫呢。
第18節
。可是,宋丫蛋就看上了這個不是勞模也不是生產能手的趙振華,我們先來認識下這個小趙把。趙振華小名叫江宏,聽著是不是很響亮?聽說趙振華的姥爺是小房身地主階級像螃蟹那樣橫行時代的一個大地主,他家還有個賬房,這個賬房識文斷字,當然,也能根據生辰八字掐算運道。據說趙振華出生時,很不得了的,左手是斷掌。這可真是異象了,要知道男子斷掌,大吉大吉大大吉啊。“男子斷掌值千金”“左手斷掌掌兵符”“左手斷掌官運佳”老賬房目露精光,一臉的羨慕加嫉妒啊。結論只有一個,此子定非池中物,一遇風雨便化龍啊。這個名字得大取,否則易壓制住才華。“此時正是風云際會之時,大名叫取振興中華之意,朗朗上口,小名就取岳飛滿江紅詞牌名,叫個江宏,不要小女兒姿態的紅,換成氣勢恢宏的宏,音同字異。”趙振華他姥爺一聽,立刻拍板,這萬一將來成了個大將軍,做姥爺的也跟著風光不是?而且,自己的姑娘已經連續生了仨丫頭了,這一根獨苗苗,做姥爺的能不上心點嘛?這么著,姥爺就把趙振華以及江宏幾個字寫在一張紅紙上,給老趙家送了過去,并轉述了賬房先生的話。 老趙家立刻向全村散播一番,而且還添油加醋,把個小嬰兒愣塑造成托塔天王的三兒子了。
可惜啊,趙振華生晚了,還沒得他振興中華,中華就撅起了,人好多人都中華崛起而讀書他才出生,晚了就是晚了。大將軍是后話,先得把孩子送去讀書啊。結果,這孩子,果然是斷掌性格。這主觀性這強,這脾氣這大,把同年級小朋友打得個個鼻青臉腫。老師讓他念一,他非說二,老師說二,他說五,總之就是一混世魔王不上道,油鹽不進難調教,后來老師就放棄了,老師這么說地,我是凡人,教不了神仙,你兒子要想學文化學知識,我給你推薦個老師,學費還不貴,就點香油錢就夠。趙爹一愣,老師接著說,你去找太上老君就行。老師是很識時務的,誰沒事閑的專撿硬骨頭啃,這不跟自己的牙過不去嗎?有那閑工夫,老師還想去打個八圈怡情性呢。
就這么地,趙振華終于上到小學三年級之后,輟學。成為新一代小房身村民中學歷最低者。
正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然而,小時連了了都沒了,大了就更不見得佳。江宏同志,長到28,膀大腰圓啊,終于在小房身成立了第一個社團組織,不是青紅幫,叫江宏幫。名聲響亮,臭名昭著。農村還能干點啥,不就是偷雞摸狗,至多再白吃白喝點,都是鄉里鄉親,砸斷骨頭還連著筋。也不能做太過分。
事實證明,宋丫蛋果然是個賊拉奸的。
趙振華不是有仨姐姐嗎?這仨姐姐可了不得,個個都嫁得相當好,家里都是做生意的,其中二姐夫底子最厚,做飼料生意,是全市最大的飼料生產經營商。二姐從小就疼這個弟弟,比自己小將近十歲,基本上是她和大姐看大的,后背讓弟弟尿了多少次啊。所以呢,就對這個弟弟格外感情深,感情深總要表現出來,于是,趙振華的吃喝玩樂吃穿用度,二姐雖沒明說全包我身上了,但是,基本上趙振華不是生產,他也能把家養的比一般老百姓家強。
宋丫蛋算是掉福堆里去了,小房身和宋丫蛋死了的媽同齡的大娘大嬸們都挺為她高興地。要知道,宋丫蛋現在也不用下地干活,也不用怎么伺候老人,老人都讓幾個姐姐接走了,“窮生奸計,富長良心”嘛。宋丫蛋想伺候也沒機會。宋丫蛋的活就是打個麻將趕個集啥的,不用下地干活,是小房身婦女最高追求啊。宋丫蛋,成為她們的新偶像。
老宋家出了個宋丫蛋,他哥宋成臉上有光,不但臉上有光,還沾了一個大大的光。宋丫蛋明著暗著給他哥和老爹添東西,買這買那的,宋成瞅著腰板就直苗苗地了。后來有個嫁給小房身大瓦匠的貴州的一個婆娘,要把自己的外甥女弄到身邊來,一般人家也不是不敢娶的,回一次娘家,路費加人情啥的,沒有個萬八千的,下不來啊。雖然這姨媽也說了,不能老回去,嫁過來就聽對象的,但是也沒幾個膽大拿錢砸鴨腦袋地。宋成就沒那么多顧慮,想回家,同意,要錢,沒有。所以一問到老宋家要不要,宋成立刻點頭。
這個貴州姑娘長的不賴,而且能聽懂普通話。據說人家早就不是一般鄉下人了,人家在深圳打過工的。
而且性格開朗,跟小房身所有中老年婦女都開口叫姨,打招呼,不像一般小年輕,看見你跟沒看見一樣。
宋成把家里的破房子翻了翻新,就娶過來了。倆人也沒怎么處,聽說宋成邀姑娘出去一次,后來再約,姑娘就不怎么去了。估計宋成沒忍住,動了人家哪里也說不定。不過姑娘回去可沒說啥,就是臉紅。她姨說,這丫頭真是看上人家了。趕緊地吧,別再大個肚子出門。
在時光荏苒里,貴州小嫚王敏,在小房身大隊書記的閨女開的服裝廠里找了個活,掙了半年的錢之后,就妊娠了。然后時光又一荏苒,孩子就到了5歲了,大房身鎮非常趕流行,鎮上有人新開了個幼兒園,還是雙語的呢,就是學費不便宜,爛七八糟的,路費啥的加起來,一個月也要個600左右了。宋成這么多年都是撿妹妹的施舍過的逍遙,懶得很,根本不愿意出去打工,就那點地,他老爹伺候著,他就更懶了。可是,王敏是個要強調,孩子看著天庭飽滿地闊方圓的,人家都上幼兒園,我的娃也要上。宋成說,行,上,沒錢,你自己掙去。
王敏于是把孩子放小姑子那,反正小姑子的孩子也上幼兒園,正好是個伴,而且他姑姑真是對孩子好的沒話說。自己的孩子有啥侄子就有啥。王敏是很放心很放心的就決定進城了。
第19節
她長的很南方,有貴州特色,但是又不那么明顯。皮膚白,在大城市打過工,知道防曬保養,瞅著比一般的農村出來的順眼多了。一開始找了個卡拉OK的服務員。工錢多,還有小費。干了不久,那家卡拉OK出了人命,據說是某李姓大官的孩子考上大學,孩子就帶著幾個同學來卡拉一下,哈皮哈皮。有幾個孩子喝醉了,就把包間里的玻璃桌子給整碎了,具體怎么整的也不知道,卡拉OK的保安人員里有個沖動的,拿著刀就給大官的孩子給捅了,那孩子也不知道喊我爸是李鋼李雙江啥的,就給捅死了。這下玩了,卡拉ok就不ok了,直接倒閉,據說老板求爺爺告奶奶留了條命,殺人的那個進了監獄,后來沒多久也死了,據說是自殺。這么鬧下來,王敏失業了。
第二個工作是賣瓷磚。
底薪低的很,關鍵靠提成。得手疾眼快,進來個人你就得搶上去,最關鍵最關鍵的,你得有大客戶。比如某建筑商啦某裝修公司的老板啦。王敏是新來的,而且老家那么遠,嫁了個男人也是慫的,上哪整客戶啊。一個月休兩天,這兩天回家看看兒子和老公,兒子瞅著還那么圓潤可愛,老公見了她就立刻關門關窗,脫衣服上炕,然后一番折騰。指望老公能整客戶來,那真是異想天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