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會導致腎結石,是真的嗎?
謠言
近日,有報道稱“一位六旬臺灣男子長期以茶代水,竟然在輸尿管中發現一顆0.7至0.8厘米的結石。據說,他年輕三十多歲時就發生過結石,三十年后再次復發”。隨之而來的是“喝茶易得腎結石”“長期飲茶恐增腎結石風險”等一系列傳言。
辟謠
已有大規模人群調查證明,喝茶并不會增加腎結石的發病率,還有降低結石風險的可能。
“喝茶易得腎結石”的邏輯是:茶葉中富含草酸,草酸和人體內的鈣能形成草酸鈣,而大部分的腎結石都是草酸鈣結石,因此喝茶易得腎結石。然而,這中間存在諸多漏洞。
腎結石的形成非常復雜,其機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從生物化學角度來看,認為結石形成的主要機理有3個方面:1.尿液中形成結石的物質的過飽和;2.結石抑制物質減少,促進物質增多;3.腎小管上皮細胞受損,尿路上皮細胞的損傷以腎小管細胞為主,并在整個形成結石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飲食作為第一種因素,也被認為是腎結石形成的重要原因,包括食用菠菜等使體內大量草酸堆積;食用動物肝臟及海鮮等引起嘌呤代謝失常,脂肪攝取過多,糖分過高,蛋白質過量等。導致后兩者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肥胖、高血糖、血脂異常、基因異常等。有研究表明,細胞膜磷脂異常分布容易誘發草酸鈣結石,而此類人群主要就是高甘油三酯、高膽固醇的肥胖人群,與腎結石多發人群一致。
由于喝茶到達腎臟的草酸量真的高嗎?腎結石形成雖然與草酸大量攝入及異常堆積有關,但不同種類、不同制作工藝的茶葉中的草酸含量不盡相同,綠茶、烏龍茶等的草酸含量要低于紅茶,直接說“茶葉中富含草酸”有以偏概全之嫌。
事實上,許多食物中的草酸量都遠高于茶葉。《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診療指南》中明確提出,對已出現腎結石的患者而言,要限制飲食中草酸的攝入最應忌食的是菠菜,除此之外還要避開甘藍、巧克力、花生、甜菜等草酸較高的食物。然而,絕大部分草酸在被吸收到達腎臟前,就已經與食物中的其他成分(比如鈣)結合通過糞便排出體外了。茶葉作為人體眾多草酸攝入中的因素之一,只是少量茶葉經過水的浸泡后喝入人體的,這個量不足以引起腎結石的形成。
有試驗通過大規模人群調查證明,茶葉中的草酸含量能形成腎結石的風險很低,這些有飲茶習慣的人群腎結石的發病率不僅沒有增加,其發病率還可以輕微降低。很多研究證實了茶葉對腎臟的好處,譬如:茶葉中的茶多酚在草酸及草酸鈣晶體誘導人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中具有保護作用,茶多酚可以有效增加細胞內抗氧化酶活性,并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清除氧自由基,減少腎小管上皮細胞的損傷,從而降低結石發病率;茶葉中的茶多糖可明顯改善糖尿病腎病小鼠發病過程中的生化指標;茶葉中的兒茶素EGCG能夠抑制腎臟內草酸鈣腎結石的形成,并對腎功能有明顯的保護作用;EGCG可以減輕機體的過氧化損傷,降低形成結石的危險等等。
不過,這也不代表所有人都能自由喝茶。不正確的飲茶,還是會增加罹患結石的幾率的。如果長期大量飲用沒有經過洗茶的茶水,或者長期飲用濃茶,濃茶里的鞣酸、可可堿等成分會促進結石形成。那么怎樣飲茶才正確呢?適量、清淡飲茶,并且喝茶之前要洗茶,沖掉茶葉80%左右的草酸。建議每日飲用茶葉量5~12g左右,3~4泡為宜。
總而言之,偶爾喝茶的人群不必擔心會因此出現腎結石,而習慣每日飲茶的人群,若身體健康代謝無異常,產生腎結石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的,“喝茶導致腎結石”的理論并不科學。
辟謠專家:吳一波,北京大學藥學院藥事管理與臨床藥學系碩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學組組長
復核專家:董曉秋,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三級教授
- 標簽:悠游棋牌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