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性愛最小為12歲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等3家省市婦幼保健機構與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未婚懷孕青少年生殖健康綜合干預研究”結果近日出爐。結果顯示,在本次調查的1506名青少年中,共有1155人曾發生過性行為。其中首次發生性行為最小的僅為12歲,最大的24歲,年齡較之以前明顯下降。
據了解,此次活動的研究對象為在北京市、濟南市、廣州市婦幼保健機構青少年門診就診的,10—24歲的未婚女青少年和其男伴,研究對象總數為1506名,其中我市共調查未婚青少年520名。研究顯示,目前男女青少年的首次性行為年齡分別約為18.8歲和17.4歲。相比于15年前的有關調查結果,年齡顯著下降。探及首次性行為發生的原因,36.7%的懷孕青少年選擇“想與所愛之人分享愛情”,26.6%的人回答是“一時沖動”,21.6%的人回答由于“對方一再堅持,拗不過對方”,還有20.7%的人是因為“好奇,想知道性交的感受”。
在首次性行為中,62.6%的被調查者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在有性行為的青少年中,多個性伴和無固定性伴者依然占相當比例。青少年首次性行為的伴侶以男朋友居多。在未婚先孕的調查對象中,66.4%為初次懷孕者,而懷孕次數為 2、3次者分別有22.5%和8.0%,最高的懷孕次數達到5次。在已懷孕的青少年中,有12.1%的人在懷孕超過2個月甚至3個月以上時才來就診。回答原因為“不知道自己懷孕”或“害怕被人發現”,由此顯示,未婚先孕青少年對于生殖健康知識的匱乏。
研究顯示,在未婚先孕的青少年中,絕大多數有過兒童期不良經歷。分析發現,青少年兒童期不良經歷發生率位于前三位的為“父母分居或離婚”,“家庭物質濫用(主要指酗酒)”和“喪父或喪母”。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主要存在缺少情感溫暖與理解關心、懲罰過于嚴厲、過多的拒絕承認、過度干涉保護等缺陷。研究顯示,青少年初次妊娠的年齡還與文化程度有關,文化程度越高,初次妊娠的年齡越大,反之自我保護的意識就越差。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花季呵護中心副主任醫師孔美榮告訴記者,有研究表明,2.7%—4.4%中學男生和0.31%—0.98%的中學女生已發生過性行為。男女大學生中,有婚前性行為的經歷者的比例已分別達到8.9%—20.0%和7.6—18.1%。預防青少年未婚先孕,讓青少年掌握足夠的生殖健康知識首當其沖,預防兒童期不良經歷也會對預防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