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增生 如何給它減減肥?
排尿費力,常常需要增加腹壓幫助膀胱排尿,在醫學上稱之為排尿困難。其原因是當增大的前列腺向后尿道或/和向膀胱出口的部位突出并壓迫上述部位,使后尿道延長、變窄和扭曲,影響尿流順利排出體外。
一般男性在40歲以后,前列腺組織就會出現增生,體積增大,其速度為平均每年增加0.4毫升。60歲以后,增大的速度加快,平均每年增加1.0毫升。當逐漸增大的前列腺壓迫尿道可影響排尿,醫生就稱之為良性前列腺增生,俗稱前列腺肥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為老年男性最常見的疾病。據統計,40~49歲男性出現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狀者占23%。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到80歲以上可達78%~85%。
自己檢查前列腺的"肥胖"
尿次數增多,醫學名詞為尿頻。這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癥狀之一,主要表現為起夜次數增多,常常超過2次以上。
排尿費力,常常需要增加腹壓幫助膀胱排尿,在醫學上稱之為排尿困難。其原因是當增大的前列腺向后尿道或/和向膀胱出口的部位突出并壓迫上述部位,使后尿道延長、變窄和扭曲,影響尿流順利排出體外。表現為一系列的排尿梗阻現象,如排尿等待、尿線變細或分叉、尿液排出距離縮短、排尿時間延長、排尿費力、分段排尿,嚴重者甚至尿淋漓不盡,也可出現明顯尿頻及不自主排尿即尿失禁現象。
膀胱充滿尿液卻突然不能自主排尿,越是著急越是排不出尿來,憋得團團轉,醫生稱之為急性尿潴留。它常發生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受涼、飲酒、憋尿等刺激后。大量小便潴留膀胱內,會伴有小腹部脹痛。
尿中帶血現象,醫學上叫做血尿。由于前列腺組織增生前列腺體積增大,其表面血管擴張以及尿路感染,均易引起局部出血,而出現血尿。約有30%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首發癥狀為血尿。
長期排尿不通暢,尿液中的小結晶易在膀胱內停留,成為核心而形成膀胱結石,其發生率可達10%以上。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長期排尿不通暢,尤其是膀胱內有大量殘留尿液時,容易引起膀胱感染,患者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甚至發熱,同時排尿困難的癥狀加重。膀胱內長期殘留小便以及排尿困難,造成尿路內壓增高,可壓迫腎臟組織,使其泌尿功能發生損害,最終導致尿毒癥。
醫生檢查前列腺的肥胖
50歲以上的男性,當出現前面講述的癥狀時,應考慮到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需到正規醫院的泌尿外科就診。通常需做以下檢查:
肛門指診:醫生用手指通過肛門探進直腸,隔著直腸壁直接觸摸檢查前列腺的情況。
B超檢查:用超聲波探測前列腺體積及形狀有無異常。還能測量膀胱內殘余尿液的多少。醫生在門診常遇有患者特別重視前列腺體積大小的變化,以為前列腺體積增大就是病情加重的表現,其實增大的前列腺必須壓迫尿道以至出現排尿異常的癥狀時,我們才稱之為良性前列腺增生。如果增大的前列腺沒有壓迫尿道、排尿正常,不需要治療。
尿流率或尿流動力學檢查:此項檢查能客觀地判定患者的排尿功能情況。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英文簡寫為PSA):正常≤4ng/ml。此項檢查指標異常升高時,就要做進一步檢查,除外發生前列腺癌的可能。
前列腺的"減肥術"不復雜
目前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藥物和手術治療兩種。藥物治療適合輕或中輕度的患者,藥物包括西藥和中藥。重度或中重度患者適合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方法也很多,簡單歸納起來有兩類:第一類為開放性手術。指需要切開皮膚及肌肉各層到達前列腺部位,然后將增生的前列腺組織摘除,再將傷口逐層縫合的手術。手術切口可以選擇在小腹部或會陰部。第二類為經尿道用電刀切除前列腺手術。由于電刀經尿道進入到前列腺的部位,因此腹部或會陰部沒有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