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 有點顏色就“燦爛”
繽紛色彩是多媒體世界的重要標志之一,組成了女人天空中最絢爛的彩虹。如果說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塊不需要色彩的地方,那就是女性的白帶。色彩對于白帶來說,就是和顏悅色之禍。 清亮、無色的白帶
在各大醫(yī)院的婦產(chǎn)科,因為“白帶過多”而來咨詢的女性中,有約1/10的比率都屬于生理性增多,或者說是正常的宮頸黏液和正常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
白帶,實際上就是指陰道分泌物。正常白帶呈現(xiàn)白色糊狀或蛋清樣,高度粘性,無腥臭等特殊氣味,量也較少,對生活沒有任何影響。
正常情況下,陰唇的皮膚含有豐富的皮脂腺,可以分泌皮脂,滋潤陰部皮膚。
前庭大腺,又稱巴氏腺,可以分泌一種無色、清澈透明,呈微酸性的液體,主要用于維持前庭黏膜的濕潤,但是陰道排液和排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濕度。
陰道中是沒有腺體的,所以它僅含的1毫升左右的黏液并不是它真正的分泌物,而是陰道壁上毛細血管的漏出液,混有一部分宮頸內(nèi)膜的分泌物,還有一些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
不要認為這些液體是無菌的,實際上,陰道所排的液體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果你把它們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甚至可以找到十種以上的微生物,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厭氧菌,如胨鏈球菌和胨球菌等,兼性的乳酸桿菌同樣非常常見,白色念珠菌是最為普遍的酵母菌。如此多種的細菌構(gòu)成了正常陰道菌群,維持陰道正常的環(huán)境。
由宮頸腺體分泌的宮頸黏液也是生理性白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呈堿性,與蛋清非常相似,并且象蛋清一樣具有一定的黏度。
有點酸,很重要
生育年齡的女性,陰道上皮細胞中含有糖原。研究表明,陰道上皮細胞所含的糖原和陰道環(huán)境的PH值兩個因素與陰道菌群中的微生物構(gòu)成和數(shù)量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乳酸桿菌會利用葡萄糖作為基質(zhì),通過它自身的新陳代謝產(chǎn)生乳酸,雖然其他一些細菌也有著同樣的功能,但無論從那方面,還是應(yīng)該對乳酸桿菌伏首稱臣。乳酸桿菌和其他陰道微生物一起形成一個復(fù)合體,通過復(fù)雜的作用抑制致病菌的過度繁殖。
所以對女性而言,過度陰道灌洗,是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可取的。有點酸,對女性來說,很重要。
白帶為什么變色了
生理性白帶會隨著卵巢周期性的變化而變化,這樣風(fēng)水輪轉(zhuǎn),主要是受體內(nèi)雌性荷爾蒙的作用和盆腔充血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在月經(jīng)之前2~3天,排卵期,經(jīng)后2~3天以及妊娠期,白帶會增加。排卵期宮頸的分泌物不僅增加,而且變得稀薄,使陰道的酸性減低,這樣有利于精子保存生命力并且順利通過陰道。
各種原因引起的盆腔充血的情況,也會使宮頸腺體分泌亢進,同時陰道黏膜的分泌物也增加。
精神壓力對白帶的影響也不可謂小。精神刺激可以使得外陰、陰道及宮頸的分泌物增多,形成“精神性白帶”。
看白帶的N種表現(xiàn)
與生理性白帶相比較,無論是從顏色、性質(zhì)、氣味等方面來說,病理性白帶的性狀都有很大的不同。
病理性白帶通常是由于生殖器官的炎癥引起的,炎癥引起白細胞的滲出,白帶中混有大量的白細胞,通常會呈現(xiàn)膿性,并且不同的病原體引起的病理性白帶還有一定特征。
細菌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是引起女性病理性白帶的主要原因,約占陰道炎癥所導(dǎo)致的白帶增多的50%。當(dāng)陰道的酸性環(huán)境改變,正常存在的乳酸桿菌數(shù)量減少或消失的時候,厭氧菌大量繁殖,從而引起癥狀的發(fā)生。
細菌性陰道炎的白帶有比較特殊的魚腥臭味,并且在做愛后味道更甚。顏色則以灰白或灰黃色為主,較為稀薄,而且比較均勻。
滴蟲性陰道炎
- 標簽:白帶 燦爛 顏色 有點
- 編輯:李娜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