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預后與展望
通常宮頸癌的發展較慢,如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手術和放療治療的效果比較肯定,其預后較其他系統癌癥為好。 公認影響宮頸癌預后的重要因素包括腫瘤分級、盆腔淋巴結轉移、浸潤深度和淋巴血管間隙的侵犯。一般來說,越是晚期患者預后越差,累積資料表明,Ⅰ期患者5年存活率為75%~90%,Ⅱ期為50%~70%,Ⅲ期為30%~35%,Ⅳ期為10%~15%。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雖然我國在宮頸癌的防治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回顧過去,展望未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1、探索最佳普查方案
普查是國際上公認的可以降低宮頸癌發病率的措施之一,但我國人口眾多,搞一次普查將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此研究適合我國國情的最佳普查方案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病因學研究
宮頸癌的病因尚不清楚,雖然近年來各國都致力于研究3種病毒即HSV-2型、HPV及HCMV與宮頸癌發生的關系,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未得出最后的結論,尚不能證實哪一種病毒是宮頸癌的病因。除病毒以外,還有其他因素如吸煙、性傳播疾病等與宮頸癌發生的關系,都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3、探索新的輔助診斷方法及腫瘤標記
常用的宮頸癌輔助診斷方法有多種,效果較肯定。但在極早期病例尚無明顯癥狀及體征者應用這些診斷方法有時仍可發生漏診或誤診。為了進一步提高早期診斷率,有必要研究新的更簡單有效的輔助診斷方法及宮頸癌特異且敏感的腫瘤標志。
此外,應恰當使用手術和放射治療,適當加用化療,以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和降低并發癥。同時應做好預防工作,普及防癌知識,提高婦女的自我保健意識,定期開展婦女病普查,從而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