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童癖患者的三種心態類型
在很多年前,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戀童癖這個名詞會在今天個社會帶來這么大的影響。從道德上面來說,戀童癖的患者完全是一種性變態的行為,那么到底是什么心態讓他們的兩性觀念造成了這樣的扭曲呢?小編來告訴大家。
1.未成熟型戀童癖:對兒童的愛戀僅僅停留在愛撫、撫摸和寵愛的水平上。這種人從未與他同年齡的人建立一種性關系,只是在與兒童的交往中才能體驗到一種舒適感。作為一個成年男人,他不會主動與對方建立一種性關系,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通常也是由于那少男或少女的勾引。
2、退化型戀童癖:在早年生活表現正常,與他同輩人一直有關良好的關系,與同齡異性也曾有過性關系。然而在以后的生活中,自我懷疑和幼稚感逐漸滋生,在社會交往和性生活中漸不遂意。在某些情況下,這種人會慢慢地嗜酒和失業。這樣,一系列的挫折會使他將性行為轉向兒童。這種對兒童的性行為帶有沖動性并且常常是把它當作緩解某種生活壓力的手段。這種戀童癖者會為他的行為感到苦惱、自責、害臊、甚至有一種犯罪感。
3、攻擊型戀童癖:最具危險性和反社會性的戀童行為,行為人為滿足性刺激和亢奮的需要,在行為時往往伴有虐待和暴力。這種攻擊行為本質上是一種惡意的侵犯。攻擊的方式多種多樣,往往造成攻擊對象嚴重受傷,感到極度痛苦,甚至造成死亡。此類虐待型的戀童癖者不僅給兒童造成痛苦,而且其行為方式極其色情。他們在虐待行為中常使用槍、刀子、鐵管或皮帶作為威脅傷害的工具。
兒童應該是在光明和歡笑中逐漸成長,而不是在惡魔手中受到侵害。這三種心態揭示了戀童癖患者的幾種最常見的表現。大家在有所了解的同時也要警惕,現在社會人們的心理有極少數的人極度的黑暗,所以家長對孩子的保護一定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