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休戰和睦關系四大準則
讓不合理期待歸零 新的家庭建立,一般來說,婆媳雙方對彼此都是有期待的。婆婆會希望媳婦像自己女兒一樣,媳婦則會希望婆婆像自己的媽媽。可是,現實和理想總有距離。期待越多可能失望也就越大。樊漓云表示:“有些媳婦會認為,婆婆應該對自己有物質方面的付出,生完孩子應該來照顧月子……這些期待其實是不合理的。如果讓這些期待歸零,那身為兒媳的就會對婆婆給予的任何照料幫助都心懷感恩。” 我們要允許他人不喜歡自己,允許他人有不同的觀念和處理事情的方式,個案中小李的婆婆可能不太喜歡小李,對此小李不必太過介意。“在一些前來咨詢的個案中,我們發現,婆媳吵架常常是圍繞事件爭得面紅耳赤,無非是想分出個是非對錯,而事實上,不少事情是無法簡單判斷孰是孰非的。有一回,一個當兒媳的跟我數落了婆婆一大堆的不是,仔細一分析就發現全是同一個類型的問題。這時候就要考慮到尊重彼此的差異。” 此外,良好的溝通也是非常必要的。婆媳之間不妨在一開始就告知彼此的禁忌和底線。個案中小李對“送鐘”的忌諱可能婆婆并不了解。樊漓云舉了自己的例子:“婚后第三年,除夕夜我是回娘家吃年夜飯的,當時我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問題。可是過完年,婆婆就找我談話了。她告訴我,年夜飯一定要在婆家吃,吃完飯我去哪里都沒有問題。其實,這就是我婆婆的“禁忌”或者說底線,不過,我是在結婚后第三年才了解到。”樊漓云表示,身為兒媳的年輕人,可以在一開始就主動跟婆婆溝通,讓婆婆了解你有什么習慣,什么“缺點”,什么禁忌,要對婆婆表示”我會多注意,也請您多擔待”。同時,也可以主動詢問婆婆喜歡什么,討厭什么,對你的期待又是什么,特別是在共同生活的初期階段,多問勤做有利于雙方了解。
協調婆媳矛盾兒子不可逃避 婆媳的矛盾被很多人形容為兩個女人圍繞著她們共同愛的一個男人的戰爭。婆媳是否能和平相處,那個為人子為人夫的男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孫嘉儀表示,在很多婆媳問題的個案背后,往往有著一個不成熟、不獨立的男人。當婆媳之間發生了問題,這類男人往往采取的是逃避、不敢明確表明態度,希望兩面都不得罪的方式。“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對母親的孝順;另一方面,對他來說,母親可能比妻子更能照顧自己的衣食起居,更像一個好保姆。而妻子又是他的親密伴侶,這也是母親不能替代的。他同時需要她們兩個人圍著他轉。” 對于那些在妻子和母親之間當“夾心餅”的兒子,樊漓云表示,“首先,作為兒子要明白,孝順是對老人的贍養和精神支持,但并非意味著對他們的百依百順,而是可以對母親說‘NO’的。第二,不必要求妻子像你對你媽那樣好,彼此尊重,求同存異也很好。第三,對妻子或者母親的抱怨要做適當處理和加工后再傳遞出去。第四,有對老人表示孝敬的事情多讓妻子出面做,有什么讓婆婆不滿意的事情,作為兒子要多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