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生不是老師教出來的” 這個高三班主任帶出了全校“最優”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26日14時20分訊(何婷)近日,高考成績陸續浮出水面,重慶七中高三1班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績:全年級重本率最高,高分人數最多。
這對于教齡有21年的羅革雄老師來說,并不是什么稀奇事,稀奇的在于,他運用了小組互動學習的教學模式。這是什么“神操作”呢?我們來一起聽聽羅老師的小妙招。
重慶七中高2019級1班班主任羅革雄 重慶七中供圖 華龍網發
制勝法寶:
人才梯隊培養+定時開展討論
在羅革雄老師的班級里,以小組互動學習的方式開展學習是班級的常態。可能有的人會問:我們班也是分小組學習呀,為什么沒什么效果?沒錯,同樣都是小組開展學習,羅革雄的指導思想妙就妙在“人才梯隊培養”和“定時開展討論”這兩點。
“優生梯隊培養”模式中,羅革雄將全班52人根據成績分為了8個學習小組,將學生進行梯隊培養,讓優生更突出。
羅革雄介紹道:“重點班職責就是要培養全市頂尖優秀學生,就必須要拔尖培養,將尖子生分為一個小組后,剩下的同學按平均分分組,并且每次大考根據成績調整一次。”
如此一來,每一位學生都有進入班級“最強大腦”戰隊的機會,更加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這樣的模式下,班級的學習氛圍確實更加濃厚,學生的學習思維更靈活了,創新能力更強了,同學之間的感情也更深了!
“定時開展討論”是學生們最喜歡的環節,每個星期每個小組都會定時去小教室討論學習。羅革雄說,每個小組學習的模式都不大一樣,有的小組喜歡一節課只深入分析一道題或者一類題;有的小組是每人負責一個學科,在討論時都把自己的“干貨”無私地奉獻出來;還有的小組喜歡鉆研錯題,一到討論時間就開始翻卷子翻錯題本……“每個小組都有不同的學習模式,我非常喜歡這樣豐富多樣的學習模式。”羅革雄老師如是說。
果然,在今年的高考成績中,成績最好的學習小組平均分皆在656分以上,學校理科最高分也出現在此小組,很好地驗證了羅革雄所言的“優生不是老師教出來的”。
羅革雄堅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小組學習,學生們能凝聚成一個團結向上的共同體,而老師只是觀察者、記錄者和引導者,是為他們創造一切學習條件的指路人。
重慶七中高2019級1班班級合影
班級管理妙招:
構建民主管理模式 讓學生獲得幸福感
在羅革雄的班級里,班會課由學生自主組織,每個學生都可以當班干部,每一個學生都可以上臺展示自我……在七中未來教育的理念下,羅革雄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給每一位學生通往未來的“金鑰匙”。
在高三下期,為了讓同學們了解大學,定好學習的目標,羅革雄將班會主題定為“高校的那些事兒”。全班同學被分為了7組,每個組負責介紹一定區域內一流高校的風土人情、美食、校園文化等,一下子激發了學生們對大學的渴望,更加調動了大家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給學生們減壓,羅革雄會讓同學們在班會課上玩游戲,而不是枯燥地自習,因此,星期一的班會課變成了全班同學最期待的一堂課,通過這樣的放松,同學們也能調整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個星期的學習中。
自1998年,羅革雄老師從重慶師范大學畢業起,他便一頭扎根七中開始了自己的教育事業,在21年的流年歲月里,他迎來送往了7屆高三畢業學子,他也先后獲得了重慶市數學優質課大賽一等獎、區優秀班主任、區優秀教學能手等大大小小的許多榮譽......
“當老師的幸福感,就在于看著學生們一個個地走向光明美好的未來。”羅革雄感慨地說,而在學生們的眼中,他也永遠都是那個最負責任、最認真教學、最親切的log老師,是學生心目中永遠的人生導師。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