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網絡時代的“婚姻困頓”
婚戀心理:網絡時代的婚姻困頓
“你們想過離婚嗎?”
李生為此事曾征求過妻的意見,妻說離婚太麻煩,假如李生不介意,不如將就著過。現實情況是他們雖沒有愛,也不彼此討厭,更沒有仇恨,卻只有任其自然的頹廢。李生的不安是處于這樣的境地,他居然已漸漸適應了,再往后,他們會變成什么樣呢:緊張地工作,冷冷清清地過日子,體面的服飾,包裹著冷漠的心,唯一的娛樂,是在網上漫游、神交,疲憊之極,下線,懷著深深的失落,進入荒蕪的夢鄉……
我深愛他 卻只是他泄欲的對象 一夜情 玩火者不能承受之重
當更好的人出現在結婚20年 分手 才發現愛人好
生命在萎縮,本能在退化
物化社會經濟文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狀態,也改變了我們的心理結構,人的生物壽命在延長,然而快樂在退化,激情被時間搓揉得失去了彈性、生命力在逐漸萎縮。面對著被物質吞噬的人的精神與原始生命力,我們就理解了勞倫斯在《查太萊夫人的情人》中,呼喚守林人的良苦用心。
李生夫婦的性冷淡與麻木,主要原因是他們無限止地追求成功,追求升職,追求經濟回報,在高度緊張的壓力狀態下,透支了生命能量,破壞了情緒結構,抑制了人的自然需求與激情,以致失去了發展快樂本能的能力,陷入在持續的冷漠、沮喪心理狀態中。性冷淡,情緒低沉冷漠是生命力退化,生命質量下降的體現,也是物化時代人的異化。
科技時代個體的孤獨
科技時代分工越來越細,工作方式也越來越個別化,私人化。這既體現在自由職業者、個體勞動者、私人企業家越來越普遍,也體現在大企業中獨當一面的個人工作量越來越大。這種工作方式,帶來了個體的孤獨感,持久的孤獨感,會累積成沮喪的情緒。李生夫婦均是外資企業的業務骨干,中層領導,傳統的價值觀與不菲的收入吸引了他們全部的精力,那種冷漠既是心理性的,也是生理性的,他們失去了溝通、交往和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是由于心力交瘁的緣故。
讓心變得柔軟
遠離泥土的現代人被封閉在鋼筋水泥的公寓中,適宜群居的中國人被灰色的“隔斷”分成一個個獨立的小單元充當“螺絲釘”。智力發展了,能力增強了,心卻僵硬了。人變成了工具,精神變得脆弱,心理變得狹窄,情感在日漸枯萎。現代成功人士,難道不思量放棄無止盡地追求成功,無限量地追求利潤,而去追逐丟失已久的生活情趣與人際溫暖嗎?婚姻關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李生夫婦看似習慣冷漠,若無其事,事實上他們已成彼此的壓力,他們逃避、他們惶惑,他們恐懼婚姻的責任,是因為他們已被現代“文明”擠壓得失去了活力。要想使冷漠的心緒再次騰起,使要先讓心變得柔軟,唯一的方式是放下物質包袱,去休閑、去養心、去恢復自我的真相,學著重新愛他人。
身心疲憊的訊號及應對策略
身心疲乏是一種綜合狀態,也是一種危機狀態,它是健康的主要殺手。有這種危機感的人感覺不到生活中有趣,有意義的地方,經常出現這樣幾種典型癥狀;冷漠、無聊、沮喪、乏力、身體不適等,在心理上體現為刻板僵化,態度消極,工作艱苦,效率降低等狀態。
身心疲憊,心力交瘁是一個很慢的,微妙的過程,它分為幾個明顯的階段;熱情——蕭條——沮喪——冷漠。但是可以相信,這個過程可以在任何階段得到緩解。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