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類狂犬病高危人群應當預先接種疫苗避免感染
暴露前預防接種的對象
WHO(世界衛生組織)在2010年發布的《狂犬病疫苗:WHO立場文件》中明確指出,暴露前預防接種的對象是因居住地或職業而持續、頻繁暴露于狂犬病病毒的高危人群(例如從事狂犬病病毒或其他狂犬病樣病毒研究的實驗室工作人員、獸醫、動物工作者)。那些在狂犬病高危地區從事野外活動的旅行者,由于很難及時獲得適當的醫療護理,所以無論停留時間長短,都應當預先接種疫苗。
在狂犬病流行地區生活或旅行的兒童也處于危險中。患狂犬病的人群中15歲以下兒童和少年所占比例平均可能高達40%。兒童接觸狗的機會多,特別是男孩更喜歡逗狗,他們往往缺乏自我防護的知識和能力。WHO提倡在狂犬病高發地區的兒童和少年中進行狂犬病預防性疫苗接種。
暴露前預防接種的好處
暴露前預防需要在第0、7和第21天(或第28天)接種3針疫苗。
幾乎所有預防病毒病的疫苗都必須提前接種才有效,即只能用于預防而不能用于治療。因為疫苗是主動免疫制劑,接種后通常需要7~10天,甚至更久才能起效。
由于狂犬病病毒屬于慢病毒,在機體內的潛伏期通常較長(從2周到6年不等,平均2~3個月),所以在被動物咬傷后再開始接種疫苗,在大多數情況下仍然能夠得到保護。狂犬病疫苗的作用也是只能預防不能治療,只是因狂犬病潛伏期較長,在暴露后再接種疫苗通常也能起到預防的作用。
狂犬病疫苗是所有病毒病疫苗中唯一可在暴露后使用的疫苗,但狂犬病疫苗在暴露后的使用也有局限性。少數狂犬病患者潛伏期可能縮短至10天之內(主要是某些頭面部被嚴重咬傷的病人)。所以WHO規定,在某些較嚴重暴露的情況下,必須在接種首針疫苗的同時接種價格昂貴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否則仍可能有生命危險。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于2008年發布的《人狂犬病的預防》建議書中說,狂犬病暴露前的免疫接種有3個好處:
1. 再次暴露后只需接種1~2針疫苗,就能迅速引發回憶性免疫應答反應,不再需要接種昂貴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這樣可大大簡化處置程序,減少就醫次數,節約費用,同時提高預防效果。
2. 暴露前接種可為暴露后處置延遲者提供免疫保護。
3. 暴露前接種可為正處于未意識到的狂犬病暴露風險之中的人提供一定保護。(嚴家新)
相關閱讀:
>>湖北蘄春發生多起瘋狗咬人事件 咬傷20多群眾
>>嚴家新:中國應重新估算國民狂犬病的自然發病率
>>第六個世界狂犬病日:注射狂犬疫苗新針法更人性化
>>嫌犯用生理鹽水生產狂犬病疫苗 成本一元賣上百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