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中抑郁癥發生率過半 家人需留意
受訪專家/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 洪銘范
說到帕金森,很多人自然會想到行動上的異常,比如肢體震顫、動作緩慢等。但相當一部分帕金森病患者還不同程度地伴有焦慮、抑郁等心理情緒障礙。
這些帕金森患者往往少有笑容,稍一遇事就焦躁不安,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淚流滿面,有時感嘆“生不如死”。
國內外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中抑郁癥的發生率為50%-70%,所以,家中如果有帕金森患者,家人一定要密切留意患者情緒、行為等的變化,以早期發現帕金森抑郁的發生。
81歲老人跳樓
禍起帕金森
張婆婆今年已是81歲高齡了,老伴健在,子孫滿堂,日子過得幸福安穩。但今年9月份,老人從6樓家中陽臺縱身一躍。不幸中的大幸,老人只是多處骨折、肺部挫傷。
醫生與其家屬溝通過后得知,張婆婆兩年前被診斷出帕金森病,近半年來,家人感覺她變得孤僻,不愛和家人溝通了,而且經常說這里痛那里痛的,似乎全身都難受,帶她上醫院又找不出實質性的問題,一打上吊瓶她就說舒服了,家人認為她是因為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才想不開的。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洪銘范教授說,張婆婆的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帕金森病并發抑郁引起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并發抑郁癥的幾率非常高,所以,若發現帕金森患者情緒、行為等有明顯變化時,家屬和醫生都要提高警惕,在給予患者抗帕金森治療的同時,還應注意有無抑郁,盡早進行抗抑郁治療。
帕金森病抑郁癥
有其特殊性
洪教授說,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肢體或身體其他部位震顫、僵硬,多在60歲以后發病。國內外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中抑郁癥的發生率為50%-70%。而且與年齡相關,65歲以上患者帕金森抑郁的發生率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帕金森抑郁表現又有它的特殊性。比如說,單純性抑郁癥一般發生在20歲-50歲,65歲以上發生單純性抑郁癥的幾率較小;而帕金森抑郁患者年齡多數偏大,而且年齡越大,抑郁癥的發生率越高。
單純性抑郁癥一般有明顯的社會生活事件刺激,或者由于生存壓力過大等負面因素引起;帕金森抑郁不一定有明顯的誘因。單純性抑郁癥多為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礙;帕金森抑郁除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礙以外,還有肢體活動障礙、認識障礙等器質性疾病的表現。
當心身體不適
掩蓋抑郁癥狀
洪銘范特別提醒帕金森患者家屬,帕金森抑郁癥的臨床癥狀有一定的隱蔽性,家屬要特別留意老人日常起居的變化。比如部分帕金森抑郁癥患者有時在抑郁、低落等情緒方面的表現不一定特別突出,他們更多表現為身體方面的不舒服,例如食欲減退、睡眠不好、胸口憋悶、焦慮煩躁、疲憊無力、記憶力減退、行為遲緩等癥狀。
還有一種可能是,有些帕金森患者抑郁癥狀在早期就已表現明顯,而軀體癥狀出現相對較晚,這就使帕金森抑郁的診斷更加復雜。洪銘范提醒,當老人出現很嚴重的抑郁癥狀時,家屬應密切留意老人有沒有出現四肢震顫、姿勢步態異常等帕金森病癥狀。
帕金森病抑郁是一種復雜的神經系統疾病,不管是先發現老人患有抑郁還是帕金森病,家屬們都應該要做好雙重提防,因為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癥狀,只有接受帕金森病系統治療的同時,進行抗抑郁治療,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