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墩和孕婦成糖尿病后備軍 不可忽視餐后檢測
11月14日是第六個“聯合國糖尿病日”,醫學專家表示,小胖墩和孕婦正成為“糖人”主要“后備軍”。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專家李雙蕾告訴記者,糖尿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正在加速增長,“以前20歲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很少見,現在卻很正常,有的年紀僅十二三歲”。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別高達9.7%和15.5%,相當于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高血糖狀態者。李雙蕾說,大部分“糖人”并不了解糖尿病知識,很多人則因糖尿病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李雙蕾說,家長對子女的溺愛使我國青少年肥胖程度達到高水平,而肥胖和超重正是兒童和青少年患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數據顯示,10年前,中國糖尿病發病率約3%,6年前為4%。1985年時,中國城市中每500個兒童1個肥胖,肥胖檢出率為0.2%,而現在,每4個兒童就有一個肥胖,檢出率為25%。
17歲的小軍身高164厘米,體重172斤,從小愛吃肥肉,每頓能吃兩大碗米飯。最近,他感覺身體有些不適,“喝再多的水好像都不能解渴”。小軍的父母發現他飯量雖未減,但人卻瘦了。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小軍得了2型糖尿病。
李雙蕾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僅是小胖墩,有高齡、超重、肥胖等癥狀的孕婦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轉正"成"糖人"”。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數據顯示,在我國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為主,2型糖尿病占90%以上,而城市妊娠糖尿病患病率已超過5%。
“判斷自己是否屬于"后備軍",不能只看空腹血糖,尤其是高危人群,一定不能忽視餐后兩小時血糖檢測。”李雙蕾說。
李雙蕾說,阻斷糖尿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控制食量,日常飲食做到低糖、低脂,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物,避免攝入過多蛋白質,要多進行規律有氧運動,每周150分鐘的運動就可降低患糖尿病風險達35%—40%。
相關閱讀:
北京將為肥胖兒童建立健康檔案追蹤其發育變化
國內兒童肥胖率急升 久坐不動與不良飲食成主因
北京兒童血脂異常9.8% 肥胖讓兒童患上“成人病”
“沖刺式”減肥不可取 小胖墩傷身又“傷心”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