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春節護工緊缺女工一人管四患者月入過萬
每到春節,各大醫院就面臨護工緊張的情況,平時一個人照顧一兩個人,到了過年,工作量就會翻倍。但為了多掙錢補貼家用,不少人放棄了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默默堅守在醫院。
46歲的劉源是四川達州人,在蘭州做護工已經有三年時間。2月9日,除夕,對于劉源來說和平常并沒有什么不同。早上6點,她就把自己睡的折疊床收成一把椅子,放在了病房的角落里,開始給自己照顧的2個病號擦臉翻身,倒掉病人的排泄物。之后又去了隔壁病房,因為過年很多護工都回家去了,劉源就把他們的工作也負責了起來,一個人照顧4個病號。
4個病人忙完,劉源匆匆扒拉了一口飯,已經是上午10點,冷清的病房里開始熱鬧起來,家屬來到病房里看望病人。劉源把打好的開水放下后,來到住院部外的椅子上,打開了話匣子。她是結婚后跟著丈夫來到蘭州打工的,2007年她以保姆的身份照顧一個姓白的老太太,一個月3000元工資,包吃包住。2009年老太太突然中風癱瘓,劉源就成了老太太的護工。這個四川的護工,身高不到1.6米,力氣卻大得不得了,手腳也麻利。除了日常喂水喂飯,她還學習了一些照顧老年中風病人的護理常識,積累了一些護理經驗。老人去世后,劉源的麻利和負責任也在病房里出了名,一些家屬找她繼續當護工,就這樣,劉源一干就干到了現在,兩年沒有回過家。
“今年老漢兒(爸爸)做了個手術,蠻需要錢的,孩子也要念高中了,回家耽誤時間不說,前前后后也要花不少錢。”劉源說,趁自己身體好多干兩年,手里有了錢,生活才踏實。當護工收入不錯,尤其是過年近2個月,護工整個兒很緊缺,她一個月的收入基本都是輕松過萬。但是護理病人的活可以說是最累最臟的,既要有力氣,還要有超強的耐心愛心。“四川女人能吃苦。”她說自己不怕苦。
醫院食堂除夕不供應飯菜,好在病人的家屬給她送來了熱氣騰騰的餃子。劉源捧著保溫飯盒,笑呵呵地說,“我現在其實很知足,要是說還有啥愿望,就是希望家里老人身體健健康康,孩子爭氣。”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