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青光眼發病隱秘不可逆 要早發現早治療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因素,僅次于白內障。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首席專家王寧利在今天舉行的北京青光眼周主會場活動上表示,我國原發性青光眼的患病率達到0.52%,且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升高,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應該主動到醫院做眼科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本周是“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題是“揮去青光眼霧霾,共享‘睛’彩世界”。王寧利稱,原發性青光眼分為閉角型和開角型兩大類。其中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在發作期會出現視力下降、眼痛、眼紅、頭痛、惡心嘔吐等明顯的癥狀,比較容易診斷。其他類型的青光眼患者在早期往往沒有癥狀或僅有一過性的癥狀,只有當疾病進展到晚期時,患者才能察覺,但晚期時青光眼患者的視力損失已經不可逆轉。
他透露,從剛出生的孩子,到臨將去世的老人都可能得青光眼,但大部分的青光眼發病在40歲以上,隨著年齡的增加越來越多,像我國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50歲以上達2.07%,65歲之后可達到4%至7%。因此建議40歲以上人群最好能進行常規眼科體檢,從而能盡早發現青光眼,盡早治療。
那么青光眼發病有什么征兆?他表示,比如看電視發現色澤變淡、眼睛漲、走路總是撞旁邊的東西等等,這些都是青光眼的早期癥狀,出現這些癥狀應到醫院做檢查。
據悉,目前,全球共有約7000萬青光眼患者,預計2020年將達到約8000萬。5年前,世界青光眼聯合會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聯合會共同發起了這個全球性行動,即每年一次的“世界青光眼周”,旨在提高青光眼的知曉率,力爭到2020年,把青光眼的未診斷率從50%降低到20%以下。
相關閱讀:
定期測眼壓排查青光眼 別讓青光眼“偷走”視力
臺風天要警惕誘發青光眼
女子摸黑玩手機患青光眼 黑暗中玩手機危害極大
降溫天惡心嘔吐警惕青光眼 多數被誤診為胃腸炎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