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煙民愛抽“起床煙” 可增加患癌癥風險
些煙民早晨睡醒后喜歡抽一支煙民早晨睡醒后喜歡抽一支,煙癮大的恨不得牙都不刷趕緊先點上一支不刷趕緊先點上一支。美國一項最新調查發現美國一項最新調查發現,這種“起床煙”會顯著增加患肺癌及口腔癌的風險會顯著增加患肺癌及口腔癌的風險。即便要吸煙,也最好要等到起床半小時之后再吸也最好要等到起床半小時之后再吸。
調查 六成煙民喜歡抽“起床煙”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癌癥流行病學、生物標志和預防》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從一個全國衛生項目中抽取了1945名成年煙民進行數據分析。這些人都提供了關于吸煙習慣的諸多數據,其中就包括早上睡醒后通常什么時候開始吸第一支煙。
被調查者中約32%的人醒來后5分鐘之內就要吸煙,約31%的人起床后6分鐘到半小時內要吸第一支煙,18%的人是在起床后半小時到一小時內才想到要吸煙,其他19%的人通常都是起床一小時以后才會吸煙。
分析顯示,不管這些煙民每天吸煙的總量如何,“起床煙”越迫不及待,那么患肺癌或口腔癌的風險就相對越高。研究人員說,與那些起床后煙癮沒那么大或者能多忍一會兒再吸煙的人相比,睡醒后第一時間吸煙的煙民,血液中致癌物NNAL水平也較高。
建議 應針對“起床煙”進行干預
NNAL是煙草特有致癌原亞硝胺(NNK)的代謝產物。此前就有研究發現,亞硝胺可在一些嚙齒動物的肺部誘發腫瘤,因此血液中的NNAL水平可以大體預測嚙齒動物以及人類罹患肺癌的風險。
通常,煙民血液中NNAL的水平與其煙齡、年齡、性別、吸煙頻率等諸多因素相關。但研究人員提醒說,將這些因素都考慮在內之后,仍顯示抽“起床煙”的急切程度與肺癌風險呈現顯著相關性。
他們解釋說,可能那些一醒來就吸煙的人吸入煙氣更猛烈、更深入,從而導致他們血液中的NNAL水平更高。因此,早上吸第一支煙的時間或許可以作為戒煙療法中鑒別肺癌高風險煙民的重要因素,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戒煙干預。 據新華社戒煙常識
許多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對吸煙危害的認識還停留在比較淺顯的層面。下面是吸煙戒煙者要知道的常識。
1
要知道吸煙其實是一種疾病
吸煙成癮的煙民實際上就是病人。病理生理學研究已經證實,吸煙成癮的實質是尼古丁依賴,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此作為一種疾病列入國際疾病分類。
2
擺脫尼古丁不能單憑意志力
許多煙民都有戒煙失敗的經歷,并且把原因歸結于自己意志力的薄弱,殊不知尼古丁依賴作為一種疾病,不能單純地依靠意志力。吸煙者一旦對尼古丁成癮,則每30-40分鐘就需要吸一支煙,以維持大腦尼古丁的穩定水平。達不到這一水平時,吸煙者就會感到煩躁、不適、惡心、頭痛并渴望補充尼古丁,其感覺與戒斷毒品類似。因而,只有少數吸煙者第一次戒煙就完全戒掉,大多數吸煙者均有戒煙后復吸的經歷。
3
吸煙影響健康是長期的過程
專家指出,吸煙是患許多疾病的危險因素,煙草幾乎可以損害人體的所有器官。由于吸煙造成的健康損害具有長期滯后性的特點,吸煙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后相關疾病才會出現,這也造成疾病出現之前,吸煙者往往認識不到吸煙的危害。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