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的蘑菇不要采 中毒后要立即催吐送醫
記者近日從深圳市疾控中心獲悉,近一周內深圳和東莞已發生了因誤食野生毒蘑菇而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每年的3-4月份都有不少人因食用自采的野生蘑菇而中毒,3-4月份是誤食毒蘑菇而引起中毒的多發季節。由于野生毒蘑菇鑒別困難,而且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深圳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切勿采食野蘑菇,以防中毒發生。
鑒定需要靠專業儀器
市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科副主任張錦周指出,毒蘑菇生長廣泛,有毒蘑菇和可食蘑菇往往混生,而且形態與食用菇相似,沒有明顯的區別,其鑒別需要運用專業知識及借助一定的儀器設備才能完成,故常有誤食而發生中毒事件。
因此,張錦周提醒市民,千萬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蘑菇食用,也不要在流動商販處購買干蘑菇或新鮮蘑菇。“民間有一些鑒別毒蘑菇的‘土辦法’都不太可靠。”張錦周說,如認為顏色鮮艷、菌蓋上長疣有毒,有酸臭味的有毒,煮后能使大蒜和銀器變黑的為有毒等方法都不靠譜,想要鑒別蘑菇是否有毒,需要運用專業知識并借助一定的儀器設備才能完成。
中毒后要立即催吐送醫
毒蘑菇中毒額主要臨床表現為,除了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外,嚴重的可導致抽搐、痙攣、昏迷。神經精神型的中毒毒蘑菇病人可產生幻覺、狂笑、手舞足蹈、出現幻視癥。而誤食毒蘑菇而中毒的死亡率極高。
為了防止毒蘑菇中毒危害身體健康,張錦周也提醒,一旦進食了有毒蘑菇后,中毒者應立刻飲用大量的溫開水或淡鹽水,然后采取催吐措施,以盡量減少毒素的吸收,并立即到醫院進行救治。
值得一提的是,進食了毒蘑菇,即使只有較輕微的中毒癥狀,也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去醫院診治。因為有時消化道出現的癥狀可能很短暫,在1-2小時后能得以緩解,但內臟損害和溶血反應可在6小時或更長時間后發生,并危及生命。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