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H7N9患兒圓圓康復出院:謝謝大家 我好了!
15小時用藥,一天半確診,7天出院。昨天,本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康復出院,其父母也同時解除隔離。這個幾天前還曾高燒超過40℃,在重癥監護室里掙扎的危重患兒,昨天美滋滋地舉著“病房最佳表現獎”的小獎狀,健康地出現在媒體記者面前。
“謝謝大家。”昨天下午3時許,圓圓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出現在媒體的“長槍短炮”面前,拿起話筒,她先說了這四個字。盡管身上已經沒有病毒,不用再戴口罩,但為了不讓小姑娘出院后壓力太大,一家三口都戴上了口罩。
短發、穿著藍色上衣的圓圓,手里捧著護士阿姨頒給她的獎狀,媽媽幫她拿著最喜歡的喜羊羊毛絨玩具。“圓圓出院后想干嘛呀?”“先回家。”“回家干嘛呀?”“回家玩。”面對無數閃光燈,小女孩一點兒也不怯場,有問有答。
早就知道下午要出院,昨日上午,圓圓就開始給醫生護士們畫畫。“我現在已經畫了5幅畫,有給我自己的,也有給護士阿姨的,給醫生阿姨的。”圓圓拿出一張喜羊羊,“這個是給護士阿姨的。”畫上寫著三個字:我好了!她的其他“畫作”上,有的畫著美羊羊,有的不會寫的字,標著拼音。
地壇醫院副院長成軍介紹,圓圓身上現在已經沒有病毒了,不會成為傳染源,孩子可以正常上學。一到兩個月后再進行復查,地壇醫院的醫生會到孩子家中進行隨訪。
北京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介紹,前天下午,專家組赴地壇醫院給圓圓會診。根據臨床專家組會診意見,患兒癥狀消失5天,H7N9核酸檢測連續4次陰性,目前情況已經完全符合國家衛生和計生委制定的出院標準。專家組一致認為,孩子可以出院了。
攜帶者近況
4歲竹寶寶同時出院
昨天,本市發現的首例健康病毒攜帶者--4歲竹姓男童也同時解除醫學觀察,出院回家。
地壇醫院介紹,這名男童狀態不錯,始終沒有任何臨床癥狀,近期連續做的兩次H7N9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都呈陰性。專家會診認為可以結束醫學觀察。其密切接觸者也未出現異常。
地壇醫院副院長成軍表示,上海、長三角地區也對發病者的污染環境和密切接觸者做過監測,未檢測到病毒核酸。因此,北京報告的這例健康攜帶者的情況,對認識新型傳染病有特殊意義。
未來防控
不排除再出現散發病例
市衛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鐘東波昨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首例病例的成功救治,說明H7N9禽流感這種疾病可防可控可治,北京的防控和救治經受住了考驗。但目前北京仍然存在危險因素,不排除還會出現散發病例。對于未來北京的防控工作,他坦言:“要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
鐘東波談到,首例病例患兒得到成功救治,疫情沒有擴散,得益于幾方面的成功經驗,一是患兒父親直接開車送女兒到大醫院,爭取到了最快的救治時間;二是地壇醫院的急診醫生和主管醫生具有高度警惕性,及時發現孩子有接觸史,連夜向朝陽疾控中心報告,采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防止了疫情擴散;三是及時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和中醫對癥治療。整個救治和防控過程,體現了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
不過,鐘東波也談到,北京散發病例可能還會出現,這根弦不能放松。
目前危險因素包括: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懷疑在禽類之間廣泛傳播,因為長三角地區的散發病例之間基本沒有接觸,說明病毒可能在禽類廣泛流傳;此外,這種病毒在禽類是低致病性,沒有癥狀,在禽類之間悄悄傳播,人們不容易發現被感染的禽類。目前北京氣候轉暖,候鳥北歸,會攜帶病毒過來,北京仍然要特別留意。
北京之前已經部署了防控措施,包括對各類人群開展病毒監測。此外基層也動員起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將負責健康知識傳播,使之家喻戶曉,同時負責網格化監測四類高危人群,配合疾控開展流調和現場處置。市財政局也追加了3000萬元防控經費,昨天首批經費已經撥付。
專家認為,北京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救治順利成功。不過北京還是要積極學習兄弟省市的救治經驗。記者 方芳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