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兩性生理健康

牙周炎孕婦易生早產兒 妊娠期口腔保健建議

  • 來源:互聯網
  • |
  • 2015-04-03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大多數夫婦在計劃懷孕前都會進行健康檢查,然而,有一項檢查--口腔健康檢查往往容易被忽略。這直接導致了牙科門診中常見的一景:不少挺著大肚子的孕婦一臉痛苦地來看牙。專家提醒,女性懷孕后,會面臨內分泌變化、免疫力降低等問題,容易導致口腔環境變化而多發齲齒、牙齦炎、牙周炎等。而患牙周炎孕婦的早產率是正常孕婦的3~7倍,生產低體重兒的幾率也比正常者高。因此,建議準備懷孕的女性在孕前3~6個月進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檢查。萬一在孕后發現有口腔疾病,也并不是不能治療,懷孕后4~6個月是口腔治療相對安全的時期。

  原因:

  孕后機體變化易致口腔疾病

  “孕婦的口腔健康水平,會直接影響孕婦的飲食和睡眠等,從而間接地影響其營養狀況和全身健康,最終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廣州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陳靜介紹,女性懷孕后,體內雌激素水平會升高,機體也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比如內分泌變化、免疫力降低,再加上飲食習慣的改變,很容易導致口腔環境的變化,從而引發齲齒、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而且,原有的牙周炎、齲齒等疾病在懷孕后也更容易加重。

  危害:

  易致胎兒全身發育異常

  陳靜說,對于那些捂著嘴巴、滿臉痛楚的孕媽媽,醫生常常會陷入兩難境地:他們不能對這類患者進行常規處置和用藥,因為很多藥物都是孕婦慎用和禁用的,常規用藥會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在懷孕頭三個月怕流產,后三個月怕早產,所以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確保無創的治療;但另一方面,有些病情較重的孕婦,如果不作常規處置和用藥,又很難控制病情。”

  陳靜介紹,多項研究證明,患牙周炎的孕婦早產率(低于32周)是正常孕婦的3~7倍,生產低體重兒的幾率比正常者高;同時,由于口腔疾病,孕婦在妊娠期很容易營養攝入不平衡,這也可能導致胎兒的口腔及全身發育異常。

  建議:

  孕前治療病變牙及牙周病

  陳靜建議,準備懷孕的女性應在孕前3~6個月進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檢查。其中包括治療有病變的牙齒;做一次洗牙;治療牙周疾病;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齒、反復發炎的阻生智齒或殘根、殘冠,以免后患;拆除已經壞掉的修復體;修復缺失牙,以恢復咀嚼功能。

  當然,萬一在孕后發現有口腔疾病,也需及時就診。雖然孕婦的治療存在特殊性,但并不是不能治療,懷孕后4~6個月是口腔治療相對安全的時期。

  小貼士:

  妊娠期口腔保健知多點

  1.采用正確的刷牙方法,選用頭小的軟毛牙刷,早晚認真刷牙,飯后漱口。

  2.經常做叩齒運動和按摩牙齦,以改善牙周的血液循環,可減輕牙齦腫脹、出血等癥狀。

  3.注意營養、平衡飲食。

  4.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5.定期做口腔健康檢查,建議每隔3個月檢查一次,若是自覺有口腔疾病,則應隨時就診。

  妊娠期易患這些口腔疾病

  1.智齒冠周炎、妊娠期齦炎、妊娠性齦瘤

  懷孕后孕婦體內雌激素等激素水平升高,血管通透性增強,這些變化使孕婦牙齦血管增生,牙周組織對牙菌斑產生的局部刺激反應增強,使孕婦患智齒冠周炎、妊娠期齦炎、妊娠性齦瘤等疾病的風險增加。

  2. 牙齒酸蝕和脫礦

  妊娠和妊娠嘔吐等因素的影響,使ph 值有所下降,引起牙齒酸蝕和脫礦。

  3. 齲病、牙髓或根尖周病

  妊娠期的女性生活規律改變,進食的次數和數量增多,愛吃零食和酸、甜食物,孕前本來沒有齲病的婦女在妊娠期可患齲病,孕前已有齲病者在孕后齲病可加重,并引起牙髓或根尖周病。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