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水上活動多 溺亡成為5-14歲兒童頭號死因
7月是溺水死亡最多的季節,進入炎炎夏日,水上活動也多起來。近日,南都記者從廣東省疾控中心獲悉,根據廣東省疾病監測系統2006-2010年的人群死因監測數據,溺水死亡是5-14歲兒童的首位死因。
該項監測覆蓋全省疾病監測點的10個縣區,包括城市地區(廣州越秀、珠海全市3個區)和農村地區(云浮云城、汕尾城區、韶關南雄、梅州五華、江門臺山和肇慶四會)。
廣東每年約有4400人溺亡
在這10個監測點里,2006-2010年這五年發生溺水死亡共1114例,其中男女比例大約為7:4,而城市農村的比例約為3:8。據省疾控中心估計,廣東全省每年因溺水導致44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兒童少年。值得一提的是,這五年的死亡水平呈逐漸下降趨勢,年平均降幅為9.26%。
溺水不是意外事件,是完全可以預防的,省疾控中心表示,對于學齡兒童來說,溺水往往發生在中午或下午放學途中,學校和家長在這段時間要特別加強監護。
數據顯示,農村溺水死亡率為5 .21/10萬,高于城市的2.15/10萬;男性溺水死亡率高于女性一倍左右。夏秋為溺水的高發時段,其中7月份溺亡比例最高。省疾控中心稱,日均氣溫、低年齡、農村、文化程度、學生是意外溺水的危險因素。
農村的意外溺水占96 .09%
從溺水的年齡分布來看,死亡高峰分別為0-14歲和7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其中前者的死亡率高達7.66/10萬,超過傷害死亡比例的一半,占了56.61%,占總死亡比例的兩成左右。數據顯示,溺水死亡是5-14歲兒童的首位死因。
不過在溺水原因上,城市和農村有一定差別。農村的意外溺水為絕對主導,占了96.09%,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基本全部都是意外溺水。而城市的意外溺水比例只有七成左右,溺水自殺占了15.2%,明顯高于農村。城市中,60歲以上的老人溺水自殺比例最高,占了近三成。
江、河、湖、海等開放性的天然水體為主要的溺水地點,占了七成左右,只有0 .62%的溺水地點在游泳池,另有0 .60%的溺水發生在浴盆/桶。
2006-2010年監測數據
溺亡人數共1114名,其中男女比例約為7:4,城鄉比例約為3:8
廣東每年4400人溺亡,多為少年兒童。但年平均降幅為9.26%
從溺水年齡分布看,死亡高峰是0-14歲和70歲以上的群體
農村意外溺水者占96.09%,而城市溺水自殺者占15.20%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