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未及時查出嬰兒畸形 臀部腫包變成一條腿
擁有一個健康的寶寶,讓他(她)茁壯成長,這是天底下每個父母的最大心愿。不過,來自河北的王會川、寧培娜夫婦怎么也不會想到,他們竟然遭遇了 如此巨大的挫折:由于產檢未能及時篩查出嬰兒畸形,寧培娜生下的孩子在出生后三個月時,長在臀部拳頭大小的腫包,竟然變成了一條腿。這令所有人都吃驚不 已!面對著這樣一個寶寶,這對年輕夫妻該何去何從?
其實,直到今天,讓寧培娜始終覺得愧疚的是,當初因為無錢醫治,在孩子兩個月大時,她和丈夫曾把孩子悄悄放到了一家孤兒院的門前。這個決定無疑 是錯誤的!回到家后,小夫妻倆寢食難安,最終,他們又將孩子接回了家中。“寶寶的名字叫佳倩,就是家里欠她的意思。我知道我已經錯了一次,這次砸鍋賣鐵也要給孩子治病。”寧培娜淚流滿面。
上周,在中華兒慈會西部兒童救助基金的幫助下,王會川、寧培娜夫婦帶著小倩倩來到了北京,準備在兒童醫院接受專家的診治。由于前期需要進行CT 等大量基礎檢查,小倩倩的最終治療方案目前還未出爐。為了等待結果,近一個星期以來,夫妻倆帶著孩子在西部兒童志愿者的幫助下,暫住在月壇北街附近的一家招待所內。
嬰兒臀部長著拳頭大腫包
上周五,記者來到王會川夫婦棲身的招待所。雖然屋子里有電風扇,但是潮濕的環境還是讓人覺得這個溽熱的夏天十分難熬。記者見到小倩倩時,這個胖 乎乎的小寶寶正在午休,睡相十分可愛。“這孩子特別白凈,大臉盤兒長得隨我。”寧培娜深情地望著倩倩胖嘟嘟的小臉。但是,當輕輕揭開蓋在孩子身上的小被 子,看到從紙尿褲褲腿位置多出來的一條腿,寧培娜心里不是滋味。
寧培娜說,她和丈夫來自邢臺市寧晉縣的一個農村。22歲那年,兩人經人介紹結婚,當年就有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兒。大女兒如今已有4歲,去年,寧培 娜再度懷孕。今年5月7日,小倩倩在全家人的期盼下順利出生。不過,這個孩子剛一出生,醫護人員和寧培娜就發現了這個孩子的“與眾不同”:在她的會陰部長 著一個成人拳頭大小的腫包。
寧培娜說,其實,早在懷孕7個月時她在城鎮衛生所做B超檢查,醫生就告訴她孩子尾巴骨的位置看上去好像“有東西”,但是,并不能確定“異物”是 孩子身上所長,還是寧培娜的子宮肌瘤,于是,讓她到縣級醫院再次檢查。寧培娜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縣里一家醫院,專門做了四維超生檢查,結果醫生告訴 她沒有發現異常。直到今天,寧培娜也搞不懂,為何畸形沒有被及時篩查出來?
無論怎樣,還是且顧眼下吧!為了弄清腫包到底是什么,小倩倩出生后立即被送往石家莊的大醫院進行檢查。最后經醫院檢查認定,這是一種畸形瘤,可 能胚胎發育時存在雙胎,但最后只有單體成活,因此寄生在了小倩倩的身體上。除了確診畸形瘤外,醫生還查出小倩倩的心臟發育有一個小洞,這是先天性的房間隔 缺損。
交不起手術費被迫出院
“當時醫生說,住院要交7萬元押金,我們因為交不起,所以孩子不得不出院回家。”寧培娜說。
費用,在寧培娜看來,是一個始終無法逾越的巨大障礙。今年夏天,河北降下多場大雨。既怕旱又怕澇,這是莊稼人最不愿意遇到的天氣。寧培娜說,連 著幾場大雨令家中的小麥、玉米遭災。收獲的小麥長得又黑又小,根本無人來收;玉米剛長出手掌大小,就全被雨水淹了,家里人又重新播的種子。由于大雨,家中 的墻頭也被泡塌了,至今還未修復。“我坐月子的錢,是家里賣了去年的麥子。倩倩去石家莊看病,花了五六千元,一個月的工夫,這一萬多塊錢就搭進去了。”
夫妻倆并不避諱家中窘迫的經濟狀況。全家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種地,每年能有不到萬元的收入。小兩口結婚前,王會川在電纜廠干活,每個月有一千元 左右的收入;顑好Φ臅r候,收入還能保證,但活兒少的時候,就只有半個月的收入。原本打算孩子生下后,王會川繼續出去打工掙錢。但是看到孩子這種狀況,他 一直沒有出去,三個月來就在村子周邊靠做零活貼補家用。
“一下要我們交7萬塊錢,我們哪里交得起?”小兩口商量著,考慮到家里的經濟狀況,孩子的腫包暫時先不治療,等將來攢夠了錢,再做手術?墒牵萋┢赀B夜雨,就在小倩倩滿月那天,寧培娜的大女兒又意外遭到燙傷。
“我們是在家里辦的滿月。老家有個習俗,滿月當天,產婦是不能下床的,大女兒就到旁邊院子去玩,結果滿滿一鍋雞蛋湯都灑在了她身上。她全身30%的皮膚被燙傷。在醫院治療了幾天,又花了好幾千元。”
絕望母親
曾將孩子遺棄
讓人驚詫的是,這個伴隨孩子出生便有的腫包,在短短三個月內,體積已經瘋長了數十倍。當初拳頭大小的腫包,如今竟然長成了一條腿,而且比倩倩正常發育的兩條腿還要長、還要“茁壯”。
“孩子生下來的時候有9斤多,現在三個月過去了,體重只長了三四斤,雖然她喝的是奶粉,但也不能一個月只長一斤?我懷疑孩子的營養全讓這個腫包 吸收了。”寧培娜說,孩子兩個月大的時候,腫包就已經呈現難以控制的局面。隨著它越長越大,她和丈夫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在沒有治療費這個最重要的前提 下,孩子的未來在哪里?
寧培娜每天都在想著這個問題,她想不到出路,她感到無助,甚至絕望,她不想對不起孩子。于是,沖動之下,她做了一個決定:把孩子送到孤兒院。“我們出不起這么多錢,希望能有好心人收留她,救助她。”
至今,寧培娜都為自己的這一決定后悔不已。將孩子送到孤兒院門口后,她悄悄地躲在一旁注視著孩子,直到孤兒院的工作人員發現了孩子,將她抱了進去,寧培娜這才淚流滿面地離開了那里。
可是,回到家,她的心情沒有輕松,反而更加沉重?粗龊玫娘埐,她想到寶寶這個時候有沒有吃飯;夜深人靜時,思女之情折磨得她整宿整宿的失 眠……她太想孩子了,她不想離開她。第三天一早,寧培娜和丈夫返回孤兒院接回了倩倩。“我不想讓孩子再離開我了……”寧培娜哽咽著。
小倩倩獲
西部兒童基金救助
此后不久,從鄰村一位愛心志愿者那里,寧培娜得知了西部兒童救助基金。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寧培娜與基金會取得了聯系。據西部兒童執行主任對絲介 紹,他們在接到小倩倩的求助后,由當地愛心志愿者協助幫忙核實了王會川的家庭情況,確認家中經濟狀況不佳,又連遭挫折。西部兒童基金名下的“龍飛愛心儲備 金”確認資助倩倩前期的門診檢查費用。目前還差CT一項未檢查。如果全部檢查完成后,畸形瘤手術預算至少三萬元,西部兒童基金將計劃在微公益開通渠道,發 起面向公眾的籌款活動。
西部兒童執行主任對絲還介紹說,倩倩畸形的位置較多,完成畸形瘤手術后,還要檢查確認先心病是否也需要手術治療。如果手術的話,就需要另外的預算了,目前,只能先一步步來。 本報記者劉琳 文并攝 J015
心·希望
我們要重新站起來 6類貧困患者可申請救助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默默無聞,年復一年地守候在知識貧瘠的土地上,用知識的甘泉去澆灌那些渴望上學的孩子們。他們培育了一個又一個的大學生,可 是自己卻因為過度的勞累倒下了。他們就是鄉村教師。最近,4位被學生們譽為最美的鄉村教師陸續來到北京麥瑞骨科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在北京,他們曾經快 要中斷的教師夢將再次起航。
在河北郝村鎮盧樊莊小學里,有這樣一位教師,盡管走起路來就像是一根僵硬的木棍,可是他就是用這樣的木頭身體,站在講臺上,為孩子們堅持了17 年。時間回到1984年,那一年,樊秀峰高中畢業了。21歲的他選擇子承父業,成為一名教師。1995年,在教學一線不斷探索的樊秀峰,經常感覺莫名的腰 疼。后來,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強直性脊柱炎。一開始是腰疼,到后來脊柱越來越僵硬,脖子動不了了,雙胯動不了了,整個人幾乎變成了一個“木頭人”。
樊秀峰說,患病后,他無時無刻不希望能夠治好,回到講臺上給孩子們授課。在患病的這些年里,他從未想過放棄。當妻子心疼樊秀峰的身體狀況,勸他回家時,一向不愛發脾氣的樊秀峰沖妻子發了火,因為他舍不得那些孩子。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