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多米諾”肝臟移植 拯救3人生命
三個肝病患者,經過“多米諾”式的肝臟移植治療,創造了生命傳遞的奇跡。日前,北京友誼醫院執行院長辛有清在做客某電臺節目時,介紹了這一“奇跡”案例。
去年9月,32歲的患者陳女士被確診肝臟淀粉樣變性,需行肝移植術以挽救生命。但患者母親患有中度脂肪肝,無法進行肝臟捐獻。為了挽救這個年輕的患者和她的家庭,友誼醫院肝臟移植團隊實施了世界首例交叉輔助式雙多米諾供肝肝移植,在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時,開創了肝臟移植新的理論觀念。
患者陳某移植的兩個肝臟分別來自兩個患有肝臟代謝性疾病的兒童患者,這兩個小患者的父母首先將自己的部分肝臟捐獻給自己的孩子;同時,他們又將孩子的替代肝臟捐獻給陳某,將生命傳遞,共同創造了這個奇跡。
據辛有清介紹,三個患者中,一個患兒是酮代謝異常,另一個患兒是氨代謝異常。兩個患兒的肝臟是由他們的父母進行供肝。按照一般的規律,這兩個被替換下來的小兒的肝臟可能就不一定能得到利用,友誼醫院則進行了創新,將這兩個代謝異常的患兒的肝臟分別移植給了淀粉樣變性的患者,這樣實現了五個人之間的一個四次的肝移植。
“手術難度很大,第一個是少見的代謝性肝病,第二個是患兒很小,他把小孩的肝臟移植給成人。如果肝臟太小,它就不可能滿足一個成人的肝臟的基本功能,因此涉及到第三個問題,它要進行分期手術,把兩個患兒的肝臟先后移植給這個成人。”辛有清說。
兩個肝病孩子的肝臟給一個大人,能夠正常運轉嗎?辛有清解釋道:“這兩個孩子分別是酮代謝和氨代謝異常,但是這兩個孩子的肝臟給了同一個患者,兩個代謝異常的肝臟在這里面形成互補,這個成人獲得的肝功能是正常的。”
據介紹,北京友誼醫院肝移植手術康復出院率達到95%。“這個比例在全國來說是一個很高的比例。”辛有清說,肝移植的技術是衛生部直接控制的特殊的診療項目,友誼醫院在早年間就開展了肝移植技術。團隊的領軍人物朱志軍教授是從1998年就開始從事肝移植工作。到目前為止,他親自主刀的手術已經達到1700多例,其中活體肝移植有300多例,這里面他最擅長的兒童肝移植,做了170多例。“朱教授他們這個團隊做的肝移植術后五年存活率能達到90%以上,去年他在我們醫院成功進行了世界上首例的雙多米諾供肝交叉輔助肝臟移植。”
“目前,我們肝移植又得到了新的發展。我們想在肝腎移植方面在原有的基礎上形成新的突破。近些年來,我們又重視了臨床和基礎研究,目前我們醫院又重點加強臨床醫學的研究,我們又成立了北京市重點的移植免疫耐受與器官保護實驗室。這里面把臨床研究、器官移植技術創新以及臨床基本服務,三位一體,使移植學科做得更強和更好。”辛有清道。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