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發作,急用這倆穴!
心絞痛是冠狀動脈硬化、狹窄和(或)痙攣,心肌發生急劇而短暫的缺血、缺氧而引起臨床綜合癥。
典型的心絞痛發作,具有以下特點:典型的疼痛部位是在胸骨上、中段的后方(胸骨后疼痛),有時可稍偏左,也可較為廣泛地涉及心前區大部,少數病例疼痛部位可在胸骨下段,甚至在上腹部。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并沿左臂的前面內側到達小指與無名指,有時疼痛可放射至頸部、咽部及下頜部。疼痛的性質是帶有一種壓迫和緊縮感覺的持續性悶痛,常伴有窒息感,有時可有瀕死的恐懼感,伴面色蒼白、冷汗等。發作的誘因最常見是體力勞動,其次是情緒激動。疼痛多持續2~3分鐘,一般不超過半小時。
心絞痛屬于中醫“胸痹”、“心痛”的范疇。病位在心或心包,因為“邪之在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絡”(《靈樞·邪客第七十一》),心包有代君受邪的作用,所以疼痛的部位多在心包的募穴膻中穴的深處(胸骨后疼痛);甚則疼痛出現于心的募穴巨闕穴處(上腹部),并沿手少陰心經或手厥陰心包經放射(左臂的前面內側到達小指與無名指,有時疼痛可放射至頸部、咽部及下頜部)。
因為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肺、脾、腎、胃、膽等經脈皆入心,所以其他臟腑的病癥,均可影響到心而發生心痛,《靈樞·厥病第二十四》就詳細論述了腎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的癥狀和針灸治療方法,其中提到的“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與心肌梗塞極為相似。
現在一般的說法是張仲景創立了辨證論治的方法,我不同意這一觀點,如果不否認經絡辨證是一種辨證方法的話,那么經絡辨證的方法在《靈樞》中已經較為完備了。所以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張仲景創立了六經辨證的方法,而不是辨證論治的方法。
一、內關
針刺內關治療心絞痛有很多的臨床報道,也有不少的實驗研究以闡明其機理。從中醫理論看,為什么內關對心絞痛有較好的療效呢?
《靈樞·經脈第十》曰:“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于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系于心包,絡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頭強,取之兩筋間也。”因為內關是心包經的絡穴,從此處別出一條分支既“上系于心包”,又“絡心系”,所以針刺內關就可以治療心痛等一切心病。此外,內關還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陰維脈,《難經·第二十九難》曰:“陰維為病苦心痛。”說明針刺內關治療心痛還與調理陰維脈有關。
也正因為內關穴對心痛有確實的療效,所以后人在四總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一句“心胸內關謀”,變成了五總穴歌。
二、至陽
按壓至陽穴治療心絞痛,早在《靈樞·雜病第二十六》篇中就有明確記載:“心痛,當九節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在胃痙攣的一針療法中,我們已對這一段進行了解釋:心痛包括心絞痛和胃脘痛;九節即第7胸椎。
從中醫理論如何解釋至陽穴可以緩解心絞痛呢?我認為可能與以下兩點有關:
一是經脈所通,主治所及。至陽是督脈上的一個穴位,都知道督脈行于后正中線,但實際上督脈還有一條分支,并且入心中,如《素問·骨空論篇》曰:“督脈……其少腹直上者……上貫心。”
二是寒主收引。“有寒故痛也”,治療心絞痛首當溫通陽氣,督脈為陽脈之海,至陽穴又為陽氣至盛之處,所以按壓至陽穴可溫通心陽,散寒解痙,陽氣通陰寒散,則絞痛自止。
,我愛南開站,局外人可愛淘,保護環境的文章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3572.html- 標簽:,aiseba,女歡女愛第一季,中億財經網股票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
心絞痛發作,急用這倆穴!
心絞痛是冠狀動脈硬化、狹窄和(或)痙攣,心肌發生急劇而短暫的缺血、缺氧而引起臨床綜合癥。 典型的心絞痛發作,具有以下特點:典型的疼…
-
黃芪泡水喝,一次放多少功效最好?怎么喝不上火?
黃芪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多種氨基酸,多糖等物質,具有極強的滋補養生功效。 黃芪最常見的吃法就是泡水喝,但關于黃芪泡水你知多少呢? …
- 黃芪泡水喝,一次放多少功效最好?怎么喝不上火?
- 茶水中放上一味中藥,不僅養生還降血壓!
- 掉在地上沒人撿的果子,煮來吃,是護肝、抗衰老的寶貝
- 什么是陽氣?為什么要補陽氣?升發陽氣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法!
- 兩個穴位一味茶,專清肝火,是“肝氣郁滯脾氣暴躁頭暈耳鳴目赤腫痛”的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