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漢字來源趣談三個趣解漢字舒體現漢字趣味的漢字
《不被定義的女性》從心理學的角度,詮釋了集體潛意識對女性的影響
《不被定義的女性》從心理學的角度,詮釋了集體潛意識對女性的影響。8月25日下午,該書作者馬曉韻將會在現場分享本書的寫作歷程和創作靈感,并與讀者朋友們共同探索我們的內在世界和女性身份的多元性。
嘉賓:阿爾瓦羅·卡斯蒂略·格拉納達(書商、文學研究者、作家策展人)、戴錦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周瓚(詩人、譯者)、張引弘(編輯、法語譯者)
“瞭望員馬克洛爾”,是塞萬提斯獎得主、馬爾克斯作品原稿的第一讀者、決定《百年孤獨》命運的人——阿爾瓦羅· 穆蒂斯為我們所留下的經典文學形象,2023年8月25日,是這位偉大的西班牙語作家、詩人誕辰100周年紀念日。8月25日下午,我們邀請哥倫比亞書商、文學研究者及作家策展人阿爾瓦羅·卡斯蒂略·格拉納達先生,學者戴錦華、詩人周瓚、編輯張引弘,在北京中信書店啟皓店,以“拒絕所有的岸”為主題,通過新書沙龍分享和觀影兩個部分,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作家穆蒂斯,聊聊他的詩集和小說,以及根據其小說(《馬克洛爾的奇遇與厄運》第二部分)改編的電影《伊蓮娜在雨中到達》。
嘉賓:王強(中央財經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朱培爾(書法家)、王登科(書法家)、王勇(榮寶齋出版社總編輯)、張冰(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書法學專業教授)
王強教授的新書《碑志春秋——石頭上的歷史事件與人物》,是他多年來有關石刻田野考察筆記的首次整理出版。這本書并非學究式的文獻灌輸,王強教授將日常所見所想,以隨筆式的行文,將石刻中的人物和歷史事件串聯起來。8月26日下午,王強老師將與眾多書法大咖做客單向空間·大悅城店,一起聊聊訪碑途中的故事。
艾洋是一位有兩個女兒的爸爸,也是一個曾癡迷于《魔獸世界》的超級美編。他用又酷又萌的精細畫風和福爾摩斯一般的洞察力,畫了一組古埃及軍事武器的百科圖鑒,一發到網上,就讓網友驚呼寶藏,追著催更。于是有了這本風靡今年暑期的書《原來古代人是這樣打仗的:古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8月26日,艾洋將做客PAGEONE北京坊店體現漢字趣味的漢字,為大家展現他所觀察到的軍武世界,以及他研究和求真過程中的有趣發現。
《東北虎的故事》是由大貓生態科普公眾號“地球有意思”創辦人谷洪,《雪豹梅朵》的創作者之一、著名畫家李贊謙強強聯袂創作的。
8月26日下午,讓我們相聚DT51,由科普作家、科普翻譯工作者、科學教育工作者谷洪,向小讀者們介紹由他創作的“中國旗艦物種系列”中的《東北虎的故事》,分享過后一起動手制作簡易手工。
比起艾略特、龐德充滿各國神話、典故,滿載象征意象,需要讀者端坐桌前,參考書卷才能閱讀的詩,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詩親近易讀,行走坐臥皆可掏出閱讀。這一次,我們召集全世界讀詩、愛詩、寫詩的青年,在8月26日,來一場讀詩會,看一部電影《帕特森》。
嘉賓:余世存(詩人、學者)、馬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雷頤(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沈弘(浙江大學外語學院教授)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自己讀的是“真歷史”還是“假歷史”?8月26日晚,余世存趣解漢字舒、馬勇、雷頤、沈弘,四位學者相約 DT51,一起跟大家聊聊“如何從不同切面看歷史:視角下的近代中國”。
青年歷史研究學者譚木聲的《太后西奔》一書,以庚子年太后西狩這一歷史事件解讀晚清歷史格局發展走向,在開放與封閉、進取與保守、科學與愚昧的對撞中呈現這一特殊時期的生動歷史、鮮活人物與帝國無可阻擋的悲劇走向。本周日下午,我們邀請對歷史探究感興趣的你來到單向空間·大悅城店,聽聽嘉賓們如何進行一場特別的主題對談,等你來見證——“過去式的問題,也可以是問題的現在進行時”。
“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所導致的傳統就業崗位的消失,也是無條件的“全民基本收入”引起世界范圍的關注的原因之一。在本講座中,菲利普·范·帕里斯將回應對“全民基本收入”的一種批評,即它為了人的“實質自由”(這雖然優于“形式自由”)而犧牲了“團結”(或“博愛”)的價值。
8月25日,滬上文化名流王麗萍、于其多、古岡、黃雪媛、楊蕾、苗祥波、羅念茲、趙宏與你相聚朵云書院·旗艦店,共同探討詩歌的無限魅力。
周五晚,《未作回答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譯者莊加遜與樂評人、《邊角聊》主播伯樵,將做客陸家嘴讀書會,一起聊聊充滿豐沛魅力的E型音樂大師伯恩斯坦其人、其樂、其書。
8月25日晚,《馬克思漫漫說·經濟學》的作者、動漫制作人、上海幻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徐亮將做客學習讀書會,帶大家感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非傳統表達,用動漫打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之門。
本次講座中,兩位香蕉魚和上海藝術書展的主創團隊成員,將和大家分享藝術書展的籌備情況和以藝術書展作為社群和平臺的建設發展。
歷史讓我們理解趣解漢字舒,故事讓我們體驗。受限于史料,歷史往往只能呈現為殘缺的樣態;得益于想象,我們總是傾向將它演義為完整的傳奇。很難想象沒有虛構的歷史,全然的虛構當然也不叫歷史。這中間的分寸拿捏,正是歷史寫作的關鍵所在。8月26日下午,我們邀請到復旦大學哲學教授徐英瑾,以及作家、歷史寫作者張明揚,一起來聊一聊“歷史寫作中的虛構與非虛構”這個話題。
8月26日下午,我們邀請到華東政法大學學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院長高奇琦教授攜新書《辯證元宇宙:主權、生命與秩序再造》蒞臨現場,為大家解讀數字技術的創造性破壞效應及其風險應對,一同探索數字技術的發展前景。
父母培養孩子,目的是能夠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如果父母在孩子的“身心健康”“情緒管理”“智力開發”“社交能力”和“經濟保障”這五大要素上達到“知己”與“知子” 的境界,那么就能夠體會到親子關系的和諧與美妙!8月26日下午,五名優秀子女的母親、復旦大學外聘講師麥楊博士攜新書《知己知子:母親如何正確地傳遞“愛”》,與上圖讀者分享親子教育中的經驗與趣談。
地理學是一門怎樣的學問?地理學家是探索世界的行動家,還是獨坐書齋的思想者?這樣的疑問,在段義孚面前有了答案。這位有著“人文主義地理學”之父贊譽的學者,用百科全書式的學識和豐沛的內在情感,還了地理學一份人情。他所留下的思想遺產,依舊在當下閃耀著光芒。近期,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我是誰?段義孚自傳》面世,在自傳中,段義孚回顧了自己獨特的生命軌跡,從世界的舞臺走向內在的自我,他在不斷的審視中發現個體的價值,展現人文主義地理學的迷人魅力。地理學需要情感嗎?段義孚思索著這個問題,也歡迎他的讀者來回答。8月26日,我們邀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歷史學者沙青青做客上生新所蔦屋書店,一起走進段義孚先生的世界,探尋地理學與人文主義的關系,思考地理學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連接。
動物有千奇百怪的形態,但為什么從未出現過長著輪子或槳的動物?無性生殖“省時省力”,但為何代價更高昂的有性生殖才是主流?繁殖對種群的延續至關重要,為什么許多動物會主動走上絕路,提前終止繁殖,甚至結束自己的生命?8月27日上午,上海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何鑫將與讀者分享《自然的悖論》一書。他將介紹許多常見卻看似有悖常理的生命現象,揭示這些悖論所蘊含的科學知識和目前提出的種種解釋,帶領讀者在感受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同時,理解生物進化的科學思想,并對自然探索、對科學探究產生興趣。
嘉賓:畢飛宇(作家、學文學院教授)、程永新(《收獲》文學雜志主編、作家)、李洱(作家)、蘇童(作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8月27日下午,在上海圖書館東館,由著名作家、學者王堯主持,畢飛宇、程永新、李洱、蘇童(按拼音首字母排序)幾位小說家將從《穿旗袍的姨媽》這本書談開去,談一談綻放于青春里的文學事業,以及屬于文學中的、我們每個人所共有的青春。
8月27日,超人氣漫畫家海豹王XX女士將與作家、畫家顧湘一起做客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展開一場關于“休息”的輕松分享。海豹王XX女士的全新作品《好好休息才是正經事啊》將作為這場聊天的神秘寶典,可愛登場,隨書還附贈作者手繪精美貼紙。
嘉賓:阿爾瓦羅·卡斯蒂略·格拉納達(書商、文學研究者、作家策展人)、許志強(浙江大學文學院世界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胡桑(詩人、譯者)、張引弘(編輯、法語譯者)
8月27日,阿爾瓦羅·穆蒂斯誕辰100周年紀念系列活動的上海站,將在以諾書房舉行。學者許志強、詩人胡桑將參與和格拉納達先生的討論,從詩歌、小說、電影三個維度,討論穆蒂斯帶給世界文學的遺產。塞爾吉奧·卡夫雷拉先生也將到場出席。
丁悚開始在報刊上發表漫畫作品時,“漫畫”這個名稱還未被廣泛使用和固定下來。從1910年代至1940年代,他一直以漫筆活躍于報界,作品多達千余幅,不僅體量大,其中還包含了他對漫畫形式和報刊視覺式樣的積極探索。漫畫是丁悚發表意見,參與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丁悚與其并肩作戰的漫畫先驅們打開了漫畫的新局面,其主持的刊物又滋養和提攜了后輩漫畫家,開啟了漫畫藝術的黃金時代。
19世紀末,西班牙語美洲文壇涌現了一批各具特點的現代主義作家,墨西哥詩人胡安·塔布拉達在眾多作家中獨樹一幟,以圖像詩與西班牙語俳句聞名于世。本期活動將圍繞圖像詩這一主線世紀這一詩歌形式在新舊不同詩人筆下的特點與這一詩學在世界文學中的類型學特點。8月27日,漓江出版社·胭硯計劃聯合上海圖書館,邀請復旦大學李雙志教授和《〈李白〉與其他詩歌》的譯者張禮駿老師在上海圖書館東館,帶領我們共同探究20世紀西班牙語圖像詩的前世今生。
嘉賓:邱捷(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劉志偉(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魯西奇(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曹家齊(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第四屆鳴沙嘉年華第一場。地方精英在地方社會中代表著上級官府直至皇帝的意志,統治和管理著地方上的各個族群、各個階層、各色戶計的百姓。地方精英不僅是官僚體系和機器中的一員,也是地方社會網絡中的一分子——從上頭的眼光看,地方精英是百姓的頭人;從下頭的眼光看,地方精英就是政府。梳理和研究地方精英在復雜關系網絡中輾轉騰挪的過程,不僅僅是在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和復雜心境,也是在通過他們的雙重身份,去理解地方社會運作的各個環節。那么通常來說,我們對地方精英的認識來自哪里呢?正如會典、則例映照著王朝國家理論上的運轉規則,官箴書、地方志以及地方官員的文集和私人日記等地方文獻,被認為反映了地方的實際情況。但不一定所有人都注意到,地方的力量也必須被吸納進王朝國家的價值、興趣、文明之中。關于地方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活動,這些活動又在王朝國家中創造出一系列關于地方的新的和行動,這一切的結果,使王朝國家不是作為區域社會的參照系而存在,而是作為區域社會歷史和現實的創造者、指導者而存在。本場活動嘗試從這個角度出發,討論我們通常認為的地方治理,是否就可以和王朝國家“一刀兩斷”?在被貼上“地方”或者“區域社會”的標簽時,我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上一個自然段所提出的問題?
嘉賓:黃國信(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張侃(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教授)、溫春來(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葉錦花(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研究中心教授)
第四屆鳴沙嘉年華第二場。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如今已經高度發達,但是,在傳統社會的絕大多數時間里,這里有著與中原——傳統國家核心地區——完全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文化習俗。明清以來,隨著國家的發展、開發的深入,沿海地區的社會在與國家的統合中不斷發生變化,由此就出現了以不同民族、不同職業、不同生活地域所劃分出來的人群。然而,關于人群的劃分,某種程度上多少是我們腦海中主動做出的、無須經過驗證的“想象”。因為有些事物雖然表面上客觀存在,但事實上可能出自虛構。比如,“我們”在討論和“他們”領地的界限、身份的邊界時,往往不需要得到“他們”的確認,只要在“我們”的頭腦中做出這一區分就夠了,“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他們”。這樣一來,是否可以說,區域社會本身無足輕重,而我們對區域社會的知識就是區域社會?也就是說,區域社會史研究的在場,恰恰是由于區域社會本身的缺席?本場活動以明清時期東南沿海地區的各類人的日常生活為例,探索這里人群分類的依據、他們的自我表達,進而討論區域社會史書寫的理論和意義。
嘉賓:單雯(昆曲演員)、趙天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舉漢字來源趣談三個,副教授)、錢忠君(攝影師)、周偉偉(書籍設計師)等
《步步嬌》是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單雯首部戲劇隨筆,也是屬于她個人的一部舞臺日記。8月26日下午,單雯將攜手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趙天為、國家高級攝影師錢忠君、知名書籍設計師周偉偉,特邀嘉賓施夏明、周學,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現任笛師姚琦以及她生活中的幾位好友一起做客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與大家聊聊這一本戲曲隨筆的成書過程及演藝生活的臺前幕后。
2021年4月,《流俗地》在中國出版,兩年過去,《流俗地》獲得了一系列獎項,并在讀者當中積累了相當不俗的口碑。2023年8月體現漢字趣味的漢字,《流俗地》出版兩年多之后,作家黎紫書終于得以來到中國,與讀者近距離見面、交談。8月26日晚,我們邀請了黎紫書、著名作家魯敏和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何平做客南京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聊聊人們應如何面對自己生命中的暗,并主動引領自己的生活,走向光。
嘉賓:單翔(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畢飛宇(作家、學文學院教授)、黃小初(出版人、作家)、何平(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敬文東(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衡夏爾(詩人、作家)、陳朝華(詩人、媒體人)、全勇先(作家、編劇、詩人、譯者)
尹東柱, 1917年出生于吉林省龍井市明東村的一個教師家庭,成年后因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的罪名被捕,于1945年2月16日去世,時年28歲。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尹東柱的詩歌遺稿才陸續發表,詩名漸顯,被人們熟知、熱愛。1995年,作家全勇先第一次讀到尹東柱的詩,受到震撼。冥冥之中,有種因緣在聚齊,促使全勇先拿起了譯筆……8月27日下午,我們邀請了《數星星的夜:尹東柱的詩》譯者全勇先、出版人單翔、作家畢飛宇,出版人、作家黃小初,評論家何平、評論家敬文東、詩人陳朝華、青年作家衡夏爾及主持人馬鈴薯兄弟,做客南京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聊聊“生來深邃的人們,如何在其生活的時代負重前行”,詮釋“詩是心靈夜空中的星星”。
嘉賓:孫冬(南京財經大學教授、詩人、譯者)、黃梵(詩人、小說家)、傅元峰(學文學院教授)、育邦(詩人)、遠心(南京財經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8月27日,在拱廊計劃,我們將舉行《書寫動物》分享會。《書寫動物》是一部詩集,全書分為三輯,分別是“當代神話”“后人類蘑菇”“女烏鴉”,體現了作者對于當代性、科技與未來、女性主義等方面的思考,是一部具有先鋒意識的詩集。作者十分關注社會現實和人類所面臨的共同處境,情感真摯又極具思辨的力量。
8月25日,作家黎紫書,詩人、作家桑格格將做客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與你一同走進馬華文學世界,應答生命的洞見與不見趣解漢字舒,探觸俗世的浮沉與悲歡。
杭州|一個人的記憶碎片,能拼貼出世界的嗎?——翁貝托·埃科《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新書分享會
《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是翁貝托·埃科最后一部在中國翻譯出版的小說。小說以一位因為意外事故失去記憶的古董書商揚波為主人公,觸動的是作家的個人成長和記憶,也是在不斷探討人們究竟如何通過過去的碎片來構建自己的身份,如何在個人的微觀記憶與外部宏觀記憶之間尋找世事的,以及對二戰時期意大利法西斯統治下對種族、文化、戰爭、人性等的反思。8月26日下午,特別邀請到浙江大學文學院世界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許志強,影評家、學者、策展人肥內,以及《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的責任編輯李月敏,一起聊聊翁貝托·埃科,談談這部關于身份與記憶的小說。
本周日下午,《孤星之旅:蘇東坡傳》作者周文翰將做客杭州普通讀者·世紀城店,聊聊白居易和蘇東坡的關系,聚焦于他們為何成名,又為何為名所累,哪些因素影響和塑造了他們的名聲,名聲對他們在官場、文壇的處境有何影響。而他們,遙遙相對,又有何異同。
很少有人去講病人家屬的故事,也不會意識到照顧者其實放棄了自己的人生,承擔了最多責任。走近了解“星星的孩子”,8月27日,我們邀請作家于是攜《有且僅有》一書做客純真年代書吧,與嘉賓、浙江大喇叭特殊兒童關愛中心創始人王碧燕,主持人、本書責任編輯睢靜靜對談。讓我們通過作者和特殊兒童關愛的專家一席談,了解自閉癥孩子及他們的家庭。
嘉賓:阮筠庭(漫畫家、插畫家、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劉允(漫畫家、插畫家)、擬泥nini(插畫藝術家、漫畫創作者)
8月27日,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我們邀請到阮筠庭、劉允、擬泥nini,通過三人不同的身份和視角,聊聊漫畫究竟為教育者、創作者,還有讀者帶來了什么,以及那些從漫畫教育走向漫畫商業化的實踐和期待。
科幻,作為一種文學和藝術的表現形式,是想象力的獨特展示。它讓我們的思維超越了現實的界限,探索宇宙、超越時間……在科幻作品中,我們可以目睹星際飛船穿越浩瀚星空,見證人類與外星生物的交流,甚至體驗到未來科技帶來的震撼。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場景,都體現了作者們飛揚的想象力。8月25日,我們邀請到著名科幻作家阿缺、任青,科幻世界圖書部資深編輯汪旭,《科幻世界》資深編輯曾筱潔做客文軒BOOKS高新店,和大家聊聊科幻與想象力。
現代生活依托互聯網的發展而延伸出更多的可能,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碎片的、快餐式的信息與交流使得人與人之間真正的連接變得薄弱,從而讓年輕人在精神上感受到巨大的饑餓感。8月26日,尋麓書館邀請自由記者、旅英作家王梆,與前媒體人、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生靈子,圍繞主題“怎樣用精神食療抵抗虛無”進行分享,漫談英倫文化生活,透過英國的民間文化活動,看看物質清貧的英國中產階級依靠何種方式來獲得內心的平靜和滿足,為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新的思路和參考。
恰逢科幻經典《日本沉沒》出版50周年,同時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也拉開序幕,科幻世界推出“世界科幻大師傳記”系列新書之《SF魂:小松左京自傳》,揭秘這位日本科幻大師的半生傳奇。8月27日,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科幻季”之“未來大講堂”系列活動之一將在方所成都店舉辦,4位科幻領域的資深嘉賓,將從“《日本沉沒》50周年:小松左京和他的《SF魂》”這一話題出發,探討日本科幻大師小松左京的傳奇人生經歷,以及他那些充滿前瞻性的作品留給我們的思想啟迪。
成都|看臉時代如何讀史:宋代皇帝的肖像與肖像——《如朕親臨:帝王肖像崇拜與宋代生活》新書分享會
8月27日,我們邀請到四川大學歷史學副教授黃博做客文軒BOOKS高新店,分享新書《如朕親臨》,讓我們跟隨作者和作品,了解一個別致的宋代歷史。
嘉賓:西門媚(作家、畫家)、西閃(作家、評論家、書評人)、湯蕓(人類學家)、張原(人類學家)
西閃和西門媚,一對著名的文學伉儷,結束了星月之下的游蕩,開啟了漫長的回溯,《星月之下:游思土耳其》就是他們的第一次合著。8月27日下午,我們邀請作家西門媚、西閃和人類學家湯蕓、張原在SKP一起探討土耳其的人文地理,安納托利亞半島在世界格局變遷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及在這種格局之下,一個民族的獨特性與內在張力。
8月27日,我們邀請到成都博物館金牌講解員杜宇和兒童插畫師黃架鑫做客文軒BOOKS成華店,分享新書《探秘古蜀國:兒童歷史文化百科繪本》,與我們一起聊聊幾千年前的古蜀文明,從兒童的認知視角出發,講述幾千年前的古蜀人的神秘生活,了解一個范圍大、延續時間長、文化內涵豐富的“長江文明之源”。
單口喜劇元老、貓頭鷹喜劇創始人史炎的首部作品《不開玩笑:關于幽默、喜劇和脫口秀的嚴肅討論》,寫給每一個喜劇愛好者、幽默表達家,以及想在沉悶、庸常的生活中,尋找情緒突破口的人。8月28日,我們邀請到史炎、法律作家法山叔做客文軒BOOKS高新店,和大家不開玩笑地聊聊幽默。
《山中》是張定浩的第二部詩集,他用7年寫了27首詩,寫感情生活,寫女兒的成長,也寫那些滋養過自己的詩人與哲人舉漢字來源趣談三個,寫自己在愛中的豐盈與貧乏。8月26日下午,張定浩將做客方所,和讀者們一起聊一聊《山中》,聊聊詩與生活。
- 標簽:古文字趣談讀后感
- 編輯:王瑾
- 相關文章
-
趣顏官網趣游互娛網絡趣丸網絡待遇怎么樣
很多人都很好奇,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自然缺少了很多娛樂活動,那么古人在閑暇之余到底做些什么?雖然古人不會去KTV唱歌,也沒有條件…
-
趣說中國史pdf漢字真有趣課件漢字趣談心得體會
一手漂亮的楷書,聲情并茂的講課方式,妙趣橫生的文字故事,在抖音上擁有超200萬粉絲的揚州江都實驗小學語文老師臧冬冬,將他的“漢…
- 漢字的趣味故事趣味漢字
- 中醫與健康生活趣友問道掌趣游戲
- 趣味漢字交流會圖片有趣的漢字故事
- 生活趣談臺詞完整版視頻大全免費觀看相聲生活趣談介紹詞大全圖片2020岳云鵬相聲生
- 岳云鵬相聲生活趣談視頻大全相聲生活趣談的紅衣女子是誰生活趣談相聲經典句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