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人學會使用“救命神器”
讀了貴報11月13日刊發的《使用AED“救人免責”是務實之舉》,筆者認為要讓更多人學會使用“救命神器”。
來自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數據顯示,每年我國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人,心臟驟停患者90%發生在院外,而專業的醫務人員除非是巧遇,否則救護車即使接到通知立即出車,也無法在成功搶救心臟驟停的“黃金時間”(3至5分鐘)趕到現場。
由此,一種操作簡單,安全性好,可供非專業人員使用的被譽為“救命神器”的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開始被推廣。
利用AED設備及時除顫是迄今公認制止心臟猝死的最有效方法,但是如果大家不懂其使用要求和方法,神器同樣也救不了命。那么,這就要求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應急救護知識的宣傳力度,加大財政投入并完善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體系,發揮好醫院、紅十字會普及救護知識的主體作用,讓每個成年人掌握基本應急操作技能。同時,應將急救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設置相應急救課程。
只有在大力推進AED成為公共場合或是校園標配的同時,讓更多的人成為“急救員”,“救命神器”才有用武之地,才能最大限度地搶救生命。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薇薇書屋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
網站熱點更多>>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