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生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趨勢 加強性知識教育至關重要
央廣網11月30日消息(記者孫冰潔 高藝寧)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近年來,青年學生艾滋病疫情呈現(xiàn)快速上升趨勢,高校艾滋病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關注。中國疾控中心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去年我國高校有3077例學生感染,81.8%為同性性,安全套使用率不足40%。而據(jù)麥可思研究院日前公布的“2018年在校大學生性知識教育調查”,55%的受訪學生表示“不會刻意關注”艾滋病防治知識,超九成學生認為有必要加強性教育。
記者從中國疾控中心了解到,我國年度新增的15-24歲的青年學生艾滋病感染者在相應年度的青年感染總人群中的占比從2008年的5.77%上升到2017年的23.58%,這一數(shù)值,已經超過了國際艾滋病10%的“重災區(qū)”認定感染紅線歲大中學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凈年均增長率達35%(扣除檢測增加的因素)”,且65%的學生感染發(fā)生在18-22歲的大學期間。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研究員吳尊友透露。
以為例,截至2017年6月底,學生艾滋病感染者累計1244例,其中18至22歲的大學生占722例,感染者中大學生人數(shù)超過半數(shù)。而大學生感染者中,男生又占98.48%,男男同性的比例為86.7%;而據(jù)河南省疾控中心統(tǒng)計,2018年1-10月河南省15-24歲青年學生每年新發(fā)現(xiàn)報告艾滋病患者已超過130例。
“我們調查過,有過性經歷的學生安全套使用率還不到40%,青年學生處于性活躍期,容易出于好奇或受不良而發(fā)生不安全性行為。”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主任、研究員韓孟杰說。
市疾控中心在對學生感染者的調查隨訪中發(fā)現(xiàn),普遍缺乏性與生殖健康知識、通過性行為感染艾滋病,是導致學生群體艾滋病比例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鑒于此,韓孟杰認為,加強艾滋病防控、性和生殖健康教育至關重要,“不能讓防病知識缺乏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韓孟杰表示,此前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已建立和完善了校園艾滋病感染的疫情通報制度,并聯(lián)合開展了高校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的試點,同時開發(fā)了針對于高校學生網絡的遠程共享課程——《艾滋病性與健康》。據(jù)韓孟杰介紹,目前該課程已經有800多所學校選課,近100萬的學生觀看。
“我們了解到,學生對艾滋病知曉率還是挺高的,但是他們對艾滋病的防護意識很差。”韓孟杰指出,學生缺乏防護意識,是目前高校防艾工作的一大障礙。
麥可思研究院日前公布的“2018年在校大學生性知識教育調查”顯示,受訪在校大學生有55%表示“不會刻意關注”艾滋病防治知識,超七成大學生談“艾”色變,超兩成大學生認為自己對性知識“缺乏了解”,超九成大學生認為有必要在大學接受性知識教育,且最希望通過“選修課/必修課”“專題、科普宣傳活動”了解性知識。
國務院辦公廳在2017年印發(fā)的《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動計劃》中指出,教育、衛(wèi)生計生和共青團等部門和單位要將性、性責任、預防和不安全性行為作為教育重點,督促學校落實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任務,積極發(fā)揮學生、青年志愿者和學生家長的作用,加強學校預防艾滋病和性健康的宣傳教育。而該調查還顯示,受訪在校大學生表示所在學校“已開設”性知識教育課程的比例為15%,“未開設”的比例為65%,超五成大學生認為目前高校的艾滋病宣傳不到位。
早檢測,早發(fā)現(xiàn),不斷擴大艾滋病的檢測率,是目前國際上關于艾滋病防控的重要做法。韓孟杰告訴記者,“十三五”行動計劃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檢測發(fā)現(xiàn)90%的感染者。中國疾控中心也參與到了高校試點工作中去,今年陸續(xù)在學校周邊設置了志愿者檢測門診,為學生提供服務。
對不愿意接受面對面檢測的學生,韓孟杰表示,目前正在高校推行自助檢測服務,即尿液傳遞檢測,全國大約有11個省,52所高校設立了自動售賣機,學生可自行購買診斷試劑,把尿液送到尿液回收器里,由專業(yè)機構進行檢測,并通過網絡和手機將檢測結果發(fā)送給檢測者。
11月28日,陜西省首個艾滋病病毒尿液檢測包在陜西中醫(yī)藥大學成功售出。據(jù)記者了解,該檢測包售價30元,被置于一臺特制的飲料零食自動售貨機中,檢測者可通過微信、支付寶、現(xiàn)金等支付方式進行購買,并進行采樣,將樣本投入到尿液標本收集柜后便可完成檢測。同時,檢測者通過尿液檢測包內的編號在網絡上就能即時匿名查詢檢測過程及檢測結果。
陜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常文輝表示,尿液傳遞檢測是艾滋病病毒檢測方式的一種,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且具有免抽血、采樣、送檢等優(yōu)點,既方便快捷又可以檢測者隱私。
“現(xiàn)在有設備的大概有80多家,一些學校也在陸續(xù)地開展這項工作。”韓孟杰說。
從調查數(shù)據(jù)來看,只有36%的學生是通過學校途徑接受性教育及艾滋病相關知識。“我們了解到很多情況是學生有防艾知識,但是覺得這個知識是用來幫助別人的,而他自己沒有意識到這種風險對他(她)也是存在的。”韓孟杰表示高校宣傳教育仍有上升空間,下一步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在學校的防控力度,更好地讓防艾知識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里去,讓學生不僅了解知識,還要做到自己。
“高校應研究在相關院系開設科學系統(tǒng)的性與生殖健康課程,并納入教學計劃和年度考核內容。同時,加強教師的培訓和知識儲備,為學生的健康人生答疑解惑。”韓孟杰說。
此外,由于家長與子女的接觸時間和機會較多,通常被認為是子女性教育的“第一人”。但據(jù)麥可思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受訪在校大學生的現(xiàn)有性知識來源途徑是“家庭教育”的比例僅為13%。
除了在學校開設相關課程外,韓孟杰認為還應該把家庭教育納入其中,從小做起,關口前移,以便讓學生在進大學之前就有正確的性觀念、性和性意識。并推廣使用安全套,推動檢測,促進早檢測早診斷,最大限度發(fā)現(xiàn)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