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老舊廠房變身“獨角獸”孵化器
“目前,我們已經與七八家企業展開商務洽談,行業覆蓋電競游戲、新能源、工業設計公司等,年末前我們將開園,并迎來首批企業入駐。”7月10日,天海科技廣場常務副總經理夏應潔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位于朝陽區五方橋天盈北路的天海科技廣場,是朝陽區“百園工程”的一部分,從老舊工業廠房到文創產業園,朝陽區經濟正在加速“騰籠換鳥”。
天海科技廣場由老工業廠房改建而來。北京商報記者在園區看到,目前依然保留了原有噴漆線懸掛鏈、懸臂吊、天車等工業設備,五顏六色的廢置氣瓶也被作為工業時尚元素,錯落有致地散布于園區內的休閑廣場上。如今園區總占地面積87541.76平方米,具體布局面積從200平方米起,各種面積可供市場客戶選擇,也可獨棟承租,為中大型企業入駐園區提供可能性。
“天海科技廣場作為文創產業園,其園區特色,除了工業元素的外觀設計外,還有在招商過程中,我們采用嚴格的篩選機制,對于有入駐意愿的公司的產業、體量都有一定的考量。我們傾向于招攬科技創新類和文化創意類企業入駐,在園區內打造一個自成體系的科技企業生態閉環。”夏應潔說,“目前一期工程基礎設施已基本建成,待到未來企業入駐后,我們還將根據企業具體需求配合它們量身定制工作空間。”
天海科技廣場是朝陽區經濟轉型的縮影。作為北京市曾經的紡織、電子、機械、化工、汽車工業基地,朝陽區老舊廠房資源豐富,這些年為貫徹非首都功能疏解,通過“百園工程”建設,不斷深入實施減量發展、集約化發展。截至目前,朝陽區已有798、751、萊錦、郎園等60余家老舊廠房轉型升級改造為文化產業特色園區,培育發展移動新媒體、數字內容、VR/AR、網絡游戲、數字出版等新業態,未來“文化+科技”型園區成為發展新趨勢。
2019年,北京市認定首批33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朝陽區有10家獲批。據了解,下一步,朝陽區將繼續按照“文化、國際化、大尺度綠化”主攻方向,以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為抓手,聚焦園區品質和貢獻度“雙提升”,深入實施文化產業“百園工程”。到“十三五”末,朝陽區將力爭打造100個產業集聚度高、產業特色鮮明、服務體系完善、管理運營規范、社會效益突出、示范帶動作用強的文化產業精品園區。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