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仙座流星雨達到高潮這才是觀看的正確姿勢!
時間進入8月中旬,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季。今年中國的最佳觀看時間是8月13日4點——16點
小伙伴都知道,北半球有三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象限儀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
流星是流星體碎片穿過地球大氣層時燃燒的現象,當天空中某個輻射點出現大量流星時,可稱之為流星雨,由此看出空間碎片其實是流星雨形成的基礎。
該彗星在19世紀被發現,軌道周期長達133年,遠日點達到51天文單位,超過冥王星軌道的遠日點。
塔特爾彗星在其運行軌道上留下了大量的碎片,當地球進入彗星的碎片帶時,流星雨就出現了。彗星碎片以接近每秒數十公里的速度穿過地球高層大氣并燃燒,形成流星雨。
同理,同一時間爆發的寶瓶座δ流星雨也是來自彗星的碎片帶,只不過這顆彗星與形成英仙座流星雨的彗星不同,前者為著名的哈雷彗星。
從中也可以看出,流星雨的命名不是按其碎片來自哪顆彗星,而是輻射點出現哪個星座。
形成英仙座流星雨的塔特爾彗星在1992年已經抵達了近日點,因此下一次我們看到它就應該是2126年了。
理想觀測條件:天空非常晴朗,大氣透明度非常好,天空完全,沒有任何人為的光污染,且沒有月光干擾時的觀測條件。這樣的觀測條件是很難達到的。
目視極限星等:衡量觀測條件好壞的一個指標,指你在所處的觀測條件下能看到的最暗星的星等(星等數字越小,表示亮度越大)。理想觀測條件下視力正常的人的目視極限星等為6.5等,觀測條件越差這個數字越小。
一般而言,在一個晴朗無月的夜晚,偏遠的農村目視極限星等能到6等,大城市近郊目視極限星等大約4~5等,小城市中大約3~4等,而像這樣的大城市中,一般就只有3等甚至更低。
極大和爆發:流星雨并不是只在一兩個小時內才能看到,而往往是連續好幾天甚至一個月都能觀測,但大多數時候流量都很小,只在一個相對很小的時間段里才會有大量的流星出現,這時我們稱之為該流星雨的極大。
而爆發主要是針對一些有一定周期性的流星雨而言的,它們每年都有極大,但在大多數年份里,就算極大時流量也很小,而在某幾年卻有可能出現流量特別高的極大(比如著名的獅子座流星雨),這就是爆發。
這張流星雨延時照片由廣角鏡頭拍攝,可見流星有可能出現在任意方向。因為流星會出現在天空中的各個方向,所以一個足夠開闊的視野是至關重要。
如果你沿反方向尋找所有英仙座流星的來源,你會發現它們來自一個位于英仙座前方的輻射點。
- 標簽:容易達到高潮的姿勢!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