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本人讀幼兒園免費了讀大學也要免費了
日本的生育率正在持續下降,2005年,一度降到了1.26,最近幾年,有所回升,也只有1.41。1949 年的出生人數最多,達 269 萬人,而 2017 年的新生兒人數只有當年的三分之一。
從1990 年代開始,日本展開了一連串“少子化社會對策”。除了尋找“如何提高出生率”的方法,對于兒童的教育與照顧,以及隨之而來的教育都是日本重大政策方向。
日本正式決定,2019年10月開始,全面實施兒童教育免費化,3至5歲兒童原則上為所有家庭,0至2歲幼兒以免除居民稅的低收入家庭為對象。
除實施兒童教育免費化外,高等教育免費化將于2020年4月開始,形式包括學費減免和無需返還的補貼型學金。
一、認可保育園等將完全免費。其余則設定上限每月給予補貼,分別為部分私立幼兒園257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90元);就讀認可外保育園的3至5歲兒童37000日元、0至2歲幼兒42000日元。學校餐費不予免費,由家長全額負擔。
二、保姆、病童保育設施等也與認可外保育園同等對待。前提條件是保育員人數、設施面積等達到的指導監督標準,作為過渡性措施,施行后5年內低于標準的設施也列入范圍。預計總費用每年約7760億日元。
三、關于2020年度起施行的高等教育免費化,也敲定了制度細節。將向就讀于大學、短期大學、專門學校、高等專門學校的低收入家庭學生發放無需返還的補貼型學金。據“日經中文網”報道,留學生也將享受這一優惠。
如果是免除居民稅的家庭,國公立大學走讀生和非走讀生每年分別獲得約35萬日元和約80萬日元,私立大學走讀生和非走讀生每年獲得約46萬日元和約91萬日元。此外還將實施學費減免,國立大學減免約54萬日元,私立大學最多減免約70萬日元。
四、關于繳納居民稅的家庭,如果年收入低于一定水平,將援助相當于免除居民稅家庭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的金額。年收入較低但擁有一定資產的家庭不屬于補貼對象。
* 這次的政策針對的是課稅對象,在日華人家庭也屬于課稅對象,該政策同樣適用于在日華人家庭的兒女。
其實,早在2018年5月,日本就有報道稱“日本將實施幼兒教育免費的政策”,而12月的這次會議,是對于具體的實施時間和政策做出了變更。
最初的計劃是從2019年4月開始部分無償化,2020年4月開始全面實行的階段性的日程計劃,不過將此決定提前了半年。
以減輕增稅帶來的負擔為目的,利用提高消費稅,來照顧有育兒負擔家庭的生活。
明年10月開始的3~5歲的幼兒教育無償化,是以明年10月增加消費稅為前提的。在無償化中受益的人很多。那么,從此開始,因為股價低迷而要將消費增稅再推遲,就更難了。(土居丈朗教授曾經做出《股價低迷,消費增稅再延期?!》的相關分析報告)
(我)是雙職工,有0歲和2歲的孩子在認可托兒所寄存著。雖然希望保育費能稍微便宜一點,但是不想讓它免費化。那樣的話,老師們能提高工資,更加能提高質量,并且能在抗震安全設施、游樂設施上多花錢。(我們)努力學習,在相應的地方工作,卻不能在一個不殘次的世界(生活)嗎?
想進卻進不去,人員集中在都內,解決近郊的孩子們的保育問題才是當務之急,國家應該將預算分配到地方上。
在年輕人集中的地方,年輕人卻不能生活、不能生孩子,這樣是停止不了少子化的。
在東京都內三十歲生孩子的同學只有一半以下,再準確點說可能只有3~4成。已經有好多朋友做好了單身一輩子的。
運氣好能進保育園的人才能受到這個,進不去的人,還得交稅來負擔別人的保育費用。
為了鼓勵生育,在日本,每生1個孩子可以得到生育補貼42萬日元,如遇特殊情況(產等),費用會由醫院和保險部門直接結算。
寶寶出生后需要去區登記,在3歲之前,每個月可以領取1.5萬日元的育兒補貼,三歲以后每個月可以領取1萬日元,直到中學畢業。
不過,正如日本網友所說,在大城市中生活的成本還是太高,很多年輕人依然會選擇不生孩子。
至于保育園,隨著女性就業率的增加,保育園的需求也暴漲,和國內一樣,城市中的保育園難進,近郊的保育園資源不均。
“沒有午休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事,大家都放棄了,連午休的時候都忘了。即使是保育員,也沒有休息的時間,我認為這是被某種意義了的想法。”接受日媒采訪的保育人士說道。
2008 年至 2013 年,東京都對于現有的 3.1 萬名幼兒教育工作者進行就職調查,結果發現有五分之一的人都在考慮離職,原因皆是工資太低。
對此,安倍也承諾將在接下來的政策當中,為保育員加薪 2% 以上,但并沒有說明哪些保育員將符合資格,或是這些款項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