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崛起 芯片ETF趁勢發行
龍頭企業密集推出新產品、概念股相繼上漲……時值寒冬,國產芯片行業呈現出非同一般的火熱,整個產業鏈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芯片技術是本輪科技浪潮的基石,芯片類上市公司也正在成為A股市場的核心資產,有望持續迎來重大的投資機遇。對市場風向反應敏銳的機構更是行動迅速,12月24日,芯片ETF開始發行,通過一鍵投資25只芯片產業龍頭企業,助力投資者把握芯片產業投資機遇。
芯片是現代科技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作為整個信息系統的“大腦”,芯片無處不在,無論是中游制造的各類模組設備,還是下游生產的包括PC、手機、平板、智能電視等產品,都需要使用芯片。過去由于技術、生態等各種原因,導致國產芯片推廣難、應用難。當前,加快國產芯片應用對保障國家安全、避免受制于人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認為,在今后一個相當長時期里,國產軟硬件對原先市場壟斷者的替代將是網絡信息領域的新常態。大數據、云平臺、工業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未來5G應用,都將給芯片產業發展提供諸多機會,整個產業市場規模將是萬億級。行業專家普遍認為,我國芯片行業正進入發展騰飛期,當前的蓬勃發展只是剛剛開始,一些優質企業未來會出現爆發式增長,中國“芯”正強勢崛起。
芯片ETF所跟蹤的國證半導體芯片指數取涉及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等芯片產業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成份股,能夠反映A股市場芯片產業相關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Wind數據顯示,近十年國證芯片指數走勢優良,整體上長期跑贏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尤其是2019年以來,國證芯片R指數大幅走高,相比滬深300全收益、創業板指等指數,均有明顯的超額收益,將有望長期受益于芯片和5G等產業發展。
針對芯片產業的投資機會,芯片ETF擬任基金經理趙宗庭表示,主要有四大原因支撐芯片產業發展:第一,半導體行業正在迎來歷史上第三次產業轉移浪潮,半導體產業第一次和第二次產業大轉移,帶來了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半導體產業的繁榮發展,也出現了三星、臺積電等后起之秀,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龍頭公司。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在加速向中國轉移,中國半導體呈現更快的發展趨勢。第二,由于半導體行業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大陸2000年之后出臺一系列產業政策,半導體行業正在政策推動下全面加速發展。當前我國半導體產業的自給率僅不到 15%,具備較大的發展空間。從全球比較來看,在核心產業鏈中,中國企業的占比仍然非常低,也具備顯著的發展潛力。第三,目前國內芯片產業相關技術已實現突破,部分細分領域發展進程加快。國產替代政策刺激行業持續加大投入和產品儲備,行業龍頭格局逐步形成。第四,以5G和AI為代表的超級科技周期,將促使芯片需求量持續增長,由此也將帶來重大投資機會。
芯片類上市公司具有成長空間大、國產替代政策支持、行業競爭格局向好、稀缺性強的特點,有望持續迎來重大的投資機遇。今年以來,半導體板塊盈利持續改善,除利潤和收入高速增長外,毛利率和凈利率均有改善。而芯片ETF,則為廣大投資者把握國內芯片產業投資機會,提供了優質的工具型產品。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