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綿竹獼猴桃將品種使用權賣到國外
四川新聞網德陽8月15日訊(記者 周鴻 攝影報道)中國的水果賣到國外并不稀奇,但品種使用權賣到國外卻比較少見。近日,位于綿竹的四川華勝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就將“黃金獼猴桃HFY01”200公頃(折合3000畝)品種使用權賣給了澳大利亞的一家公司。8月15日,四川新聞網記者來到綿竹市廣濟鎮走訪了該公司的獼猴桃種植基地。

厲害
獼猴桃品種使用權賣到國外
連日來,強烈的陽光直射在德陽這片土地上,曬的人懶洋洋,但卻讓四川華勝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片的獼猴桃果樹顯得郁郁蒼蒼。在這片蒼翠之下,吊著雞蛋大小的獼猴桃,有的甚至超過了雞蛋的大小。這些獼猴桃全部被紙袋包裹著,一是避免蟲害;二是避免太陽照射,被曬傷。
“這就是金食1號獼猴桃,現在已經把品種使用權賣到了澳大利亞的一家公司。”正在果樹下除草的基地管理經理羅中魏介紹,該品種的獼猴桃是他們公司與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聯合研發,為目前獼猴桃中果肉最黃、維C含量最高的品種。
根據協議,這家澳大利亞的公司對“黃金獼猴桃HFY01”擁有25年的品種使用權,種植區域為墨爾本。預計每年要支付770多萬元使用權費用。
下一步,該公司還計劃推出新品種的獼猴桃,將比現在的獼猴桃會更好。目前,該品種的獼猴桃正在進一步的研發中。
據悉,為了培育出新的獼猴桃品種,該公司除了擁有自己建立的40畝研發基地,同時還與新西蘭合作另建立了80畝的研發基地。羅中魏介紹,每年他們公司的研發人員都會到江西采集一些野生植物帶回來,然后與現有的獼猴桃果樹進行雜交,以培育出更優質的新品種。

小心
未經授權種植可能涉嫌違法
大多數時候,聽到的都是水果賣到了國外,而這一次卻是水果的品種使用權賣到了國外。那品種使用權是怎么一回事呢?
四川新聞網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經過人工培育的或者對發現的野生植物加以開發,具備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穩定性,并有適當的命名的植物新品種。完成育種的單位和個人對其授權的品種,享有排他的獨占權,即擁有植物新品種權。
據悉,2016年5月,金食1號獼猴挑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證書》,也就是說要種植這種品種獼猴桃必須要經過對方的授權,否則就是不合法。
“曾經我們就發現過一次,有人私自栽種我們公司研發的獼猴桃品種達到了數百畝。后來我們只是讓他把果樹全部砍了,沒讓他賠償,不然他損失的更多。”羅中魏說。
據悉,近年來,我國已開始重視品種權保護,把具有繁殖能力的植物的枝、葉以及果實都納入了保護范疇。根據規定,如果種植戶只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小規模種植,并自己食用,是可以的,但如果擴大范圍種植或者在市場上銷售,就是違法的。如果需要大規模種植,必須與新品種權擁有者簽訂協議,通過購買授權使用,這樣才能合法種植和銷售。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