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縣人民辦公室關于印發隆安縣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 (2018—2020年)
各鄉鎮人民,隆安華僑管理區管委會,縣各部門,縣級各雙管單位,縣直各事業、企業單位:
《隆安縣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2018—2020年)》已經縣十六屆人民第31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為全面推進隆安縣健康素養促進工作,建立主導、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全民健康素養促進長效機制,有
效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根據《南寧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南寧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南寧市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南愛衛辦〔2015〕53號),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行動規劃。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以全民健康為旨,以持續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為目的,健康,健康行為;扎實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豐富活動載體,拓展工作平臺;推進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加強體系建設,建立長效機制,健康知識和健康技能,促進形成全民健康,營造健康文化氛圍,努力推進全縣健康素養促進工作科學發展,為全面提升城鄉居民健康素養、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建設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宜業宜居的幸福隆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健康。
(一)健康素養知識全面普及。到2018年底,全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18%,全縣備科學健康觀的人口比例達到45%,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慢性病防治素養、傳染病防治素養水平分別提高到13%、17%和22%以上;到2020年,全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18%,全縣具備科學健康觀的人口比例達到50%,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慢性病防治素養、傳染病防治素養水平分別提高到15%、20%和25%。
(二)健康促進示范加快建設。2018年底,建成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機關、健康促進企業、健康社區各2個,健康家庭8個。到2020年,我縣達到健康促進縣,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機關、健康促進企業、健康社區各10個,健康家庭30個。
(一)樹立科學健康觀。正確認識健康的重要性,樹立個人健康責任意識,健康生活方式,了解醫療技術的局限性,形成尊重科學、尊重醫學和醫務人員的社會風尚,建立和諧醫患關系。
(二)提高基本醫療素養。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將基本醫療素養促進工作納入醫療衛生機構綜合考核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切實提高獲取并利用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加強醫患溝通,開展患者健康教育,普及合理用藥和科學就醫知識,提高防病就醫能力。
(三)提高慢性病防治素養。要將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素養作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任務,各醫療衛生單位要針對目標人群開展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腫瘤等重點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圍繞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等良好生活方式進行干預、推廣。
(四)提高傳染病防治素養。依法加強傳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宣傳傳染病防治法律和政策,做好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和流感、登革熱等重點傳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城鄉居民傳染病防治素養。
(五)提高婦幼健康素養。縣婦幼保健院以及其他醫療衛生單位要將婦幼健康教育納入日常工作,利用臨床診療、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社區活動等時機,通過專題、戶外宣傳、發放健康宣傳材料、個體化健康教育等形式,普及婦幼保健、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知識和技能,提高婦幼健康素養水平,促進婦女兒童和育齡人群合理利用婦幼保健服務。
(六)提高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要將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作為健康素養促進工作的重要內容,繼續推進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設立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宣傳欄,培養中醫文化科普宣傳隊,組織中醫文化科普,利用好、電視、網絡、書刊等平臺,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與技能,中醫傳統文化。各醫療衛生單位,特別是縣中醫醫院和醫務人員要利用提供診療服務時機,普及中醫養生保健基本知識技能。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食品安全、衛生、地方病和職業病等領域健康教育工作。依法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和風險溝通,普及防范知識和技能,提高正確報告和自救互救能力。依法做好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普及食品安全要點和食源性疾病防控相關知識。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采取多種形式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提高居民心理調節和及時尋求專科醫療服務的能力。普及地方病和職業病防治核心信息,提高職業防護能力。
(一)大力開展健康素養宣傳推廣。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將《中國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作為提升健康素養的主要內容。圍繞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開展健康促進和科普宣傳活動,建立健康知識和技能核心信息發布制度,完善信息發布平臺,加強監督管理,及時監測、糾正虛假錯誤信息。建立居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資源庫,打造數字化的健康平臺;積極組織開展健康行系列活動,每年選擇一個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公共衛生問題作為活動主題;與大眾建立長期協作機制,通過設立健康專欄和開辦專題節目等方式,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刊、手機等的作用;建立一支權威的健康科普專家隊伍,組織開展健康巡講等活動;針對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流動人口、貧困人口等重點人群,開展符合其特點的健康素養活動。
(二)積極啟動健康促進縣、健康促進場所和健康家庭建設活動。充分發揮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中央補助地方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的帶動作用,落實基本健康教育服務,在城鄉基層大力普及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要定期總結、推廣健康促進縣、健康促進場所和健康家庭的建設經驗,帶動當地健康素養促進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綜合干預活動,營造健康文化,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創新工作機制,合理評價干預效果,提高工作能力。
(三)全面推進控煙履約工作。積極履行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進一步落實《南寧市控制吸煙》,推行公共場所禁煙,努力建設無煙,完善控煙舉報機制,加大控煙執度;加強控煙宣傳教育,提高對煙草危害的正確認識,促進形成不吸煙、煙、不送煙的社會風氣;深入開展無煙醫院建設,發揮衛生計生系統示范作用;開展戒煙咨詢熱線和戒煙門診等服務,提高戒煙干預能力;加強煙草流行監測與相關研究,為煙草控制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四)健全健康素養監測系統。在國家監測點及省級監測點的基礎上,設立縣級監測點,不斷加強監測工作,逐步提高監測水平。推進信息化建設,逐步建立健康素養監測網絡直報系統,不斷鞏固健康素養監測系統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監測數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加強健康素養理論研究,充分利用監測結果,分析不同人群和重點問題健康素養現狀和影響因素,提出改善和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的工作策略。通過監測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健康素養和煙草流行監測系統,將其作為健康教育的核心業務工作,逐步實現監測工作電子化,提高健康教育專業隊伍的能力。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以縣衛計局為主導,縣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為龍頭,以衛生計生局為基礎,包括醫院和其他衛生計生機構、機關、學校、社區和企事業單位在內的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將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納入議事日程,設立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辦公室和專家組,制定本單位實施方案。各相關部門要明確分管領導,指定專人負責,制定各項行動計劃,明確分工,確保行動取得實效。要將健康素養水平作為評價深化醫改和衛生工作成效的關鍵指標之一,納入本地區衛生工作績效考核。
(二)加大經費保障。加大對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的投入力度,加強中央補助地方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項目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廣泛動員更多社會資金參與健康素養促進行動,發展健康服務業,促進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
(三)注重資源整合。將提高目標人群健康素養作為重點任務,注重整合有關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資源,利用好健康中國行、建設衛生(健康)縣城和文明縣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相約健康社區行、婚育新風進萬家等平臺;在制訂、修訂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衛生應急、醫政藥政、基層衛生、婦幼衛生、計劃生育、老年保健、食品安全、流動人口等相關政策時,要將提高目標人群健康素養作為重點任務。要不斷加大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項目的整合力度,優化實施方案,強化項目管理,確保項目實施效果;要充分發揮群眾團體作用,積極扶持各類志愿者隊伍,形成完善的服務網絡和體系。
(四)強化能力建設。健全覆蓋縣、鄉級的健康教育專業機構體系。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院要負責開展本業務領域內健康教育活動。各醫療衛生單位要以健康素養促進為核心,面向患者、家屬、機構內工作人員和社區居民開展健康教育活動。依托社區、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建立健康教育場所和,完善工作網絡。加強健康教育專業機構、醫院、公共衛生機構、基層衛生計生單位和重點場所健康教育工作人員能力培養,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專業培訓,每三年輪訓一次;優化人員結構,到2020年,縣級健康教育科本科學歷以上專業人員比例達到35%以上。
(五)開展督導評估。縣衛計局組織制訂規劃考核評估體系,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督導評估,及時公布評估結果。縣衛計局要組織開展年度及中期、末期督導評估。注重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對規劃實施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適當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