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不是高血壓的“專利
“中風并不是高血壓的‘專利’。”河南省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王育勤說,中風分兩類:一類是因高血壓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的,稱為出血性中風,有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一類是由腦動脈硬化引起的,稱為缺血性中風,它可以發生于高血壓伴動脈硬化的病人,也可發生于只有動脈硬化而無高血壓的人,如腦栓塞、腦血栓等。
數天前,鄭州的張老師突發中風被家人送到河南省中醫院,經過搶救終于轉危為安。事后張老師納悶極了:自己既沒高血壓又沒心臟病,怎么也患中風?
“中風并不是高血壓的‘專利’。”河南省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王育勤說,中風分兩類:一類是因高血壓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的,稱為出血性中風,有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一類是由腦動脈硬化引起的,稱為缺血性中風,它可以發生于高血壓伴動脈硬化的病人,也可發生于只有動脈硬化而無高血壓的人,如腦栓塞、腦血栓等。
血壓不高為什么會中風?王育勤解釋說,中老年人往往存在腦血管粥樣硬化、血管內膜深層的脂肪變性等病變,它們會使腦血管變窄、閉塞。動脈還會因此變得粗細不勻,使血流不暢,因此會導致腦血管阻塞,從而使中老年人出現偏癱、失語等中風癥狀。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些血壓正常的老年人由于心臟功能不全,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如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特別是心房纖維顫動,可造成心臟不能有效地搏血,導致腦血管供血不足,而發生缺血性中風。
“目前,人們對由高血壓引起的中風防治比較積極,而血壓正常、甚至偏低的人往往掉以輕心。”王育勤提醒,血壓不高伴有動脈硬化的老年性“中風”,常發生于夜間睡眠或休息時。此外,一些常用藥如利尿劑、抗高血壓藥、抗抑郁藥、抗帕金森病藥、安眠藥等,會引起藥物性低血壓。所以,中老年人服用此類藥物期間,一定要注意觀察有無頭暈、頭痛、視力改變等癥狀,對類似中風癥狀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