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干預高血壓一年 血壓異群下降44%
中國高血壓人群體量龐大,《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顯示,中國的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心血管病患病人數約為2.9億。其中,高血壓患者約有2.7億。
對于高血壓的發生,不少患者是抱有能不用藥則不用藥的希望。但現實中,心腦血管病專家一致認為,規范用藥管理好高血壓病情,對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記者從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了解到,該中心從2013年起開展高血壓患者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發現此舉能夠明顯改善血壓情況,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高血壓病情。
中醫預防保健哪些項目組合能夠在控制高血壓病情方面起到作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從2013年就開始尋找答案。這一年,他們啟動了為期一年的干預隨訪研究,將患者分干預組和空白組,入組人數分別為503人和452。結果顯示,空白組血壓異常無差異,干預組血壓異群比干預前下降44%。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負責人鄺介紹,干預過程中,即便受壓力影響,干預對象的血壓,通過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同樣能明顯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控制高血壓病情。
僅一年的數據不足以解答中醫在治療高血壓方面的積極作用。2014年,該治未病中心,又繼續對自愿入組的高血壓中醫預防保健服務人群進行為期6個月的干預。除了健康教育,還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和四季養生調理指導,辨證、辨體質施治,根據不同的患者情況分別給予膏方、鄧老中藥沐足、中藥湯劑等等綜合干預措施。
“這一干預組中的26人較為完善的完成了中醫保健服務過程,其它的病例還在繼續進行干預。針對這26個人,我們進行回訪監測發現效果同樣是令人驚喜的。”鄺說。就完成規范中醫預防保健干預的人群結果來看:15人干預后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10人干預后血壓控制在穩定水平,但仍屬于血壓偏高的狀態。1人血壓控制不理想,較前升高,每月血壓波動反復。
中醫干預是一個綜合的方法,包括膏方、鄧老中藥沐足、中藥湯劑、貼敷、針灸等等。到底哪些項目起到的作用明顯,哪些項目作用仍有待調處方且進一步開發,該院治未病中心嘗試“拆解”。
鄺介紹,在2014年入組干預的人群當中,膏方干預的有6人,其中5人干預后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1人血壓較前升高,波動明顯。而配合鄧老中藥沐足干預的有5人,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只給予四季養生自助干預的有4人,血壓控制穩定,但仍屬于偏高狀態。“由此可見,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整體干預高血壓是有一定效果的,待病例數較多時進行科學統計,應該會得出預期效果的。但我們從中發現,中藥貼敷和中藥飲茶效果暫且不明顯,有待接下來繼續進入研究。”鄺如此認為。
據悉,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逐年細化干預項目和改進評估效果。“2016年開始,我們對干預人群增加了身體質量指數 (BMI)、中醫體質情況收集,增加按摩干預、加入質量評估等。希望能讓高血壓干預的指標更加科學詳盡。”鄺介紹。
2016年,他們對486人進行干預,從患者的舒張壓測量來看,干預后的舒張壓明顯低于干預前的。另外,從中醫體質評分角度來看干預前后的變化,結果也顯示,中醫預防保健可以一定程度上糾正患者的體質,如濕熱體質的人干預后總體考量指標由24.78降到17.87,血瘀體質的人干預后總體考量指標由22.38降到14.7等等,使其體質慢慢趨向于平和(即健康狀態)。
另外,從生活質量來考量,干預一年后,利用SF-36量表進行質量狀態測評,患者的生理機能、生理職能、疼痛、一般健康狀態、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健康等8個維度的狀況統計分析來看,指標均出現好轉。記者看到,考量統計表上,患者的平均精力考量指標由57.6升到73.8,社會功能考量指標由49.07升到73.05,情感職能指標由55.07升到80.29等等。
據悉,為進一步論證中醫干預高血壓的效果。研究人員還收集高血壓入組干預人群的一些生化檢驗指標進行對照。醫生發現,通過中醫體質辨證和按摩、中藥沐足、膏方調理等方式,入組干預高血壓群體的體重指數、空腹血糖、總膽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這幾項跟干預前沒有太大變化。
“我們由此認為,高血壓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并不能明顯改善病人的血脂和血糖、體重,但是對舒張壓、生活質量、中醫體質是有影響的。高血壓作為一種身心疾病,運用規范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措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預防并發癥發生的。”鄺表示,具體治療機制,醫院專家仍繼續努力結合現代醫學科技手段,尋找答案。
從中醫體質評分角度來看,中醫預防保健可以一定程度上糾正患者的體質,如濕熱體質的人干預后總體考量指標由24.78降到17.87,血瘀體質的人干預后總體考量指標由22.38降到14.7。
從生活質量考量角度上,患者的生理機能、生理職能、疼痛、一般健康狀態、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健康等8個維度的狀指標均出現好轉。其中,患者的平均精力考量指標由57.6升到73.8,社會功能考量指標由49.07升到73.05,情感職能指標由55.07升到80.29。
“高血壓作為一種身心疾病,運用規范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措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預防并發癥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