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陰虛還是陽虛 中醫怎么調理? 高血壓怎樣食療和運動?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中國有2.7億患者,每年有200萬人死于高血壓及其并發癥。冠心病、腦梗、腦出血等殺傷力極強的疾病,都跟高血壓有著無法割舍的關系。
高血壓一旦發病,就必須終身用藥,而藥物的副作用又成為健康的一大安全隱患。有數據顯示,一半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死亡跟肝腎功能衰竭有關。
藥物不光會損傷肝腎,自身免疫,而且大多降壓藥都可能導致男性功能障礙。不過幸運的是中醫有很多方法,在調理高血壓方面有獨到之處。
當然中醫里邊肯定是沒有高血壓這個說法的,它還是從辯證入手,把病因分為兩種。一種屬于肝陽上亢型,占比較小,另一種屬于肝腎陽虛型,占大部分。
肝陽上亢型表現出陰虛特征,患者面色發紅,說話聲音洪亮,脾氣急躁容易發火,經常會有頭痛癥狀。中醫治療這種類型的高血壓多用滋陰潛陽藥物,例如六味地黃丸。
肝腎陽虛型表現出陽虛特征,患者多面色無光、萎靡,聲音低沉、大便糖稀,小便清長,夜尿繁多。中醫對陽氣高度重視,陽氣足則衛氣足,免疫系統強。治療則溫補腎陽,成藥多用桂附地黃丸。
日常飲食上,肝腎陽虛型高血壓還應該多吃氣血雙補的食物,如山藥、百合、大棗、蓮子、枸杞等有培元固本、氣血雙補功效的食物。另外洋蔥、海帶、紫菜、芹菜、蘋果、香蕉、獼猴桃等都是醫學界的降壓食物,高血壓患者平時可以多吃 。
核桃仁是調理陽虛型高血壓非常好的日常零食。中醫角度講核桃固精強腰、溫肺定喘、潤腸通便,對陽虛者大有裨益。現代醫學認為,常吃核桃仁有降血壓、調節血脂、調理慢性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吃的時候連同棕色外膜一同吃下,效果更好。
杜仲燉腰花,以羊腰子搭配杜仲。杜仲是名貴滋補藥材,具有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等功效;羊腰子性溫,味甘,能補腎氣,益精髓。可用于腎虛勞損、腰脊酸痛、足膝軟弱、尿頻、腎陽虛型高血壓。
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經常食用有助于調理肝腎精血不足所致頭暈目眩、眼目昏花。桂圓有溫腎陽、補中氣的作用,適用于氣血不足、萎靡癥狀。高血壓患者少量飲酒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桂圓枸杞各50克,白酒1斤,浸泡7天即成,每天10毫升。
醋味酸性溫,養肝、強筋、暖骨、醒酒、散瘀、止血,功效非常強大。現代醫學也證明食醋有軟化血管的作用。生姜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醋泡生姜能補足人體的陽氣,對于因陽虛引起的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都有很好的調理功效。
關元穴在臍下三寸處,為先天氣海,元陰元陽在此交會。關元穴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的保健作用,它也是刺激血液循環的強點,平時多揉、按、拍可促進血液循環,虛證用艾灸效果更好。
中脘于腹部中線寸。中脘穴有和胃健脾,溫中化濕的保健作用。有中醫實際臨床重炙關元、中脘兩穴,對陽虛型高血壓降壓收效非常好高雪。此法是調節血壓,不光是降,對低血壓還有提升作用。
兩腳分立與肩同寬,兩手托于下腹前,掌心向上。吸氣時兩臂逐漸上提至下頜處。呼氣時翻掌,掌心向下緩緩下按。注意鼻吸口呼,動作徐緩,一呼一吸為1次,做10~15次。
兩腿直立,兩手握空拳由下向上捶擊腰部10下。在捶腰時,上體逐漸向前傾約30度,接著兩拳由上向下擊10下,同時上體盡量后仰,一俯一仰為1次,做10~12次。
《黃帝內經》已提出“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提倡早上起床后大步走提升陽氣。對老年人來講,快步走也常好的鍛煉方式,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達到防治高血壓的作用。
- 標簽:高血壓中醫保健及食療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